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前三季度惠州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强劲

原标题: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强劲
科技创新激发“惠州智造”新动力

  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赛能电池制造的电池为无人机编队的完美表演保驾护航;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中,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东江实验室”)在医用同位素、超导加速器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吸引了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和高精尖技术落户惠州……广大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大展拳脚”的背后,离不开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提升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硬核举措。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先进制造业投资278.33亿元,增长59.2%,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9.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38.25亿元,增长36.5%,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3.4个百分点。这为我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奋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出台系列惠企政策优化升级创新环境

  科研综合楼、总部科研配套服务中心等项目正进行外立面和内部装修,主要进出道路已建成通车……被誉为“国之重器”的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将于年内投入使用,将促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前沿技术成果在惠州加速落地转化。

  今年,我市继续大力推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除两大科学装置外,东江实验室总部区也已开工建设,先后引进12个高端科研团队约400名科研人员。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不仅让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扎堆”,也吸引一批高精尖企业关注惠州。中科院近物所建设的惠州市科近离子膜材料研究院正加速推进,在水处理、医用过滤、食品饮料、电池隔膜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陆续建设4个示范装置。位于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的重离子微孔膜污水处理创新示范项目,成为全球第一个重离子微孔膜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成功应用。

  我市还先后制定出台“科创20条”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一批文件,落实扶持奖补政策,优化升级创新环境。2020年我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1.2亿元,同比增幅99.29%,排全省第6位,今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00家。截至10月,我市已完成3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织申报工作,组织10批1879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提前完成了本年度目标。

  据了解,当前,全市超过90%的研发投入、人员、机构、专利等核心创新资源集中在企业,这也让企业能够在技术创新之路上再接再厉、勇毅笃行。“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技术创新。”我市的德赛集团拥有研发技术人员3000多名,占总人数比例约20%;累计专利受理件数3200余件,其中荣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德赛西威年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10%,为企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既抓大企业大项目,又持续扶持中小企业

  2020年,锦好医疗助听器出口销售数量占全国境内助听器出口销售数量比例超过12%,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第一家精选层过会的企业……

  大企业大项目很重要,中小企业也很重要。高品质“惠州智造”背后,站着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7月19日,工信部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惠州16家企业上榜,数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加上第一批2家、第二批8家,目前我市有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为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制造业大市,惠州近年来不仅抓大项目带动,更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细分领域,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重点实施“定向”培养、分类服务,引导中小微企业向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层升级,形成从“个转企”“小升规”到“专精特新”再到“单项冠军”和“链主”企业的梯度培育链条,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实施百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今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市级财政逐年加大投入,将促进更多中小高企上规,打造更多细分行业的“单项冠军”“独角兽”,培育更多企业入选省创新标杆千强。2018~2021年我市财政分别安排80万元、160万元、1150万元和2660万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4年间奖励支出增加33倍。

  根据我市出台的“民营经济十条”,新获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企业将获得一次性奖励。此次上榜的企业,有望获得50万元的奖励,在后期发展中还可获得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技术创新补贴、支持企业“数智化”改造等“一揽子”政策扶持。

  近日,第六届“创客中国”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创客广东”大赛决赛圆满收官,惠州赛区在省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其中“基于5G网络的城市供水‘端边网云用’一体化智慧水务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省决赛三等奖及最佳人气奖,将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六届“创客中国”大赛,是历年来惠州赛区项目首次进入国赛。

  设立25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技术攻关

  近年来,我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重点领域,不断推动大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促进大中小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要素,组建“企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现大中小企业之间多维度、多触点的创新能力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

  我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以需求引导创新,围绕转型升级重大需求难题、关键技术研发难题、行业共性技术需求、产业前沿攻关难题等发布需求,实现产业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精准对接。今年9月,我市首次实行“揭榜挂帅”制度,设立2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在新型光电显示、新一代通讯与网络、新能源与低碳等9大领域组织技术攻关,目前已完成发榜项目的评审工作,正面向全国征集揭榜方案。

  市科技局还在联合市税务局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基础上,实施企业研发费后补助政策,鼓励企业持续创新。经统计,我市303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有1565家,占比超过50%;全市43家科研机构填报研发费4.4亿元。目前,我市正在推动TCL产业链孵化服务平台、德赛集团“纳微创谷”众创空间、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产业链协同系统与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

  我市在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开办“产业大学”,吸引并培养本土优质中小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为产业所用的同时,推动广工大研究院、先进制造工业研究院、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检测、智能制造升级、市场拓展、技术支持等专业服务,协助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体系;推动小企业围绕大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改造,对于纳入重点骨干企业配套生产体系的中小企业,降低市级技改资金项目入库门槛,简化申报流程。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刘豪伟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