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0亿!金籁科技落户仲恺中韩(惠州)产业园

原标题

金籁科技投资50亿元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产品供应头部企业 今年建10条生产线

  2月25日,金籁科技等3个项目签约落户惠州仲恺高新区。他们都具有雄厚的产业实力和创新能力,不仅高度契合仲恺高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对该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乃至对全市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址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总投资50亿元的金籁科技磁性元器件研发制造项目,其投资方重庆金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名副其实的“黑科技”企业。该公司与设备厂商联合开发的VCM马达(摄像头防抖马达)侧绕线圈设备具备有国际先进水平,使其成为国内两家能够生产VCM马达侧绕线圈的企业之一。金籁科技项目落户惠州,有望打破外国一体成型电感垄断局面,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优势明显

  产品规格系列齐全,获得一体成型电感发明专利

  重庆金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致力于生产电感变压器、线圈,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旗下设有重庆、汕头、惠州三个生产基地,累计总产值超过150亿元,实现利税30多亿元。金籁科技从2010年开始进行一体成型电感的研发,引进了胜美达、日本村田、三星等国际知名公司技术人员,掌握了从粉末配方、自动绕线、高温模压等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并获得了一体成型电感发明专利。

  如今,金籁科技产品规格系列齐全,产品品质和服务得到冠捷、京东方、富士康等国际知名公司认可,产品还进入了汽车电子领域,配套上海大众车灯系统。

  目前,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的惠州市金籁电子有限公司,已转型专注于研发、生产音圈马达(手机摄像头模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已实现每月600万PCS产品的正常交付。

  据悉,智能终端出货量和单机摄像头使用数量的稳定增长,以及VCM产品国产化替代的趋势,是促进该公司VCM产品销量增长的因素之一。“随着产能不断扩大,未来公司的业绩成长可期。”金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义松对公司发展信心满满。

  金籁科技团队有十几年台资企业管理经验,在生产管理、市场销售及技术研发等方面能力出众。该公司还拥有一支具有较强执行力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并于2018年初引进了券商团队进行辅导,目前公司整体上市工作稳步推进。

  顺应需求

  抢抓国产替代机遇,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电感及电子变压器等磁性元件是基础电子元器件,尤其是电感,是集成电路的“刚需”。按照行业测算,其市场份额占整个电子元器件配套用量的10%~15%。近年来,受益于下游智能手机、汽车电子、5G通讯、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快速增长,电子变压器等磁性元件的需求猛增。其中一体成型电感顺应了智能产品小型化、智能化的要求,相比传统绕线电感不但在技术指标上有所升级,同时也提升了下游产品组装的效率,未来在大部分领域将逐步替代传统绕线电感。

  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亚太地区电感市场规模为180亿元。“按照30%的替代率保守估计,一体成型电感有近55亿元的市场规模,随着渗透率逐步提升,未来市场前景可期。”肖义松说。

  稳定生产一体成型电感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目前美国威世、日本村田、台湾乾坤和奇力新四家公司占据了一体成型电感8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于电感具有定制化特点,需要电感厂商深入了解客户的前期设计,加上智能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突破了一体成型电感制作技术的国内厂家凭借本地化的服务及成本优势,国产替代机会大为增加。这为金籁科技未来弯道超车、打破电感产品垄断局面提供了极大可能。

  落户规划

  新建厂房年底前交付使用

  在肖义松看来,一体成型电感相比传统绕线电感不但在性能上有很大提升,还便于集成板密集自动安装。金籁科技为国内最早研发生产一体成型电感的企业,掌握了一体成型电感核心配方及制程工艺,积累了一大批稳定优质客户。随着产能扩大、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扩张,成长性倍受看好。

  金籁科技收购了原日本村田汕头团队及工厂,使其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电感企业。经过多年研发,如今金籁科技的马达线圈产品技术和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头部企业小米、OPPO、vivo、华为等都应用其产品。金籁科技产品和市场定位清晰,高频变压器产品经过多年努力,年市场规模在50亿元以上。

  “今年,我们将重点与全球手机头部企业合作,未来两年之内规划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四年之内做到50亿元以上。”据肖义松介绍,今年金籁科技将在我市建成10万平方米厂房、10条生产线,重点为全球手机头部企业建立专厂专线,年底前投产交付使用,投产后当年可实现20亿元产值。

  仲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金籁科技等项目落户仲恺高新区,将为该区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发展“扩量提质”,增添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惠州日报记者杨敬贺 魏怡兰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