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五年工作回眸①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解决教育领域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成效显著

人大五年工作回眸①
原标题:
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解决教育领域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成效显著
督办重点建议缓解义务教育学位不足问题

  2020年9月开学后,胡先生孩子就读的四年级班级人数由原来的59人降到了50人,班上另外9名同学通过抽签形式转到新组建的班级。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教育工作监督,全力保障学位供给的一个缩影。从2020年开始,我市基本消除义务教育56人以上的“大班额”。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冉说,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我市教育监督工作,秉持“教育无小事”理念,坚持“群众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围绕代表意见比较集中、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教育领域突出问题,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方式,依法监督、有效监督、持续监督,成效显著。

  开展《教师法》实施执法检查保障教师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作为教师的“护身符”、保护法,其是否实施得好直接关系着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教师法》的贯彻实施。2019年9月起,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花了近两个月时间,对《教师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实地察看8所各类学校、召开6场各层次教师座谈会,听取市、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全方面了解我市《教师法》贯彻实施情况。通过开展《教师法》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教师法》的实施,推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保障教师各项权益,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围绕群众普遍反映的区域性学位紧张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督办重点建议《关于将惠城区高中学生分流到市直高中以解决市中心义务教育学位不足的议案(转建议)》。通过两年的持续督办,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8年开始,惠城区属的三中、四中、惠港中学、小金口中学和田家炳中学不再招收高一新生,惠州中学也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开学,极大缓解了惠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不足的问题。

  针对近年来群众关注度极高的校外培训机构和区域性学位供给不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常委会上听取和审议了政府的相关工作报告,以此助推我市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和学位供给需求问题的有效解决。

  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积极作为,加强监督,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提质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贡献市人大应有的力量。

  班主任津贴由200元提升到1500元

  “近年来,市人大高度关心关注全市教育发展,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推动惠州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市教育局副局长毛少琼说,学位供给保障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大事。近5年来,全市新建中小学42所,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05所,新增公办学位12.31万个。2016年,刘国花等15位人大代表提出《将惠城区高中学生分流到市直高中以便解决市中心区义务教育学位不足的议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育局主动协调,牵头落实,通过新建惠州中学、高中学生录取到市直普通高中,解决了惠城区学生入读普通高中问题,同时“释放”一批义务教育学位,有效缓解惠城区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偏紧的现状,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建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诺宣誓制度,创新成立学校师德师风监察组,实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头阵计划”,着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教师法》实施执法检查,推动市直公办中小学校全面推行教师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市直学校班主任的津贴由200元提升到1500元,大大激发了班主任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工作热情,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罗雪雁

编辑:任己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