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趋势下,惠州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1月17日下午,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惠城区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惠州科技产业孵化协会创始会长黄文辉建议,惠州应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及自身成熟的2+1产业链的电子信息的产业集群,以信息化、数字化、AI、新能源等技术应用为抓手,共享湾区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集聚并融合,共享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搭便车,夯实惠州科技创新的基础。
在共享科技协同创新人才方面,实施更为开放的国际人才政策,在研究经费资助、个人税收、签证、户口、子女教育等方面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继续推行“揭榜挂帅”吸收更多研发人才加入研发的模式,不拘一格使用有为人才。
在延伸湾区互补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方面,依托惠州制造业具有坚实基础的优势,把握新一轮技术革新的发展契机,以“引进+本土消化转化”、“异地研发孵化+惠州产业化”等多种方式,借惠州“两大科学装置”及“东江实验室”建设契机,推动相关领域产业技术融合创新。
同时,加大促进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适应企业需求的科技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形成龙头企业带领下的“大中小”融通创新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构建高端产业链,创新链,推动惠州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向数字化产业化的转型升级。
黄文辉说,惠州还应建设以新兴企业的产业孵化集群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推动资本投入由以政府补贴为过渡到以市场为主的社会化,形成以社会资本并存的多元化市场形态,大力培育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丰富和完善科技金融市场,为惠州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