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人民医院张志军:哪里有硬仗,我就往哪里冲

[报料热线] 2831000

  编者按:在“3·5”学雷锋日前夕,中宣部命名并公布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其中,惠州“00后”援鄂护士刘家怡入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这是惠州首位获此殊荣的个人。

  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惠州全市上下闻令而动、严密防控,服从大局、同心抗疫,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取得了战疫情、促发展的重大成果,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考验、展现了担当。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日前,在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科病区医生办公室里,张志军正专心致志地记录、整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45岁的张志军是感染科副主任,经常奔走于总院和三栋院区之间,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诊治其他传染病患者等工作忙碌。从医20多年来,他经历过抗击“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疫情等战疫,每次都冲锋在最前线。“哪里需要,我就到哪去;哪里有硬仗,我就往哪里冲”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从医经历的真实写照。

张志军(左一)。

  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患者

  去年1月19日,正在三栋院区忙碌的张志军突然接到通知:总院感染科将接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将士闻令动!张志军马上赶回总院感染科与同事们一起投入到新冠肺炎阻击战中。

  首例患者易老伯75岁,接受隔离治疗的他对病情焦虑、对家人担忧。张志军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一句句温暖的话语逐渐让老人心情开朗起来。在感染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病情很快逆转,住院10天后痊愈出院。

  那段时间,新冠肺炎病例陆续增多,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张志军在参与临床救治患者工作的同时,不断组织团队调整应对策略,审视科室每一个防控流程和步骤,一次又一次修订,再把修订后的流程贴到医护人员的工作电脑前,让他们一抬头就能看见,直到大家耳熟能详,把每一个步骤都深深印入脑海中。那段时间,从早上忙到夜里十一二点、忙到忘了吃饭是常事。

  把临时组建的队伍培训成正规军

  随着疫情防控需要,市中心人民医院要在三栋院区组建感染病区,张志军承担起重任,没日没夜加班加点,亲力亲为,确保新病区每一个细节都准确到位。

  新病区里,70多名医护人员来自全市11家医疗单位,很多人都没有救治传染病患的经验。张志军与同事们一起反复商议修订防控工作指引、培训诊疗方案,不断强调防控的重要性,一遍遍地盯着队员练习穿脱防护服,反复与队友讨论调整救治方案……最终把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培训成感染科的正规军,使三栋院区诊疗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生活上,张志军也非常关心大家,哪位队员生活上有需要,工作中有什么困难,他都想尽办法帮忙解决。有一次,一位老队员犯牙疼,张志军知道后,放弃中午休息,开车40多分钟送这位队员去诊治,并自掏腰包支付诊疗费。在张志军的带领下,全体队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三栋院区收治的100多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医务人员零感染。

  聊起家人,张志军充满歉疚。他打开同事“偷拍”的一段视频,眼眶不由地红了。那天,妻子想着张志军天天吃盒饭,没日没夜地做着高强度的工作,准备给丈夫送点好吃的补补身子,儿子知道了也闹着一起去。当多日未见的妻儿出现在面前时,张志军虽然很想冲过去拥抱,但为了保护妻儿,只能远远地接过食物、避免接触。

  在抗击“非典”时,张志军两个多月没回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也60多天没回家,年夜饭也是在医院吃的。“老爸,我好想你,你啥时候能回家啊?”除夕夜,当听到电话里传来儿子的声音时,从不掉泪的张志军禁不住眼眶湿润了。但他坚定地对家人说:“守护惠州,我们责无旁贷。等战胜疫情后,我们相聚的日子长着呢。”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