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努力打造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随着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加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凝聚好、服务好、引导好他们在推动产业发展、参与乡村振兴、融入城市治理等工作中积极贡献力量,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一道新课题。

  当前,我市两新党组织近3000个,两新组织党员3万多名,新业态从业人员近8万人,做好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以党建引领两新组织、新业态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7月10日,市委两新工委党校、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学院(以下简称“两新党校、党建学院”)在惠州日报社揭牌,标志着我市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有了新渠道、新阵地,对提升全市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月10日,市两新党建培训研讨班在惠州日报社开班,研讨班学员聆听了两新党校、党建学院“开学第一课”。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聚焦重点难点

  抓好两新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

  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今年,我市深入实施“思想铸党魂、学习增斗志”党员进党校三年行动计划。据介绍,目前已开办500多期培训班,组织5万多名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等普通党员进入党校、干部学院接受集中教育培训。

  “我市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蓬勃发展,呈现出量大面广点多、党员流动频繁等特点。”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两新领域党员进党校是我市党员教育的重点难点,推进难度较大,整体进度有待提速,迫切需要成立党校一体推进、加快落实。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决定依托惠州日报社成立两新党校、党建学院,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着眼打造立足惠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培训品牌,力争打造成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锤炼党性的主阵地、提升技能的实训地。同时,充分发挥惠州日报社智库功能,立足实际,在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重点课题研究、科学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提升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水平。

  成立两新党校、党建学院,是我市对两新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旨在更好推动广大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无职党员进党校,切实加强政治引领,确保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据了解,两新党校、党建学院主要面向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全面覆盖新业态企业管理人员、新就业群体骨干人员、产业工人、民营企业家等群体,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接下来,两新党校、党建学院将着眼把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业务精英,把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业务骨干、业务精英培养为党员;把普通党员培养为党务能手、把党务工作者培养为党务尖兵、把党组织书记培养为党建创新先锋,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推进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成为精于党务、强于业务、融于事务的全方位人才。

  坚持创新思维

  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揭牌当天,为期6天的市两新党建培训研讨班开班,邀请深圳市委党校教授张磊围绕“做好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专题辅导报告,研讨班学员聆听了两新党校、党建学院“开学第一课”。

  据了解,随后几天,学员们将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实干本领,学习高质量党建引领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经验。

  “两新党校、党建学院的成立,让我们推进大项目党建有了新的大平台、新的大舞台。”市两新党建培训研讨班学员、一号公路项目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邓秉文说,有了这个平台阵地,可以促进项目党建更注重引领学习和规范运作,加强党建和业务融合,进一步凝聚人心,提升政治站位高度、理论学习深度、业务工作精度和党员服务温度。

  据了解,两新党校、党建学院将紧扣中心大局,强化资源整合,加强阵地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除开展日常线下课堂教学外,还通过灵活采取“线下+线上”教学方式,依托学习强国、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惠州党建”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设名师在线直播、录播课程,打造360°全方位、24小时全时段在线的“信息化”党校。

  同时,合理设计“课堂+基地”相结合的培训线路,充分整合我市党性教育基地资源,创新开展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打造独具惠州特色的精品实践课程,让学员可感、可看、可学。此外,不断丰富拓宽教学渠道,与市委党校、广东东江干部学院、惠州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阵地、高校,以及外市高校、培训学院、研究机构等开展合作,开发一批专题培训课程,并注重与市内外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等重点企业开展互动学习和业务交流,搭建沟通合作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党业融合”,坚持党建与业务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频共振,紧紧围绕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最需学习的政治理论、最需破解的企业难题、最需掌握的发展技能,精心定制“培训套餐”。

  根据筹备方案,两新党校、党建学院将紧紧围绕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主题,开设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政策分析、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经营管理课程,助力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把握大变局、融入新格局、汲取新理念,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水平。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党员特点,采取“两新组织点单+学员选单”方式,根据各自实际发展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短板弱项、技能提升需求等,量身定制提供菜单化、特色化培训课程。

  依托优势资源

  构建党员教育新平台新阵地

  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阵地是重要载体、基础,高质量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必须建强阵地、夯实基础。

  两新党校、党建学院由市委两新工委主办,惠州日报社负责日常运作管理。

  “这是对报社智库服务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惠州日报社有关负责人在揭牌仪式上介绍,惠州日报社作为党报党媒平台,集合权威党媒、地方主流媒体、研究型智媒等功能,具有硬件设施完善、智库资源丰富、信息化水平先进、群众基础良好、链接资源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惠州日报社积极构建“社融+市融+外融”的“三融”传播生态,深入推进“媒体+党建”,为我市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两新党校、党建学院交由报社承办运营,这是以媒体资源赋能党建工作的一种积极探索。”

  惠州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广泛的传播优势,一直以来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有着扎实过硬的政治素养,形成了一套严谨的业务把关机制,拥有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骨干采编队伍,能够确保党建培训活动的政治导向安全。同时,报社拥有报纸、网站、微博、微信、视频号、客户端等丰富的传播载体,更拥有“2+2+3+N”完整的全媒体介质体系,10多个媒体平台覆盖300多万读者、网友,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惠州日报社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约,挂牌成立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惠州研究中心,并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省委党校、省社科院以及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市委党校等院校党建专家建立广泛联系,吸纳了一批来自省内外的党建专家作为媒体智库成员。同时,报社拥有对红色文化和党史党建有一定研究的骨干采编力量,可作为师资力量的补充,并设立东江创新发展研究院专门部门独立运作,确保办学质量优良。

  硬件设施完善,后勤保障充足也是惠州日报社运营两新党校、党建学院的一大优势。报社全媒体产业基地拥有可容纳500人的全媒体演播大厅、可容纳50~300人的大小不同党员活动会议室10多个,活动室均配备了LED屏、投影仪和电脑等电教设备,基地停车场、餐厅、运动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另外,惠州日报社旗下东江云媒大数据研究院具有丰富的数字平台开发经验和专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够一站式满足党员管理精细化要求,也有利于建立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数据库。

  惠州日报社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依托上述优势,在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的指导下,全力办好两新党校、党建学院,突出党建与业务融合,为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精心定制党建理论、红色研学、经营管理、技能拓展等培训套餐,同时继续做好新闻宣传、课题研究等,不断提高两新党校、党建学院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的“惠州品牌”“惠州样板”,为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突出精准服务

  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新活力

  如何与时俱进推进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创新、方法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带动两新组织、新业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发挥好两新党校、党建学院这一新平台新阵地作用的关键。

  “坚持底线思维与高线追求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理顺体制机制,推动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可持续发展。”针对两新党校、党建学院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努力做好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着力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新活力。

  组织分散、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流动性较大,这些都是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为此,市委两新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两新党校、党建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党员先锋的“星星之火”助燃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干事创业激情,为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注入新动能,增添新力量。

  党校建起来,还得有效转起来。要进一步强化党建赋能行业发展作用,推动两新组织、新业态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契合点,推动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生产力。

  “高质量开展好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推动资源服务到位到心。”惠州日报社有关负责人说,今后在两新党校、党建学院运营过程中,将结合行业特点、群体特征,突出精准服务,“如加强联动协调,聚焦两新组织、新业态行业发展所需,邀请相关业务部门开展针对性指导,为解决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回应他们的现实关切,提供专业指导和安全护航。”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欧阳成

编辑:温燕晖
上一篇:

指导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惠州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