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创新创业新高地 宜商宜居在三和

原标题:

  三和街道走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村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创业新高地 宜商宜居在三和

  说起“三和”之名,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定居者,都默认它是取“天和、地和、人和”“三和”之意。虽无从考究,但这是老百姓心中愿景,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和街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立足民生之本,夯实振兴之基,坚持产业优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补齐城乡协调发展短板,着力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村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天和、地和、人和”的三和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据显示,2021年,三和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52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全区排名第一,是2012年23.75亿元的2.88倍。

    

三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做到周周有活动、活动有预告、结束有宣传,提供全方位服务。

  产业发展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彼时,惠阳经济开发区(2014年6月设立三和街道办事处)就明确了坚定不移地实施“园区产业高端化”“民生实事长效化”“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三化”发展战略,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10年来,三和街道踔厉奋发、锐意进取,“速”“质”蝶变惊人,规模以上企业数从2012年的28家增长到2021年89家。

  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先后打通……10年间,荒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三和街道、总规划面积超过21平方公里的千亿级智造产业园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拔地而起。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惠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2018年,惠阳开始谋划在三和街道建设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这是惠阳着力打造的首个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2019年园区启动建设,便吸引众多深莞企业家的目光。2020年,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被列入市委市政府统筹打造“3+7”工业园区重要组团之一,建设步伐全面提速。

  按规划,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为“一园四区”布局,分为象岭智慧产业区、智能制造产业区、创新科技产业区、产业升级集聚区4个产业区,以5G智能物联、智能硬件、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研发孵化、创新金融为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园将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规划理念,打造成为产城村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

  “一园四区”全面推进、多点开花,创新动能澎湃涌动,蓄势待发。园区现有在产工业企业3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1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园区计划总投资473亿元,当前正推动39宗产业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95.5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63.3亿元。2021年园区产值268亿元,2022年1至6月园区产值125亿元,预计2022年园区产值达300亿元。计划2025年园区产值达500亿元,争取2028年园区产值达1000亿元。

  “选择落户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是集团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一步。”华夏顺泽惠州电子信息科技园总经理姜越表示,三和街道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扎实的产业基础、开放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务体系、宜居的自然环境,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和决心。令他难忘的是,项目落地后,园区协助企业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权证》《施工许可证》等办理,真正做到“拿地即开工”,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的诸多实际困难。

  当好“勤务员”,跑出“加速度”。三和街道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全力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实行领导挂钩联系项目责任制,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的精准贴心服务,推动在建企业尽快实现投产。

  惠阳区还成立园区专班,在洽谈、摘地、报建、建设、投产全过程中跟踪服务企业,想方设法减少企业报建时间成本,尽可能让企业早建设、早投产。3年来,已对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内的18个重点产业项目推行“惠帮办·VIP”服务。

  一边是新建高标准厂房打造智能制造区,一边是对建成区进行产业升级。10年间,“铁皮房”变身“产业大厦”,腾笼换鸟、工业上楼,点燃新动能。三和街道是惠阳区9个镇(街)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向土地要效率,用创新增活力。2018年6月,三和街道首次提出“打铁行动”,对传统低端低效的铁皮厂房进行产业升级。建成区对供而未动、低效厂房、村民留用地等三类用地项目实行“一地(企)一策”,突出抓好“建起来”和“用起来”两个关键环节,让低端厂房“早升级”、可用(空置)土地“早动工”、优质项目“早落户”,实现存量提质,为千亿级产业发展赋能。

    

三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预防门诊实现全自动叫号服务。

   党建引领

  党建聚合力,城乡添活力

  在三和街道组织的一场以“筑巢引凤待贤至,乡村振兴等你来”为主题的外出党员“补课”活动上,老党员张子旺发言说:“在三和奋斗的22年里,我为三和的发展做到了‘三献’:一是献青春,我39岁到三和,现在22年了;二是献子孙,我的儿子和孙子都扎根三和;三是献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语感慨万千,顿时振奋人心。

  这是三和街道“节日党校”的一幕。今年3月,三和街道出台《三和街道节日党校、周末党校、夜校“三校”运作方案》,创新党校运作模式,决定建立节日党校、周末党校、夜校“三校”融合机制,抓实基层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在外学习和外出务工返乡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三和街道在党建领域频出新意。

  2021年第一季度,三和街道全坑村探索农村党员管理新办法,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小积分”激发了党员们干事创业的“大活力”,同时也撬动了全坑村乡村治理的新格局。实施一年多来,全坑村党员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坚守一线,开展摸排人员信息、动员疫苗接种、宣传防控政策等工作,确保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知晓和支持;人居环境整治中,他们带头清理房前屋后,清理村中卫生死角,推动全坑村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有村民生活困难,村党员代表时常看望慰问,帮助渡过难关……

  10年前,大家想出去;10年后,大家都想回来。三和街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抓党建促发展,以组织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对于从来没有全面接触心理学知识的我,这次是大开眼界。”8月6日,由三和街道妇联、三和街道舒心驿站开展的“心理社工专业技能培训(第一期)”课程在三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课堂上,心理咨询师通过一个个咨询案例,给出破解方案,引导参与群众对心理问题科学、及时、有效地处理,聆听者收获满满。

  今年5月以来,党群服务中心做到周周有活动、活动有预告、结束有宣传,党群服务中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从今年6月起,每周二、四、六下午,三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引进专业心理咨询师入驻,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作为企业集聚区域,三和街道一直在寻找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从2018年开始,三和街道率先在全区建设服务企业、党员群众的暖心平台——三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其主要功能和定位是党建工作指导、党群学习教育、党员群众活动和政务咨询服务等。2020年8月,工作人员进驻开展服务。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联动辖区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聚合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社会组织等资源,充分整合周边的三和广场、三和会场、康园中心等场所,实行“一中心多站点”模式,分站点设置综合服务区、党员之家、图书阅览室等6大功能区,全方位服务好党员和群众。

  

俯瞰三和街道中心区域。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社会治理

  答好“民生题”,考优“发展卷”

  据初步统计,近5年来,三和街道人口翻了一番,目前服务人口已超过10万人。产业发展、城市扩容、人口增加,在激发城镇活力的同时,也带来治理压力。这10年,攥紧“群众路线”这个拳头,三和街道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上苦下功夫,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增强民生福祉。

  当前,三和街道以开展社会治理提升年为抓手,紧扣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房地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6大领域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居住片区、道路安全、校园周边、工厂企业等区域的综合治理,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世文介绍,结合实际,选取盈丰片区和碧桂园山河城两个单元开展示范创建,希望以此探索适合三和街道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盈丰片区位于莲塘北路两侧,约6.5万平方米,有村民自建房150多栋,大部分出租给附近工厂企业工人居住。三和街道计划突出科技赋能,通过安装低空鹰眼、建设智慧平台、建立新流入人员报备筛查机制等,提升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道路和消防安全、市容市貌整治等方面的治理水平。

  碧桂园山河城有业主8000多户,常住人口5000多人。三和计划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业委会换届并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业委会和物业三方力量,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10年前,三和街道群众为接种疫苗东奔西走,去永湖、跑淡水。10年后,该街道的群众在惠阳辖区率先用上了最先进的接种系统。

  2021年12月31日,三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用,三和街道彻底告别了30年来无镇级公立卫生院的历史。今年“六·一”儿童节,该中心接种预防门诊正式投入使用,在惠阳区率先采用存储接种一体化的智慧疫苗自动化系统。

  依靠这一系统,实现全自动叫号服务,群众只需要在登记台登记1次,后续等号、接种、留观,都有全自动提示屏,减少反复登记的麻烦;注射疫苗之前,护士将接种本扫码后,相匹配的分区会自动传送疫苗至接种区,实现了疫苗存储全程没有温度断点,确保一人一支零差错,同时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群众的等待时间。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5G等数智技术融入基础卫生免疫服务场景,是三和街道在创新升级辖区公共卫生服务上的一大举措,这在惠阳属首例。

  医疗、教育、道路、安全……都是民生所盼。赶考路上,三和街道一张张民生答卷如愿交付:2021年,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三和街道有效落实“三人防疫小组”网格化行动,在医护人员尚不充足的情况下严防死守,完成流调人员及时排查以及一次次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

  三和实验学校扩建新增学位1000个,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足;象岭小学教学楼瓷砖脱落问题得以解决,孩子们上学上课更安心;惠大高速辅道上增设候车亭,淡水第八小学三和分校门前道路的交通标识加以完善,周边学生上下学路上更安全。

  莲塘北路全线升级,机动车道拓宽为双向6车道,两侧设有非机动车道,路面铺设沥青,人行道换成花岗岩砖,多个交叉路口实施交通设施信号灯建设。

  从细微入手、从点滴做起,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接下来,三和街道围绕“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大提升”的城市发展目标,将不断完善丰富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提高道路设施的安全度和畅通度,让民生工程真正惠及民生。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三和街道发展走过30年历程,将继续围绕深度融深融湾及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总体目标,持续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时不我待的激情与作为,时刻准备着擘画时代发展新篇章。

  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彭灼芳

编辑:小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