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突破解读①:开局之年齐奋进 凝心聚力再出发

[报料热线] 2831000

■相关新闻:

  七大突破解读②:让惠州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

  ●七大突破解读③:科学规划走内外兼修品质城市发展之路

  ●七大突破解读④: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市委全会报告在与会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惠州日报讯 (记者欧阳成)开局之年齐奋进,凝心聚力再出发。在昨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胡洪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与会人员全神贯注听报告,并在分组讨论中结合学习谈体会,结合工作谋发展。

  “报告站位高、理念新、思路宽、举措实,展现了奋力谱写新时代惠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大胸襟、大战略、大手笔。”“报告求真务实、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施工图’和‘作战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惠州发展的关键时刻,全会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激励全市上下信心满怀地朝着同一个目标携手共进,绘就幸福美好新蓝图。

  “不能认为我们发展势头好,就可以轻轻松松‘躺赢’。”“全力支持、积极融入‘双区’建设,既是我们鲜明的政治态度,也是惠州发展的必然抉择。”“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综合实力。”……报告金句频出,提出今年惠州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等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实迈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铿锵步伐。这些都激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大家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按照会议部署要求,以务实的作风,拼搏奋斗,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奋力推动惠州“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搭平台造生态强服务做强“2+1”现代产业体系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要坚定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在市委全会分组讨论时,“不断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引发与会人员热议,大家纷纷献策如何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

  把“2+1”产业这篇文章做大做强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惜文说,过去一年,市政协按照市里的部署,重点聚焦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建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大胆改革创新,从补齐短板、明确功能定位、改革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及大数据支撑等“五个着力重点”持续发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推动了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争创一流。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除了依托“2”发展“1”,同时提出沿“丰”字交通主框架,布局“一廊”“五圈”产业集群,激发“九龙”产业腾飞发展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谋划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调研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惠州发展‘2+1’产业的优势。接下来,惠州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2+1’产业这篇文章做大做强。”林惜文说,在新的一年,市政协将围绕中心、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市民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精心协商确定调研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整合各界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协商建言,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及相关建议提案,为助力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副市长冯起忠说,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找差距的意识,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倒逼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和持续发展;要加快推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场平、道路、公用工程、产业项目等建设,打造一个高端的新材料工业园。

  副市长李俊玲说,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要作出更大贡献,就要在未来一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期间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好政策方向,吃透宏观经济政策,围绕产业规划重点领域,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惠州发展。二是研判好自身需求,精准谋定未来发力重点,引导资金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三是调整好节奏总量,既要确保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也要做好全链条培育,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格局。四是维护好市场秩序,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突出产业特色打造产业集群

  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表示,龙门地处“双区”腹地、坐拥多重机遇,融入和服务“双区”建设,接受“双区”辐射带动,是推动龙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龙门将突出产业特色,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要延伸老城区,把龙门新城打造成为全县行政、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同时建设康养新城,重点发展大健康养生服务业,打造“三生”产业先行实验区。

  仲恺高新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莉兰表示,仲恺高新区将强化自主创新,向高水平自立自强迈进一步,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先进制造业,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规上工业中的占比,发挥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的“桥头堡”作用,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欣表示,市委全会报告将实体经济、工业和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工信部门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吴欣说,要继续集中优势搭建好工业发展平台,坚定不移地打造好“3+7”工业园区,提高产业承载力,出台工业园区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对各个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造生态”则是指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同生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在抓好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抓好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形成更有根植性的良好产业生态。在“强服务”方面,要从硬件和软件上为企业创造条件,将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向实体经济倾斜,为企业和项目落户建成投产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巍表示,仲恺高新区既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区,也是惠州外向型经济的集聚区。市商务部门将继续和仲恺高新区共同锻造超高清视频、智能手机终端、电池等产业链长板。未来将研究引进供应链企业、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市科协党组书记罗金星说,科协工作既是政治性很强的服务工作,又是服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接下来,市科协将大力加强科协系统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

  德赛集团董事长姜捷表示,制造业是广东的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惠州同样如此。希望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制造业、工业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清”的基础上,加强“亲”的一面,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谢宝树 游璇钰 欧阳成 邱若蓉 龚妍 谭琳 实习生江慎诺

借鉴深圳制度创新成果培育惠州制度优势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双区”建设是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全力支持、积极融入既是我们鲜明的政治态度,也是惠州发展的必然抉择。我们要找准惠州在“双区”建设中的定位,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能。在分组讨论中,“双区”驱动、深度“融湾”、深化改革、合作共赢等关键词成为与会人员的热议焦点。

  研究借鉴深圳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既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及省委改革部署,又要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探索更多改革举措。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开洲说,要紧紧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对标标兵,学习领会,找准方向,实干勤干,推动惠州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统战工作比以往更加重要更加复杂,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大统战、大平台、大融合、大发展”思路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力强认为,惠州要充分利用深圳因素,从“软件”上同步对接深圳制度创新成果,把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机遇,主动学习和借鉴深圳制度创新成果并形成惠州制度优势;要从“硬件”上加强与深圳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下大功夫推进交通互通互联,并创造条件承接深圳产业外溢,做强先进制造和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人员交流,主动走出去学习深圳先进经验。

  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毅介绍,市发改部门将组织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探索研究惠州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路径,组织梳理研究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利用“双区”建设优势,借鉴深圳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

  国企改革应进一步去行政化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实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专项行动,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

  副市长冯起忠认为,惠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和一流城市差距比较大,要确保市属国企改革方案及系列配套文件落地,推动国企转变行政主导的思维方式,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切实为党委和政府分忧。

  市政协副主席、市国资委主任、民建市委会主委王正印说,惠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较小,需要向广州、珠海等先进城市学习,推动国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去行政化思维。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左顺全说,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进一步梳理国资、国企的发展思路,重点是整合资源,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更多地集中在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打造“快人一步”营商环境,学习借鉴发达城市先进经验,着力破解“痛点”“难点”“堵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如新说,司法部门将努力做好法律服务工作,为全市跨越发展和各部门提质增效提供应有的法制服务,继续加强法制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融入“一核一带一区”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要加快与广州、深圳等市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利用好深圳“先行示范”的辐射带动,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惠城区委书记刘光滨介绍,惠城区作为中心区整体融入“一核”中大有可为,将优化平台抓产业,加快建设金山新城、惠州湾产业新城、东江湾千亿产业园和国际生物健康谷四大产业平台,瞄准带动力强的“链主”企业精准招商,尽快补链强链,集中力量发展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总部经济、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发力数字经济、新消费、科技金融和生命健康新兴产业。

  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说,惠阳区将南部邻近深莞的5个镇(街)作为城市组团和产业载体,打造空间更大、品质更优的战略发展平台,吸纳周边地区优质项目、人才、资源集聚惠阳;北部4个镇则主要借助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湾产业新城建设的东风,实现与惠城、仲恺协同联动发展,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新局面。

  惠东县委书记郭武飘说,我市沿海临深地区主动参与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惠东县更要借力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强稔平半岛与深圳大鹏半岛、深汕特别合作区联动发展,积极承接海洋科考服务等功能,打造海洋协同发展区。

  博罗县委副书记、县长谢远区介绍,博罗将做大发展平台,推动沿东江经济带、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博罗东部乡村振兴区“一带一圈一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实质成效;做强智造产业,做大做强铜材料、电动车两大产业集群;做顺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游璇钰 邱若蓉 香金群 龚妍 黄晓娜 谭琳 谢宝树

  海报制作:徐思雁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