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惠东: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规划引领提升能级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规划引领提升能级

  去年底,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公布,浙江省海宁市排名第18位,惠东县排名第41位。

  营商环境好不好,从项目落户顺不顺就可以看出。原本以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海宁推出的项目经理人代办“跑腿”下,打算在海宁落户的浙江海芯微公司的负责人当天就拿到了许可证,让他不禁感叹当地政府服务效率之高。

  提升城市能级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城市品质。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花园品质城市。

  当前,惠东吹响比学赶超号角,学习的对象正是海宁。海宁提出要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国际品质潮城”,惠东提出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重返一流。两个城市都向着高质量发展进发。在政务服务、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方面,惠东如何对标学习超越?惠东县委书记郭武飘表示,惠东将对标学习海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以规划为引领,形成山水林田湖海联动发展区,不断提升城市魅力, 打造一个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强县。

  

  比什么

  “零跑动”事项比例高,下沉村镇“就近办”有待加强

  政务服务是否便捷高效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惠东开展系列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不断聚焦压减环节和时限,提升城市“软服务”水平,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

  惠东现有政务服务事项1801项,其中1686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比达93.6%,其他因现场核对身份和签名、现场调解纠纷等原因暂未能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568项,其中1017项已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其余551项因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限制,分别进驻另外的10个政务服务分厅。目前,新行政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待各部门进驻后将全部实现“一站式”“最多跑一次”。

  海宁1375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民生事项99%“一证通办”,6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杭海通办”。对比可以看到,两地政府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一窗通办”,但因受场地限制,惠东暂未实现事项全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所占的比例比海宁少。

  除了“最多跑一次”,实施网络办理也是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海宁1375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全部实现上网,其中五星事项(零跑动)810项,占比接近60%。惠东1568项政务服务事项有1438项开通网办功能,网上可办率达91.71%,其中1086项已实现全程网办和“零跑动”,占比超过75%,高于海宁。

  在村居办理事项中,海宁从2019年开始下沉服务,向村镇等基层延伸。全市镇(街)中心均开设综合窗口,梳理调整下放386项镇一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24项村一级“最多跑一次”事项。镇、村两级办件总量占比全市59.62%,全面赶超市级中心。相比之下,惠东今年才开始进行探索,1月向镇(街)下放43项县级公共服务事项,6月将22项服务事项延伸至社区(村)。在实现群众“就近办”中,惠东与海宁有一定差距。


惠东县城。图片来源:惠州东江图片社

  “信用快审”事项更多,项目落地速度有差距

  项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办一家企业,引进一个项目,每一步都涉及到大量事务。政府服务意识好,服务质量高,办事效率高,企业困难就能更快解决,项目就能快速落地。

  作为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惠州信用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惠东同样如此。在项目建设审批上,惠东通过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信用快审”制度改革,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承诺制,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和工程施工许可实行“容缺承诺”办理,大幅提高工程落地建设速度。土地评估审批环节从3轮缩减至1轮,审批时间减少15天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5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带方案出让土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在25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在15个工作日内。

  海宁通过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以及产业项目“完工即竣工”创新改革,实现企业从签订土地合同到开工建设、从项目建成到竣工验收备案均压缩至1天,有效推动了建设项目早投产、早达产。与海宁对比,惠东在信用体系制度上有更多的创新探索,但项目落地速度目前有一定差距。

  行政审批改革还体现在开办企业中。海宁在嘉兴率先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申报承诺制,推行“告知承诺+负面清单”办照新方式,由“一纸承诺”代替“住所证明”,实现市场主体“非禁即入”。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环节,办理营业执照申请材料压缩至1份,材料齐全情况下企业设立平均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

  今年,惠东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企业设立登记缩短到4小时,但与海宁的“1个小时”比仍有差距。

  自然资源更加丰富,城市缺乏顶层规划

  2016年,海宁出台市域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海宁打造成为国际化品质型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

  根据各片区功能定位、发展特色和生态本底的不同,海宁将市域空间风貌划分为中心城市风貌区、古镇田园风貌区、尖山新区风貌区、田园乡村风貌区、小城市风貌区、特色镇风貌区,形成“双核双十字轴、五片一组团”的城市发展结构。在城市风貌形象上,海宁在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雕塑上都融入“特色海宁”元素,进行观潮胜地、皮革之都的形象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海宁。

  近年来,惠东也在不断积极推进县城扩容提质,促进县城道路硬底化,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小公园绿地,提升县城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断提高。但惠东在整体设计、科学规划上缺乏顶层思考,例如县城中心区与周边山区和巽寮湾等滨海区域如何联动等全域发展格局尚未有成型成熟的城市设计方案,可挖掘潜力巨大。

  在规划体系下,绿色发展成为了海宁现代化城市打造的方向。其提出着力构建5分钟公园圈,创建园林城镇,打造以大绿化为基础、以公共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15平方米。

  惠东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态底子,县城和周边有飞鹅岭森林公园、狮朝洞森林公园等近十个,但县城存在规划冲突、绿地不足等现象,公共休闲空间已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目前,惠东城人均绿地达12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需达7.74平方米。

  与海宁相比,惠东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有一定差距。同时,已有的公园及绿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匀,基本沿广汕公路和西枝江分布,达不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宜为300米至500米的要求。

  城市能级的高低还体现在交通建设上。海宁打造了“603015”交通圈,即60分钟可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抵达杭州、上海等周边主要城市,30分钟可达嘉兴及市内各镇,15分钟可达市域核心枢纽。

  惠东先后对县城的惠东大道、新平大道、人民路、建设路、解放路等县城主干线进行升级改造,并先后建设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城内部交通拥堵的状况。稔平半岛内部交通状况还有待完善,每到节假日都会出现一定程度拥堵。在对外交通上,惠东有所欠缺,尤其是轨道交通,除了厦深铁路惠东站外,没有连接广深周边城市的轨道交通。目前通过厦深铁路到深圳时间约为40分钟,通过高速到深圳、东莞时间约为2小时,到广州3小时,到市区大约为40~50分钟,与海宁相比有一定差距。

  观察团认为,惠东在城市规划建设、市政设施、公园绿地、城市风貌等方面,与海宁存在一定差距。

  

  学什么

  创新“最多跑一人”投资项目经理制

  去年,为持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海宁创新推行“最多跑一人”投资项目经理制,全面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确保“一揽子”问题解决到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海芯微是一家去年在海宁刚注册成立不久的企业,希望尽早开工建设,抢占市场先机。但如果按时间节点推进,要走很多道程序,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时,海宁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名副主任来到该公司担任这个项目的代办经理,为项目建设到投产达产提供全流程闭环服务。从企业注册登记、项目立项再到施工许可、项目竣工后不动产登记,这中间差不多有30多个环节在项目经理的代办下顺利快速完成。

  海宁市政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宁将投资项目代办服务统一纳入政务服务平台,由12个镇(街)政务服务中心择优挑选“项目经理”,承办本辖区内投资项目从项目引进到投产达产的全流程代办服务工作。目前,已构建起“1+12+N”代办服务体系,共选出674名领导干部进入项目经理库。

  在项目建设上,海宁实现“拿地即开工”一日完成、“完工即竣工”等,同样也离不开项目经理制度的推动。

  该负责人介绍,项目经理要全程指导适用“拿地即开工”机制的项目方企业编制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报告,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拿地即开工”的政策便利。

  在服务内容上,除了项目落地建设外,项目经理制还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从原有的企业注册登记、项目立项至施工许可、项目竣工后不动产登记等事项代办,拓展到水电气网络报装、人才招聘、金融科技等多元化延伸服务。

  “去年,全市57名项目经理认领代办195个工业投资项目,代办率100%。”该负责人介绍,作为驻企指导员,项目经理都是经过精心选派的懂业务、能力强、有担当的干部。他们深入企业一线岗位,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项目生命周期全流程指导服务。

  当前,惠东正在推进一系列重大平台的建设,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的落地直接关系着产业发展速度,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速服务项目建设上,海宁改革创新值得惠东学习。

  海宁杭州实现政务全自助异地通办

  不少海宁市民生活在当地,工作在杭州。很多杭州的企业到海宁投资办厂,杭州籍的居民在海宁工作。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高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

  以海宁长安镇为例,居住在该镇的杭州人大约有10万人,辖区内多个小区有95%以上的住户都是杭州户籍,还有很多杭州企业落户高新区。

  为了进一步优化这一部分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体验,推进两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域的合作深化,2019年,海宁与杭州钱塘新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务服务合作和信息对接,破解两地无法异地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难题。

  当年12月,一台来自杭州的综合办事自助机,在位于海宁长安镇的杭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安家”。同一时间,在杭州市钱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下沙分中心,一台贴着海宁标签的综合办事自助机也出现在办事大厅里。在海宁上班的杭州人和钱塘新区上班的海宁人只要通过这台综合办事自助机,就可以在工作日顺利办理业务,省去很多来回奔波的时间。

  “异地通办主要打通的是社保医保、工商税务、公积金等高频的民生和涉企类事项。”海宁市政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杭州的自助服务终端上,目前可办理海宁的47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8类证明自助打印;在海宁的自助服务终端上,则可办理杭州的232项政务服务和证明事项。

  杭海异地通办试点成功后,海宁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政务合作,扩大“异地通办”服务范围,对接上海、江苏两地,打造跨省市综合性自助终端服务,目前三地互相可办理事项总数累计近2000项、共享调取证照证明100余项。

  观察团认为,惠东正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都市圈,主动接受先进城市辐射带动,一大批周边城市的产业项目落地惠东,势必会吸引更多外地籍员工。当前,惠东也在探索湾区通办服务,部署了11台“湾区通办”政务服务一体机,如何更进一步服务好这些人群,海宁的自助异地通办是一条可以借鉴的路。

  构建5分钟公园圈,夜景亮化激发夜游经济

  什么是国际化品质型中等城市?海宁提出打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绿色化是其选择的道路。

  走进海宁城东“大花园”鹃湖公园,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葱郁的水杉树。这30多棵水杉树原来是村庄里的行道树,极具海宁乡村特色,如今因地制宜形成了水杉堤岛景观。

  2012年,海宁开展全省首批“美丽县城”创建,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充分利用地处江南水乡的自然禀赋,编制市域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加快城市滨河绿道建设,打通滨河绿道慢行系统,串联中心城区自然、人文景观,构筑城市水网绿道体系。2017年,海宁提出要在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品位质量进一步提高,明确了打造“城市慢行圈”“5分钟城市公园圈”等目标。

  “前脚才出家门,后脚就到了公园。”每天清晨,家住海宁城东的马大姐都会到家门口小公园去逛逛。如今,“去公园里走走”已成为海宁市民的口头禅。

  目前,海宁已先后完成了环东西山公园、鹃湖公园等一大批公园绿地建设,成功创建19个省级园林城镇,7个国家园林城镇,形成了以大绿化为基础、以公共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逐步实现“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

  在公园圈基础上,海宁还着力串联15分钟健身圈,建立了以市域绿道为基础、城市绿道为骨架、社区绿道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三级绿道体系,显现了“有河、有绿、有路”的自然气息河岸休闲绿道,还原了江南水乡生活。

  1月,海宁长水塘市河从北关桥到大瑶桥亮起来一组组夜景灯光,通过运用光梭和编织的概念,将市河的“水”景和周边的“楼”景有机结合,形成“星河枕梦”主题的城市夜景,成为了市民晚上休闲的好去处。

  今年,除了白日里的自然景色塑造外,海宁还提出了在夜景灯光亮化工程上,制定市区照明规划,通过各种照明艺术与技术手段烘托海宁特点,结合自然、人文与历史,突显“人文海宁”城市内核,创造安全、舒适、绿色、优美且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夜间光环境。

  “依托城市商业和旅游,重要节点、重要区块、线性空间及重点地区的照明,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夜景灯光系统。”海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学规划市中心城区的照明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海宁的夜景形象,完善城市照明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区域居民生活品质,激发夜游经济潜力。

  2021年惠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树立“公园城市”理念。观察团认为,在城市建设上,惠东可以借鉴海宁以生态优先引领城市建设的做法来塑造城市风貌,利用西枝江穿城、公园绿地多等丰富自然资源,整体规划、综合开发,推动高品质生态资源深度利用。


惠东观音山风电。图片来源:惠州东江图片社

  

  怎么赶

  政务服务亲民化,“面对面”转为“肩并肩”  

  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关键。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目前,惠东正在推进县行政服务中心迁建工程、以及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与惠东一样,海宁的市政务服务大厅也经历了改造升级,其中有一项亲民化的改造就是打造“无前台”大厅,把原来传统的柜台式窗口替换成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坐在同一边办理,没有了柜台的物理隔离,办事群众与工作人员肩并肩坐着,距离拉近了,沟通也更方便了。

  “肩并肩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体现的是服务意识的提升。”惠东县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东将学习借鉴海宁政府服务大厅办事方式,改造政务大厅,设置开放柜台,群众和办事人员位于同一侧,办理业务时由原来的“面对面”转为“肩并肩”,同时开展“百姓百企评服务”“政协委员服务窗口听民生”等活动,将服务更加亲民化。

  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惠东县政数局计划推出20项事项无人工干预审批“智惠批”,实现24小时自动审批和审批结果即时查看,让群众办事“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少等待”。开通2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服务,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少填、少带、少跑、少报、快办“四少一快”。同时计划实现全县17个镇街“湾区通办”政务服务一体机全覆盖。

  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惠东将进一步完成“智慧惠东”和“数字政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升级改造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建成统一、高速、稳定、安全的政务网络环境,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全覆盖。

  “海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从面对面到肩并肩的政务服务,恰是惠东优化政务环境的一剂良方。”郭武飘表示,惠东将对标学习海宁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创新做法,出台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瞄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出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全过程、保姆式”服务项目落地

  突出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实体经济振兴,要扭住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

  “惠东健全项目落地建设全流程保障机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保姆式’跟踪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惠东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快项目落地,惠东将学习借鉴海宁的好做法,成立跟踪服务小分队,加强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户建设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除了人员配置,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配给也是项目落地的关键。

  惠东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接下来将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坚持将土地、资本、建筑原材料等要素向产业集聚。加强对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等闲置土地的盘整,解决招商用地存量问题,推进拆旧复垦、三旧改造等工作,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0%以上用于发展工业,解决“有项目没土地、有土地没指标”问题,严禁工业用地“囤地闲置”“倒买倒卖”行为。

  建设项目落地还能更快一步。惠东将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项目落地最大限度地减流程、减环节、减前置、减时间,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增强企业获得感。

  服务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对干部干事创业的激励。接下来,惠东还将深入落实省委“三个区分”原则,学习借鉴海宁做法,探索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容错免责实施办法等制度,加强责任落实,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鼓劲。

  “三步走”战略强化城市扩容提质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强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透明度,制定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全域全周期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规划工作流程和结果“看得见”“管得住”,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海宁大气、绿色、现代的城市风貌,对惠东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有很强的参考借鉴意义。”郭武飘说,对标海宁“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国际品质潮城”目标,惠东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不断提升城市魅力。

  城市建设,规划要先行。惠东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东将实施“三步走”战略,首先加快平山大岭同城化和“一城两翼”发展进程,大力推进大洲片区综合开发和白花、九龙峰提档建设。第二步,高水平推动“双城一体”发展,规划建设惠州湾惠东TOD新区和范和湾,打造惠东乃至惠州沿江向海发展的“客厅”,加快构建大县城发展格局,拓展发展空间。第三步,推进以吉隆黄埠片区、巽寮港口平海片区和多祝白盆珠片区为组团的多元城镇化建设,抓好宝口、安墩、高潭老区连片开发,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新型特色城镇。

  有了谋篇布局后,还要突出重点区域规划管控。接下来,惠东将开展县城西枝江“一江两岸”城市设计和交通干道沿线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尤其是加强范和湾、考洲洋滨水片区等沿海区域城市设计管控导则编制,打造自然景观、历史街区和现代都市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以点串线带面”加快推动城市绿地建设和风貌提升。

  与海宁相似,惠东同样也有公园绿地建设思路。惠东县市政园林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规划建设管理好一批湿地地质公园、森林自然公园、街边绿地小公园,改造提升绿地慢行系统,推进公园城市建设。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逐步实现每年建成5个以上公园、绿地及绿道的目标。


惠东海湾大桥。图片来源:惠州东江图片社

  

  如何超

  融湾入圈形成大湾区东岸“半小时生活圈”

  城市能级决定了城市的吸引力,其中包括政务服务、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对推动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具有重要作用。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活跃,是惠州重要的经贸合作地区和招商引资来源地。要统筹谋划、主动对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全力推动互利共赢发展。

  对于具有区位优势的惠东来说,这也是一次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

  “惠东位于珠三角经济板块内,属于深圳都市圈,同时也属于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十分优越。”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认为,惠东应该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为契机,抢抓“双区”与两个合作区叠加带来的重大机遇,增强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战略互动、发展联动,利用区位、空间、产业、生态等优势,在城市建设上对标提升,更加广泛深入与大湾区内城市合作,推动各类要素流向惠东。

  开展比学赶超,不但要超越对标城市,更要实现自我的超越,走出舒适区。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都通过强化规划引导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能级。对于惠东来说,只有做好城市规划这篇大文章,才能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特色城市风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大湾区中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聚集,助力其重返一流。

  观察团认为,在顶层设计上,惠东可以对标海宁“融杭接沪”的理念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联动广深莞等周边城市,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实施分层分级分类管理,运用智慧城市管理理念,加强区域空间协调,密切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主动接受先进城市辐射带动,坚持错位、配套、协同发展,提高与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通勤效率,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以及市的发展战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半小时生活圈”。

  如何通过规划实现顶层设计?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浩建议,当前,全市正在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惠东应该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源头管控作用,高质量编制惠东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区域协调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开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新局面。

  交通上加快联动、基础设施上加快协同、产业发展上承接辐射……通过加强稔平半岛与深圳大鹏半岛、深汕特别合作区联动发展,打造海洋协同发展区,惠东势必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畅通出市入市通道,推动城市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向市靠拢,全面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实现一体化发展。

  智慧管理平台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随着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发展,各地依据新发展理念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在城市治理智慧化建设路径上不断探索创新。

  观察团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结合实际,凸显城市特点和个性,按照系统性、独特性来制订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各部门的子系统,如数字城管、城市规划、医疗卫生、交通水利、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信息子系统,实现跨部门信息设备、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多向互通,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

  在社会治理智慧化上,海宁成立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形成“一个中心指挥、一个系统集成、一个窗口受理、四个平台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治理基本格局,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同时,推进“云上海宁”建设,率先在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服务区设立云存柜,将云存柜与综合服务自助机配置相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取纸质材料和证照,拓展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服务深度。

  黄忠平建议,惠东要学习海宁智慧城市经验,加快“智慧惠东”建设,抓好顶层规划设计,谋划智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应急、智慧城管等应用建设,促进城市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未来,惠东要形成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政府治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打造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构建整体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管体系,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建设“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的“掌上办事之城”“掌上治理之城”,加快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

  建设公园城市提升生活品质

  惠东城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有大小公园数十个,西枝江与黄排河犹如两条美丽的飘带,环绕惠东城而过。近乎原生态的地貌环境,使惠东城如同一个浑然天成的大公园。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花园品质城市。在城市品质的营造上,今年的惠东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树立“公园城市”理念。

  公园城市简而言之为“公园化的城市”,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观察团认为,整个惠东城,可谓公园簇拥,县城和周边有飞鹅岭森林公园、狮朝洞森林公园、财山公园、九龙峰森林公园、寨场山森林公园、南湖公园、西枝江公园等近十个,再远些还有梁化森林公园、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铁涌好招楼湿地公园、稔山红树林公园等。这些公园大多保留原生态本色,星罗棋布的公园有效增加了县城的人均绿地面积,成为打造公园城市的先天优势。

  “惠东经济发展后劲较大,打造公园城市具备很多优势,对县城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中国林学会园林分会副秘书长蔡军认为,惠东具有浓郁的滨海地域特色及人文特点,这是大自然及老祖宗留给惠东的宝贵财富,在打造公园城市中要倍加珍视,充分挖掘滨海人文特色。

  蔡军建议,公园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因城而异,体现地方特色,实现“人、城、境、业”高度和谐。这就需要实施顶层设计,精准规划,要与城市的未来规划相符合,与城市的整体风格相吻合。此外,公园城市建设还要遵循当地的文化底蕴,体现城市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通过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以规划为引领,形成山水林田湖海共同体,不断提升城市魅力, 惠东正向一个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进发。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曾兴华 张旭华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戴建 刘建威

  专家 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分享到:
下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