住粤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医疗保障等民生话题建言献策 以为民之心践行履职担当

  “更好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在新征程中展现政协委员的新担当。”3月4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引起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共鸣。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截至3月4日,住粤全国政协委员拟向大会提交189件提案。在这其中,医疗健康、生态环境等话题既是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也是提案关注的焦点。

  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们结合一年以来的一线调研、在线讨论等履职工作,对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出很多具体建议。

  创新制度畅通上下转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动落实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机制,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径。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陈怡霓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具体实施办法,很多地方的双向转诊存在转上容易转下难、无序转诊、被动转诊等问题,各类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要创新医保报销制度,鼓励紧密型医联体上下转诊。”陈怡霓建议,病人在紧密型医联体内部转诊参照不同院区、科室转诊的做法,不用再付起付金,病历资料互认,促进上下转诊畅通无阻,“此举可促进上下转诊畅通无阻,节约大量医保资金,激发基层医院活力”。

  与之相配套的,陈怡霓还提出三个具体建议:为群众提供免费或者补贴的救护车转诊服务;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转诊病人住院、检查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

  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效果是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慢性皮肤病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健康,但影响人群广,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产生损害患者健康、降低社会生产力等后果。”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呼吁提升慢性皮肤病医疗保障水平。

  她建议,应出台相关医保政策,将慢性皮肤病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畴,将慢性皮肤病创新药物及生物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正规治疗费用完全纳入医保序列,并提高已经进入医保目录的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可及性。

  构建绿色民航治理体系

  人民健康与生态环境质量息息相关。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作为碳排放大户的航空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认为,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需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

  王昌顺建议,应尽快统一民航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机制。“作为大型移动源,航空运输能耗及排放难以合理划分至某一行政区,国际上多采取航空器注册国统一管理模式。”他认为,国内的民航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实施中如仅按注册地原则,简单将航空公司能耗总量考核指标归口至集团下属子公司所在省市进行管理,各地政策制度和标准差异将迫使航企被动调整运力打破运行平衡,进而限制行业发展。

  王昌顺建议,应采取整体统筹管理方式,以有效避免现行属地化管理和分级管理模式下,对航企形成割裂式的能耗控制压力和不平衡的发展限制。与此同时,利用较为完善的民航体系垂直化管理条件,可以实现对航企能耗的有效监控、对排放数据的立体分析,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能耗控制标准,推广切实有效的节能降耗举措;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各方广泛参与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

  让青山更青绿水更绿

  如何让绿水更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将关注点聚焦到水源地保护上。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通过对51个县级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研分析,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发现,很多饮用水水源地未发布水源地风险源名录,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缺少突发事件应对预案,部分保护区内存在防护栏被损坏、违规钓鱼游泳等问题。

  他建议,应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监管平台,促成上下游多方参与风险管理。制定并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鼓励本地公众参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此外,明确饮用水水源水质、水量等相关信息公开的部门和渠道,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工作。

  如何让青山更青?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邓文基走访了不少广东的旅游模范村,发现广东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多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巨大成效,接下来应该为广大群众参加植树造林创造更好的条件。”邓文基建议,应制定更加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和乡村全面振兴要求的植树计划和指标,更加关注城市和乡镇人口集聚区的树木种植,以建设万里碧道的气魄和规模推动城乡植树绿化,“植树造林不仅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而且可以为我国如期达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李秀婷 谢庆裕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