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创新、活力”奋力跑进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报料热线] 2831000

  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新赶超 新答卷·比学赶超看县区”大型采访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比学赶超观察团”最后一站走进仲恺高新区。10月13日至15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围绕产业、创新和城市活力三个主题,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深度展现仲恺高新区在“比学赶超”行动中以苏州市苏州高新区为标杆,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聚焦数字经济和智慧仲恺两个重要抓手,发力打造“产业仲恺”“创新仲恺”和“活力仲恺”,奋力跑进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的思路、举措、动作,引发该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我觉得这个报道很好,亮差距、亮成绩、亮计划,让我们认准了目标,有了干事创业的动力。”“报道让读者对仲恺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知,为仲恺的企业和民众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报道推出后,“比学赶超”一时成为仲恺高新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大家纷纷转发报道,热议如何对标、赶超苏州高新区,助力打造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赞声一片

  干群频点赞:报道站位高视野广内容深

  “这样的仲恺,爱了爱了”,10月15日,这句话刷屏仲恺朋友圈,大家纷纷表达对这座生机勃勃城市的爱,期待仲恺高新区尽早进入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比学赶超看县区·仲恺站’系列报道站位高、视野广、内容深,全面系统分析了苏州高新区在营商环境、城市品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检视出仲恺高新区加快发展的优势与短板,为仲恺高新区加快建成国家一流高新区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全面激发仲恺的城市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仲恺高新区委常委、区宣教文卫办公室主任程矛对系列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比学赶超看县区·仲恺站”系列报道重点关注仲恺高新区产业发展,从产业链发展、创新创业、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给出了相应建议,引起仲恺高新区相关部门的深度关注。

  “报道生动阐述了仲恺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路径,也为我区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指明了方向。”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邱文静认为,报道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我仔细阅读了几遍,‘比学赶超看县区·仲恺站’系列报道写得非常好,客观全面,问题点得很准。我对城市活力篇提到的‘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广度深度有待提升’相关内容印象很深,也非常认同。”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吴宇翔坦言,“这几年我们在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深耕服务品质上遇到了瓶颈。系列报道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报道中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活力仲恺的具体阐述,特别是对如何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构建外畅内联的道路交通网络,打造产、城、人融合的产业新城,这让我们倍感振奋、斗志昂扬,为我们接下来的比学赶超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仲恺高新区公用事业办主任何东伟认为,系列报道提振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对仲恺高新区未来发展的信心。

  报道也在群众中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仲恺高新区的科技人才,更是感到振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仲恺区近年来在新能源、智能终端和超高清视频显示等先进产业方面的规划和投入,产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根基,未来随着这些先进产业陆续进入‘投资回报期’,必然会将年轻人在仲恺区域的发展平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亿纬锂能研究院燃料研究室主任汪瀛博士说。

  启发一批

  畅谈新思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融通创新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仲恺高新区始终坚持产业立区,“比学赶超看县区·仲恺站”系列报道产业篇、创新篇引起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科技创新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表示启发了他们新的思考。

  “结合我的工作,在产业发展方面,仲恺要实现赶超目标,要做到三个转变:发展重点上,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一轮独大’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发展策略上,要主动融入‘双区’建设,从单向承接深莞制造外溢向与深莞协同创新发展转变;发展模式上,要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经济腾飞助推器作用,推动园区发展由注重规模、同质竞争向更加注重效益、集聚发展转变。”邱文静表示,研读报道后,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了。

  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郑志辉也表示:“系列报道对我们工作的启发很大。报道提到苏州集聚了许多大院大所,以院所平台为依托引进孵化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惠州引进一批大院大所可能有困难,但我们有TCL、德赛、华阳、亿纬等大型本土企业,可以效仿苏州高新区依托大院大所的方式,依托本土企业的力量,开展‘大企业孵化’和‘大中小融通’,让本土大企业带动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组团发展,实现高新区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比学赶超看县区·仲恺站”系列报道也给仲恺企业、科技人才带来了新思考。

  “仲恺区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方面的举措,必然惠及包括德赛西威在内的一批大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相信高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德赛西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大鹏告诉记者,苏州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产业政策力度大,能聚集大批头部企业外,还具备优秀的产业细分政策,能涵盖各类型产业、全方面人才,而在仲恺高新区,目前高校的数量较少,在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上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希望仲恺高新区建设更多高水平院校,开办相关科研机构,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从而全方面多层次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留住更多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汪瀛表示,除了产业,还可考虑建设和引入更多高水平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从而更好地从源头上进行创新策划,为区域发展提供就近的人才渠道。

  谋划一域

  上下齐行动:看齐“一流”建设一流高新区

  目标已定,蓝图已绘。结合报道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仲恺高新区各级各部门纷纷加紧行动,谋划下一步工作,全力推进一流高新区建设。

  政务服务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门面”。“报道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要勇于创新,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探索新出路,才能打破我们的服务瓶颈,带动政务服务工作进步和发展。”吴宇翔介绍,下一步,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强化综合服务窗口业务培训,增加综合服务窗口岗位人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把各区直单位和各镇、村的服务力量统一纳入帮办队伍,确保在服务事项和服务层级上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扩容“全区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在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各主要工业园区开设服务分厅,让政务服务跟着产业走。同时,不断拓宽跨域办事服务渠道,积极探索同省外地区的合作,让“跨域通办”惠及更多企业群众。

  “公用事业办在道路交通网络构建和城市品质形象提升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系列报道对这两方面如何比、学、赶、超都做了很好的报道,非常有指导意义。”何东伟表示,公用事业办将在构建全区“一环八射、四横四纵”路网体系的基础上,聚焦对接融入深圳“半小时”都市圈、融入全市“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超前谋划全区市政路网规划建设,从设计、建设源头上让市政道路的标准规格向“一流”看齐。

  仲恺高新区交通运输分局局长古春荣则关注交通“内循环”问题。他专门查阅了苏州高新区的道路拥堵情况,发现苏州的机动车保有量排在全国前列,而拥堵情况却排在后面。“他们除了道路规划建设方面比较超前外,在智慧停车方面也做得很好,能有效缓解道路拥堵问题。”古春荣认为,“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我们在道路建设方面应该能赶上苏州高新区,但停车问题不解决,拥堵还是会存在。所以我们接下来必须加快智慧停车方面的研究和布局,有效整合、科学利用路边公共停车位和商场、居民小区的停车资源,通过APP甚至对接导航软件等方式有效解决停车问题。”

  报道也启发了仲恺高新区各镇(街道、园区)的发展思路。潼侨镇党委书记杨智锋表示,潼侨镇将重点围绕产业潼侨、生态潼侨、幸福潼侨三大品牌,牢牢把握“四个方向”,以推进潼侨工业基地升级改造为契机,带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风貌环境、配套设施同步升级;以打造高铁“都市客厅”为目标,重点补齐生态短板,营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以惠州市侨文化展览馆为依托,擦亮“党建+侨建”文化品牌,打造侨乡亮点,推进侨文化品牌建设持续深入;以比学赶超为动力,全力提升全镇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把潼侨镇建设成产业发展、生态优美的产城人融合魅力宜居小镇。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魏怡兰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杨敬贺 魏怡兰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