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曾庆香讲述东江纵队丰功伟绩

  在2021南国书香节暨第十一届惠州书展“红色文化轻骑兵”主题演讲环节,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曾庆香以“东江纵队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讲述东江纵队历史脉络及革命母亲李淑桓、朱振汉的故事,让大家感受战争的无比残酷及东江人民不畏牺牲、敢于奋斗的斗争精神。

  本届书展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曾庆香讲述东江纵队故事。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系统讲解东纵历史脉络

  “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这支部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万一千余人的武装力量,被中共中央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分享会现场,曾庆香通过历史照片和生动的历史故事等素材,系统地讲解东纵精神的历史脉络。

  1938年10月12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21日占领广州。在此存亡之际,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开始组建南方敌后抗日武装。“廖承志找到了曾生和吴有恒布置任务,当时曾生说:‘我是客家人,之前也在东江地区进行过抗日宣传,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我去更合适’。”曾庆香说,就这样,曾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坪山,组建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扛起了抗日大旗。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在曾生的带领下,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等互相配合,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牵制着在华南的日军既不能“南进”,也不能“北上”,使华南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6年6月,东江纵队主力北撤,转战华东和中原战场,留在广东的队伍继续坚持武装斗争,配合全国解放战争。

  让东纵精神绽放出时代的光芒

  分享会上,曾庆香介绍,东江纵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东江革命母亲李淑桓和英雄青年朱振汉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淑桓,广东鹤山人,1930年举家搬到香港以办学为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东三省沦陷,李淑桓义愤填膺,挥笔在宣纸上写下了《哀国难》一词,呼吁全国同胞抵抗外来侵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她让长子郭显承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日救国。1938年,长子牺牲在陕北抗日战场,李淑桓忍着丧子之痛,毅然将次女郭云翔和六子郭显怡送到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半年后,她又把双胞胎的四子郭显和与五子郭显乐送到这里。然而,不到一年,这对孪生兄弟先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李淑桓又含泪将七子郭显隆和三子郭显绪也送进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1年春,李淑桓来到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以教书为掩护,做抗日民运和交通情报工作,后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47岁。

  “我最亲爱的妈妈,我这次写信给你是最后的一封信,也是最后一次和你谈话。儿子的死是光荣的……”分享会上,曾庆香声情并茂地朗读了革命烈士朱振汉的一封遗书,写完这封遗书后,他就光荣牺牲了。朱振汉是游击队的一名文化教员,在与敌人抢夺机关枪的时候壮烈牺牲,时年只有十六岁。

  曾庆香表示,东江纵队也正是因为有无数像李淑桓、朱振汉这样的烈士,当祖国和人民处于危难时刻,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畏生死,共赴国难,一心救国。“也正是因为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才铸就了东纵这样一支队伍,凝聚和塑造了伟大的东纵精神。”

  分享会最后,曾庆香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应走好新的长征路,讲好东纵的故事,弘扬好东纵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让东纵精神绽放出时代的光芒。”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周智聪

  

编辑:温燕晖

指导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惠州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