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不断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

原标题:

  我市不断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

  提升软实力焕发岭东名郡时尚魅力

  惠州地处五岭之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人文魅力。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焕发岭东名郡时尚魅力。”并指出,“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积极参与‘海丝联盟’交流合作,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文旅、商务、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型消费集聚区,建设大湾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现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典范区”等。

  文化内涵

  筹建惠州基地考古标本库房

  11月12日,2021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宁波举办。在此次会议上,惠州正式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成立于2018年,旨在实现“海丝”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持续发展,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含惠州在内,目前共有28个城市加入该联盟。

  成功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的背后,是惠州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挖城市内涵的不懈执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持续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彰显了惠州“岭东名郡”的丰厚底蕴。

  近年来,惠州文化文物部门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价值,持续推进以惠东白马窑址为中心的“海丝”史迹的保护利用。

  2015年2月,市政府将白马窑址列入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市、县文物部门深入挖掘其内涵与价值,积极推动省保申报工作,窑址于2015年12月被省政府列入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在扎实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我市还有序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相关研究等工作,多次邀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调查、勘探工作。勘探结果显示,白马窑是广东省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窑场,是广东明代最重要的仿龙泉青瓷窑场,在我国明代海外陶瓷贸易体系中地位重要。

  2020年,为研究白马窑的窑炉结构、生产方式等内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市邀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属白马窑址群的三官坑窑址实施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龙窑2座,出土各类遗物千余件,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次发掘工作,以进一步厘清窑址的年代、布局和结构。

  记者了解到,依托考古发现,我市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筹建惠州基地考古标本库房,并主动申报将其纳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建成后将是广东全省最大的陶瓷标本库房,并将结合标本库房建设惠州区域性明代仿龙泉青瓷窑址研究中心。与此同时,正在谋划建设白马窑址国家考古公园。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惠州遍地开花,这是村民在博罗县观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唱歌跳舞。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文明实践

  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316个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惠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让文明之风吹拂惠州大地。

  目前,我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316个,其中包括:实践中心7个、实践所75个、实践站1234个,并拓展建设形成“中心、所、站、基地、点、户”六级阵地网络,实现县镇村全覆盖,真正把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坚持“一中心多站点”原则,打造纵向横向阵地网络,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这里及时传播、地方发展要事在这里共商共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所辖7个县(区)中,有2个全国试点(博罗县、惠东县),2个省级试点(龙门县、惠城区),3个市级试点(惠阳区、大亚湾区、仲恺区),3个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筹集资金达到7600余万元,4个县(区)建成了5个文明实践云平台,全市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380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2万余场次,服务群众300万余人次。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一方面,加大各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基金会作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可持续和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水平,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与此同时,还将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积极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博罗县观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图书馆。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新型消费

  “双11”期间惠州农村网络零售额全省第二

  刚刚过去的“双11”,惠州农村网络零售额达4.4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位居惠州前三。

  如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方式,我市提出要拓宽新型消费载体,并将目光投到了社区便民商业、农村电商、进口商品“保税+新零售”体验店等领域。其中,发展农村电商便是要“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推动惠东县、龙门县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及博罗县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鼓励通过电商带动惠州农产品销售,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农村消费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我市结合“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大力推动农村电商惠农,并指导龙门、博罗、惠东3个示范县整合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开展农产品上线,推动优质农特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特色产品馆,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为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我市积极发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如鼓励“文、商、旅”进一步融合,以文旅项目带动商业消费,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参与夜间经济。通过举办音乐会、歌剧表演等文化艺术演出,推出夜间游览项目及夜间娱乐精品,打造特色夜市、美食街区、手信旗舰店,打造夜间消费网红打卡地等,搭建一批“夜游、夜赏、夜购、夜品、夜娱”等主题场景,带动夜间消费人气和流量,充分激发夜间消费潜力。

  目前,惠州市区包括水东街、祝屋巷等多个夜色经济“打卡点”已初步形成。比如水东街,每至夜间,两江四岸的灯光、江风令人流连忘返;颇具历史古韵的祝屋巷,也在街区、道路、灯光、导视系统、文化节点等基础功能设施升级改造后焕然一新,街区的众多私房菜馆、小酒馆、民宿,都成为外地游客和市民热捧的网红店。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谭琳 刘炜炜

  短评

  生态优 生活悠

  近几天冬寒渐缓,市民在繁花簇拥的江边散步、健身,孩子们在暖阳下追逐嬉闹,优质生态环境加持下的生活让人乐在其中。秀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诗意生活空间,展示着当代都市生活魅力。

  生态环境优美,市民生活闲适。城市之“优”,撑起市民生活之“悠”。城市因人而筑,人因城市而更好。城市千方百计保生态“优”环境,人民群众追求的“生活”和“生态”才能得到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才能越来越牢固。

  惠州让人来了就不想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还一直保持着“优”环境的强大动力。最近又有“新料”。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统筹规划建设“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优美花园城市。报告甫出,市民点赞。皆因美好生态环境乃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而惠州正以扎实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是宝贵资源,环境是幸福支撑。大力推动全域统筹规划建设,让城市更加整洁美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惠州人居魅力必将与日俱增,高质量发展动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劲。

  (凌保康)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