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江干部学院不断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金秋时节,群山环绕的革命老区惠东高潭,水声潺潺,云雾缭绕。位于圩镇中心的“马克思街”“列宁街”、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一拨又一拨来自广东东江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学员,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2020年9月14日揭牌启用以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姓党”原则,突出需求导向,抓住关键环节,优化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铸魂赋能”作用。

  2022年9月,学院顺利通过中央组织部办学质量评估,入选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契机。今年3月,经上级部门批准,学院名称由“东江干部学院”正式变更为“广东东江干部学院”。

  截至今年9月13日,学院共承办培训班1080期,培训学员超5.3万人次,其中市外班占比43.9%,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员参加劳动教育教学活动。

  挖掘资源优势,在高潭革命老区筹建干部学院

  时间是最真实的见证者,见证历史进程的重要时刻。

  近现代东江地区(指东江流域,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曾包括整个粤东地区)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阵地,周恩来、彭湃、恽代英、徐向前等都曾在此留下战斗足迹。这片热土也孕育出廖仲恺、邓演达、叶挺、高恬波等一批革命先驱,是两次东征的主战场,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先后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东江革命根据地、东江抗日根据地等,涌现出红二师、红四师、红十一军和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等人民武装军队……

  高潭,被誉为“东江革命的红色心脏”,工农革命斗争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影响较广。这里曾发动了较早的农民运动,建立了农会组织、党组织,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之一,早在1927年就以马克思、列宁两位革命导师之名来命名本地的街道。还曾是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红二师师部所在地,是东江地区工农武装斗争早期的指挥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如何更好保护、开发、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新时代惠州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东江潮涌,风正帆悬。惠州,乘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一个传承老区精神、苏区精神,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高地的梦想也诞生了,那就是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潭建立一所特色鲜明的干部学院。

  时间又是最忠实的记录者,记下事业发展的铿锵足迹。

  2016年,惠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高潭革命老区“建成三个基地办好十件实事”实施方案》,学院的筹建是“十件实事”中的重点项目。

  2018年10月,经广东省政府同意,“三个基地十件实事”建设项目正式纳入《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2019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要求强化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增强老区苏区发展内生动力。

  ……

  利好频出,革命老区高潭迎来发展“新春天”的同时,学院筹建步伐也更加坚定。

  谋定快动,务实重行。2017年1月,在省委高位推动、统筹谋划下,惠州狠抓落实,确定学院选址于高潭镇西北郊,并正式启动建设工作。到2020年5月,学院硬件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可同时满足1000人培训和500人食宿。

  2020年6月23日,经广东省委正式批复,学院成为全省三所干部学院之一。同年9月14日,学院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学院发展迈出里程碑的一步。

  学院的创建,是完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惠州乃至全省打造党性教育品牌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2022年,高潭镇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近三倍;当年地区生产总值7.698亿元,比2016年增长40.5%。学院对促进老区高潭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效应日益凸显。

  今年7月,学院内的乡村振兴驿站正式运营,成为展示革命老区特色农副产品、助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的亮丽风景线,也是学院以培训带动高潭老区振兴发展的生动写照。

  

广东东江干部学院。

  坚持特色办学,努力打造党性教育教学基地品牌

  革命老区、红色沃土。如何统筹运用好惠州及周边地区红色资源,着眼自身功能定位,在特色立院上下功夫?学院有着清晰的思路。学院坚持特色办学,深入挖掘东江地区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努力打造党性教育教学基地品牌。

  紧扣“东江革命是一部历史”“东江纵队是一面旗帜”等鲜活主题,研发出《以老区精神为引领解码东江革命史》《伟大抗战精神照亮复兴之路——记华南战场上的东江纵队》等25门“红色东江”系列特色党课,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打造高潭中洞、叶挺纪念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等17个现场教学点,在提炼点评好、故事讲解好等“六个好”上下功夫,有效增强现实感召力。

  面向全国举办首届“红色东江”学术研讨会,不断深化精神提炼和主题研究,教学科研成果获评2022年全省、全市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与市委党校联合编写的《现场的力量》获评全省首届党校系统精品教材,2门党课入选全省百部精品党课,3名教师入选全省百名优秀党史宣讲员,近两年共立项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8个。学院组建以来,始终突出红色文化之“魂”,把红色教育名片擦得更亮。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2022年5月,原创大型情景党课《忠诚》在学院首演,展现了土地革命时期,惠东高潭甘溪党支部五名党员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隐蔽斗争6年,冒死寻找党组织的英勇事迹。

  目前,已有30多个培训班2000余名学员观看了该情景党课,在实情实景中学习革命先辈坚守初心使命、永葆政治忠诚的高尚品格,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前行力量。情景党课推出以来,获得学员广泛好评。

  “培训让我学习到高潭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了如此重大牺牲,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如此艰辛和不易。”曾在学院学习的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委党校副校长陈远胜感慨道,“这么一段气壮山河的革命历史,我们要永远铭记。”

  随着学院特色彰显,一个党性教育新阵地,正从惠州走向广东,走向全国。

  “现在这里已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学员前来‘打卡’学习,这更增强了学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揭牌以来,学院就坚持“为党育人、铸魂赋能”的办学宗旨,秉持“突出红色、彰显特色、联动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院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展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融入“双区”建设的学习交流平台。

  拉高标杆推进,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质量强则学院强。学院始终把高标准办学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走好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子。

  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切实做到按需培训,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院始终树牢“精品”意识,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核心竞争力,在质量兴院上求突破。

  立足本土实践,精准育人赋能。聚焦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等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从中获取开展教育培训最直接、最有力的素材,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服务企业直通车”及成立重大项目联合党委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宣传推广的惠州基层治理经验,转化为教育培训鲜活教材和典型案例。

  “课程设计针对性强,既让我们增强了对大湾区整体工作的系统性认识,又为主动融入推进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来自“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研讨班的学员郑志辉这样评价学院教学资源。

  坚持规范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学院始终坚持严以治院、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对标中央党校组织管理,全周期规范管理,以最严的纪律、最优的作风保证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制定涵盖教学、科研、党建、管理、服务等方面的57项制度;对授课过程实行督导员、录播设备“双监督”;制定《培训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等文件,每周开展专题课程、现场教学、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开展校园展陈、网上专栏等特色宣传活动,开设“东江人物”“星火长廊”等校园特色展区……学院始终牢牢把握培训办学质量“生命线”。

  “我们把学员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在培训班中严格落实‘三个一律’要求,即学习期间一律不得擅自离开学院、一律不得携带手机进入课堂、一律不得饮酒。”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严格执行课堂、住宿、请销假等各项纪律规定,保持干部培训的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院真正沉下心来,学出成效。

  “这次培训收获颇丰,在高潭‘马克思街’‘列宁街’聆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故事,在专题课上学习了抓党建促乡村产业振兴的经验做法。”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学员吴兴高度认可学院的教学管理。

  办学三年来,学员总体满意度达96%以上,不少主办单位为学院送上了锦旗、感谢信,许多学员也在微信朋友圈为学院点赞。

  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培训实效。2022年下半年,学院发挥院地联动效应,创新开设劳动教育体验式教学活动,通过参与一次农活劳作、开展一次惠民政策宣讲、认领一件民生“微”实事等“七个一”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劳动实践中砥砺担当实干的为民情怀。

  劳动教育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学员走出课堂、走出教学点,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里,在沉浸式劳动体验中主动融入、主动学习,有效丰富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内涵与形式。

  目前,已有1500多名学员参加劳动教育。学员们与群众同坐长板凳、同吃农家饭、同干农家活,实实在在帮助当地群众解决问题,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增强了他们在基层奋斗和历练中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感。

  奋楫扬帆远航,谱写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篇章

  老区精神薪火相传,红色资源弥足珍贵,发展好广东东江干部学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努力打造具有东江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全力以赴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干部学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切实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重点,为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筑牢党性教育保障。

  强化资源联动,打造东江党性教育品牌,深入挖掘东江地区红色资源、特色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红色东江”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开展“学习+微实事”教学活动,推出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将东江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优势。

  加强战略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培训教学内容,统筹用好省市教学资源,推动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形成东江地区学术联盟,全面提升学院办学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同时,学院将继续与省市党校、知名高校以及全国各地干部学院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合作办学“朋友圈”,为深度融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络打造协同发展平台。

  在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将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守正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干部学院的目标奋勇前行,不断谱写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篇章。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香金群 通讯员高静文

  图片由广东东江干部学院提供

编辑:温燕晖
上一篇: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指导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惠州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