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各部门真抓实干:只争朝夕抓落实 互利共赢开新局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真抓实干

  只争朝夕抓落实 互利共赢开新局

  ■吴欣(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

  加快推进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建设

  市发展和改革局将深入学习领会市委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部署要求上来,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努力塑造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强化统筹稳增长。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克服困难挑战,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奋力延续上半年良好发展态势,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二是主动对接促合作。认真研究谋划服务“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对策措施,主动对接和搭建惠深、惠港、惠澳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基础以及土地资源、生态环保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探索创新“3+7”工业园区与两个合作区的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共同打造多层次交通服务网络,推动形成区域产业协作、创新联动传导、基础设施互联、开放格局趋同的互利互惠合作发展格局。

  三是保障要素抓项目。集中资源要素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加快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债券资金拨付进度,全力保障项目快速有序推进、安全规范实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四是加强谋划推改革。对标两个合作区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全市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体系,推进我市效率、服务、标准和信用体系全面提升,实施《惠州市开展广东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方案》,全面启动22项工作任务,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袁清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全力当好惠州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惠州要在学习对标“双区”、两个合作区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取得新业绩。要立足惠州实际,从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一要树立“事业至上”的导向。在每一个领域、每一项工作中,一切要以事业为重,总体规划、资源配置要勇于突破地域关系、行业利益的羁绊,激发各行各业干事创业激情,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

  二要激发“不甘人后”的追求。做任何工作都要树立高标准意识,向先进看齐、向高处对标,跳出“中等舒适区”,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当前成绩,形成奋勇争先的有利局面,在推动比学赶超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

  三要增强“敢于冒尖”的胆魄。看问题办事情,不仅要敢为人先,还要敢于争先、敢闯敢试,不做最后一名,不受制于条条框框、不局限于别人做法,以“打头阵”“吃螃蟹”的精神做好本系统、本行业工作,全力当好惠州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四要培育“甘当绿叶”的胸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克服行业、系统、部门的本位思想,从大局出发、放眼全局,主动配合其他单位开展工作,共同打造相互支持、凝聚合力、奋发向上的协同配合体系,为开展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黄育勋(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布局创新链条

  通过学习市委全会报告,进一步认识理解了融入“双区”和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承担的重大责任,更加明确了工作目标。

  接下来,科技部门将重点做好3项工作。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双区”和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充分借鉴两个合作区科技管理制度、政策体系和创新举措,制订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两大科学装置和东江实验室,积极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推动在深圳、广州设立异地孵化器,支持引导落户惠州企业在惠设立研发机构。

  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布局创新链条。确保今年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存量均达1800家,力争高企达2000家。重点在新型光电显示、石化与新材料等领域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重点引进埃克森美孚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中科院过程所、中广核研究院在惠州设立研究分院。同时,继续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办好第三届“科交会”,促进优质科技成果在惠州转化落地。

  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快制定完善人才引育政策,想尽一切办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依托两大科学装置和东江实验室,大力引进一批核科学和能源领域高端团队。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和“惠企专家行”活动,面向优势产业举办企业和专家专题对接会,以小分队形式入户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伞金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保持工业和项目良好发展势头

  市委全会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宽广、内容丰富、目标清晰、措施具体,是下半年我们的工作标尺和努力方向。市工信局将积极树立主责意识、效率意识、系统和协作意识,主动认领任务、精心组织落实、一跟到底,确保完成任务目标,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工信担当、彰显工信作为。

  首先要有主责意识。产业、园区、企业、项目、投资、产值是工信部门要担起的责任,全市工信部门要把项目装在心中、抓在手上,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及时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务必保持工业和项目的良好发展势头。

  其次要有效率意识。我们的要求是项目快落、快开、快建、快投、快统,要彻底改变项目落地慢、开工晚、建设长、投产和履约延期的现象,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尽早产出效益。特别是全年要实现增加值增速16%的目标,工业要发挥主要拉动作用,项目建设提速也是必然的要求。

  第三要有系统和协作意识。部门之间沟通衔接顺畅、提前并联做足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实现高效。项目从落地到实现产值涉及到工信、自然资源、住建、环保、能源、电力及第三方设计、施工、审图等众多部门、单位,企业自身的资金、人员储备及组织的有效性、需求的紧迫性更是关键因素,需要企业、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的紧密衔接配合,这就要求我们有系统性和预见性,善于多任务并联工作。

  ■伍成华(市公安局副局长)

  立足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全力保驾护航

  市委全会报告深刻阐述了惠州助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惠州更加有责任有义务抓住机遇、找准定位,全力配合参与和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更加自觉站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全力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重点要在营造好“三个环境”上下功夫:一要在营造以安为先的环境上下功夫。在迎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的治安问题挑战。公安机关务必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强化交通、治安领域公共安全监管,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二要在营造促商兴业的环境上下功夫。公安机关要顺势而为、主动对接,围绕“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出入境、公安交管、户籍等方面服务举措改革创新,研究出台涉及范围更广、含金量更高的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三要在营造亲民爱民的环境上下功夫。公安机关特别要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全警公正、文明、规范执法执勤的能力素养,更好适应配合参与和服务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开发建设带来的执法执勤新挑战。


红花湖。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张伟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全力打造“三项工程”惠州名片

  通过学习市委全会报告和工作部署,进一步认识理解了融入“双区”和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承担的重大责任,更加明确了工作目标,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找准了人社部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和任务。

  接下来,市人社部门将按照市委全会精神,精准把握“双区”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叠加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发挥好人社力量。深入实施3.0版“促进就业九条”,加强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服务好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强“粤菜师傅”工程富民兴村品牌,推进“广东技工”工程落地乡村,高质量推进“南粤家政”工程,全力打造“三项工程”惠州名片,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7万人次以上,依靠技能成才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新项目,发挥人力资源企业集群效应,提升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优化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全链条孵化服务;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提升社保经办等人社政务服务水平,助力惠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护航民生发展。

  ■袁贵平(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持续提升自然资源服务效能

  市委全会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非常符合惠州当前发展实际,为全市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自然资源部门将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自然资源队伍建设,深刻理解市委的决策,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补齐队伍短板,激发干部为惠州发展担当作为的动力,切实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努力当好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锋。二是加强规划引领作用,科学构建适应惠州发展需要的规划体系和管控制度,构建分层分级分类、全域全流程规划监管体系,强化对“3+7”园区等重点区域的统筹保障。三是强化资源要素高效供给,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实体经济和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倾斜保障,进一步规范加快报批效率和用地指标的统筹供给。四是加强重大项目用地用海全流程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快速落地。五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耕地保护和土地执法,大力推进“山水工程”项目申报,强化全市“山水林田湖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六是大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交房即交证”改革,全力做好地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持续提升自然资源服务效能。

  ■周文高(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推动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市生态环境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融入“双区”建设,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能力,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扎实做好“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后半篇文章”,推动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环评审批效能和质量“双提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探索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匹配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低碳化转型,实现降碳减排的协同效应。

  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将强化源头管控与精准治污,推进水生态修复,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空气质量保优行动,推进工业废气减排,强化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突出移动源治理监管,强化污染天气应对,确保空气质量稳定优良。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无废城市”试点,补齐固废处置能力短板。持续巩固提升环保督察整改成效,聚焦重点领域,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推进山水林田湖海草一体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全域全要素生态系统保护;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无缝对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范和湾”“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管控,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常态化管控体系。

  ■严戈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巩固强化建筑业支撑作用

  当前惠州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市住建部门要顺势而为,大显身手,主要抓好两件事:

  一是承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承接深港澳创新创业群体刚性外溢居住需求,构建“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深化行业交流合作,落实港澳建筑业相关专业机构及人士在惠州开业执业新措施。建立房地产购房消费港澳与惠州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保障消费权益。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专项整治,加强审批全过程信息共享和全流程在线审批,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打造更高水平的审批“高速公路”。

  二是抓好住建主责主业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巩固强化建筑业支撑作用。围绕年度总产值目标,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做优做强,出台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完善的建筑业政策环境。稳步扩大纳统增量,实现应统尽统。稳住房地产行业基本面。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一城一策”工作方案,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集中整治房产交易秩序,强化房地产行业金融监管,确保市场稳定。塑造形神兼备的城市风貌。加强重要片区城市设计,实施城市更新,完成167个老旧小区改造;推广绿色建筑,2021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70%,实现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5%。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林奶花 刘豪伟 谢宝树 付巨晗 骆国红 邱若蓉 黄晓娜 整理

分享到:
编辑: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