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中秋

[报料热线] 2831000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意为月圆中秋,喻意长圆。说到中秋的来历,传说很多。在客家地区流传较广的是嫦娥奔月。每到中秋,后羿就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甜果,对着一轮明月表达对嫦娥的思念和祝愿。老百姓纷纷效仿,逐渐形成了中秋赏月、拜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惠州一些客家在中秋晚上,要置办三牲果礼、月饼、柚子敬祀月神。小孩子于晚上点亮各式各样的花灯,走街串巷。拜月后,一家老少围坐一起,对着月亮品茗赏月,吃一些扒皮挖心的水果食品,如柚子、马蹄、花生等,意为“剥鬼皮”。关于“剥鬼皮”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客家先民因战乱和饥荒避居于山乡村野之间,生活条件很艰苦。相传有一户人家因为孩子多生活过得特别艰难。眼看就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他们却买不起月饼。于是夫妻俩商量,丈夫到自家柑桔园里挑出又大又漂亮的柑桔,妻子准备好带壳的熟花生。八月十五那天一大早,他们便将柑桔和花生端端正正摆放在厅堂正中央。他们的孩子看到别人家有月饼吃,很嘴馋,回家吵着要吃月饼。父母没办法,只好安慰着说:“别急别急,等到今天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剥鬼皮,持(客家话,‘切开’的意思)大货。”“在哪剥鬼皮,持大货呀?”孩子很好奇。父母笑着指向厅堂上的供品说:“你们看,就在那上面摆着呢!”长期占着这座屋子的穷鬼与恶神听见了,吓得灰溜溜走了。所有的鬼神都是听惯恭维话,他们不知,客家人把八月十五剥熟花生壳叫做“剥鬼皮”,把切开大柑(或柚子)叫“持大货”。一下子就吓破了胆溜之大吉。这个民间故事表达着纯朴客家人嫉恶如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当全家人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剥开花生壳、切开大柑(或柚子)的时候,总忘不了要说一声“剥鬼皮”与“持大货”。这些美丽的传说告诉我们,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乐观、勤劳,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来到客乡十几年,入乡随俗,中秋吃月饼、食蜜柚已然成为习惯。在浓浓乡情弥漫的客乡,将月饼、供果、鸡鸭猪牛等肉食供菜奉与先辈,在鞭炮声声中表达对先人的无限思念感恩,抬头一汪明晃晃圆润润的满月,焕发人们对人间家国情怀的无限感思。

  我忆起多少个月圆之夜,与家人相伴相依的日子:在时光的长河中,暖暖地荡漾在内心深处,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印在月光里。孩童的欢笑声在周围散开,手中提着灯笼,喜庆欢悦。

  又是一年中秋,脑海中出现一位大文豪,他在许多年前的某个中秋月夜思念亲人,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胡琼)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中秋记忆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