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三和街道:村民自发筹建革命历史纪念馆

[报料热线] 2831000

  面积60余平方公里的三和街道,位于惠阳区中部。近百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地群众奋起抗争,抛头颅、洒热血,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如今,在先烈的家乡,村民自发筹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并为烈士立碑,既体现了后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更彰显出为创造美好未来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矮岭革命历史纪念馆。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汤渝杭 摄

  红色记忆

  矮岭革命老区

  土地革命时期惠阳县委机关所在地

  从叶挺大道拐入三和街道拾围村矮岭村民小组,沿途看到的是整洁的街道和一栋栋楼房,没过多久矮岭革命老区旧址就呈现在记者眼前,这里不少房屋见证了近百年前那段光荣的革命历史。

  矮岭位于淡水河中游东岸,农民运动的火种在惠阳点燃时,矮岭村民也开始走上了英勇抗争、探寻真理的道路。

  1925年,村里成立了4个农会小组,开展减租斗争、支援东征军。1926年,矮岭村建立起第一个革命组织——矮岭村农会,随后成立儿童团、妇女会等革命组织,不断把惠阳农运推向高潮,推动东江地区农民运动的开展。

  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陷入低谷,但矮岭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然顽强斗争。1928年春,矮岭村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矮岭支部成立,同时还建立共青团支部、赤卫队。

  鉴于矮岭村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群众斗争基础,1928年冬,中共惠阳县委根据实际,把县委机关迁到该村的振新学校,在这里开展了长达两年的地下工作。这一时期,矮岭成为惠阳县农民运动指挥中心,对惠阳乃至东江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矮岭村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自卫队、农抗会,并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壮大党组织和各种群众组织,积极发展抗日武装。1940年,中共东江前线特别委员会机关在矮岭祥兴祠堂办公,期间酝酿制定重大斗争策略,及时扭转了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被动局面。

  莲塘面村滩头片区

  小村庄出了13位革命烈士

  如今的莲塘面村滩头片区,在革命战争年代被称为滩头村。滩头村于1929年建立中国共产党支部,在土地革命运动中,发展党团员23人(为党团联合支部),并组织了农会赤卫队、舞狮团、夜校妇女会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和武装斗争。

  1930年秋,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下,滩头村革命进入低潮,党员、团员停止了公开活动,但依然团结一致,极力保护群众利益。抗日战争爆发后,村里恢复了党组织,再度掀起革命高潮。

  1941年农历四月,日本侵略军在滩头村烧杀抢掠,杀死8人,枪伤2人,烧毁房屋100多间,粮食及牲畜基本被抢光。后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村里加强了自卫队力量,组织自卫武装和日军周旋,让一河之隔的日本驻军不敢再来骚扰。

  解放战争时期,滩头村曾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六次“围剿”,但滩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终于迎来革命的最终胜利。

  据统计,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滩头村在战场上牺牲的党员、群众有13人。时光流逝,光辉永存,滩头村先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

  红色传承

  矮岭村民小组

  革命历史纪念馆获授省市区“党史教育基地”

  “欢迎大家参观矮岭革命历史纪念馆,这是矮岭村民自发组织筹资修建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矮岭革命历史纪念馆迎来了一拨拨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

  曾任拾围村党总支部书记、矮岭村民小组组长的严小康说,上世纪90年代,矮岭借助惠阳三和经济开发试验区“以地换厂、租地办厂”的优惠政策,从一个落后的村庄发展成为较为富裕的村民小组。经济发展了,但年轻一代对矮岭村的革命斗争历史知之甚少。“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矮岭这个仅有500多人的村庄,有60多人走上革命道路,涌现出3位老红军,11位烈士为国捐躯,这些革命斗争历史和烈士英雄事迹大多靠村里人口口相传,没有过多的文字记载。”

  2005年,矮岭村民小组启动筹建纪念馆事宜,其中收集资料工作最为繁琐,村民前后花了1年多时间才基本收齐建馆资料。纪念馆于2008年4月动工,2009年7月建成开放。纪念馆建成10多年来,被省、市、区三级党史部门授予“党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不少党员、群众及青少年前来参观。今年,矮岭村民小组计划完善纪念馆陈列布展内容,将新时代矮岭村民小组取得的成就展现出来,让更多村民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滩头片区

  村民捐款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

  与矮岭村民小组一河之隔的莲塘面村滩头片区是惠阳革命老区之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了他们。”莲塘面村党总支部委员林向前说,滩头村民为纪念这些革命烈士,1988年捐款在滩头村东北面修建了滩头革命烈士纪念碑。

  1988年9月30日,滩头革命烈士纪念碑顺利建成。纪念碑高6米,方柱状,正面为碑名“滩头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基座正面为碑文及13位烈士的生平简介。

  纪念碑建成后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夕,莲塘面村委会都会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和中小学生到此缅怀先烈。

  去年,当地政府对滩头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和周围进行了重修,拓宽了纪念碑前的平台广场,并修缮了水泥阶梯,在平台和阶梯两侧种上松柏,更加庄严肃穆。

  “三和街道革命遗址、纪念设施众多,它们是三和革命历史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三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三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和街道计划把辖区现有革命遗址、纪念设施串起来连成片,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史、重温初心的生动教材,以红色精神为指引,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同时,进一步做好街道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修缮、记载等工作,确保红色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文中相关史料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惠阳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欧阳成 侯县军 刘建威 通讯员钟远明 黎一星

分享到: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