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丨惠州市政协委员邬宝华: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路径,也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题中之义。针对当前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少且偏低的现状,惠州应当如何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为强村富民注入“活水”?

  1月16日上午,惠州市政协委员、龙门县鸿远种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邬宝华在惠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代表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进行大会发言时提出,通过科学梳理规划、强化县镇统筹、汇聚多方力量、加强要素保障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惠州市政协委员邬宝华进行大会发言。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邬宝华介绍,经过调研,他们发现惠州在农村闲置资源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比如缺乏县镇统筹,没有充分发挥集体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开发合力;国企、供销社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参与度不高;项目落地难,农村现有建设用地多为宅基地和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比较少,土地转化为经营性建设用地的途径不顺畅。

  针对上述问题,邬宝华提出,首先对农村闲置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摸清家底、明晰权属,建立资源档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编制详细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根据各村土地资源禀赋,制定“一村一策”工作方案。

  他建议强化县镇村统筹力量,试点组建县、镇两级强村公司,或由基础较好的经营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供销社牵头,统筹盘活集体资源,强化跨村统筹、村组联动,实施一批集体经济项目;试点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探索实施“三变改革+产业合伙”的发展模式,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并鼓励支持不同行政村进行合作,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体,开展“强村带弱村”行动计划。

  同时,积极引入多方力量,探索合适的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优质资源和经营优势,整合市场闲置资源,建立“国有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飞地经济”,借鉴浙江嘉兴等地经验,把分散在偏远地区的村集体自身无法高效盘活利用的建设用地规模,以建设用地规模入股的形式腾挪到产业园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此外,紧盯地、人、钱等关键约束性要素,拓宽资源利用渠道,加强政策性创新。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编辑:洪东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