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市人大代表刘圣东是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每年都会提交一系列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建议,为群众积极发声。
刘圣东。
结合工作经历认真履职尽责
自当选市十三届人大代表以来,刘圣东时刻牢记代表的职责使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在履职期间,刘圣东参加市、区人大代表联合监督农贸市场综合管理惠环辖区视察活动,了解查看硬件设施设备和农产品质量,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模式、环境卫生和规范运营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推动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落到实处。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2023年7月,刘圣东作为人大代表走进惠州侨文化展览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仲恺示范点观洞森林公园,了解“绿美广东”仲恺行动推进情况。围绕绿美惠州、绿美仲恺生态建设,他建议开发植树微信小程序,拓宽植树推广路径;以树木为原型创作卡通形象,制作树木科普相关的动画视频。
“只有不断提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惠州生态建设样本,才会有更多的人留在园区内发展和创业。”刘圣东告诉记者,他扎根仲恺高新区工作20多年,见证了高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不断提升城市的实力和品质,大家才能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献策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作为市人大代表,刘圣东十分关注社会热点。此前,刘圣东提交了《关于增加仲恺交警警力的建议》,很快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和落实。如今,仲恺一线警力得到加强,道路通行效率不断提高,辖区交通更为安全畅通。
刘圣东说,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将着眼于教育方面,提出关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重视义务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然而,在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也在增加。”刘圣东表示,现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地区生源暴增,而农村生源日益减少,造成了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凸显。
针对这类情况,刘圣东建议,一方面要优化教育布局,通过名校联合办学提高教育水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形成城乡结构完善、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优质高效校网布局;另一方面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大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投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此外,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其福利待遇,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各学校各地区形成讲师团,实现理念共融、资源共用、成果共享。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