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丁明:将校园配餐食品安全纳入校长考核指标

  2021年,部分地方的学生在食用集中配餐后出现呕吐、腹泻。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存在从中小学生配餐中非法牟利的现象。上述问题引起我市全国人大代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质量升级项目生产准备组组长丁明的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丁明提交了《关于加强学生餐监管,守护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议》,建议将校园配餐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指标,让“一把手”成为学生的“捍胃”者,倒逼保障校园配餐安全。

丁明。

  “学生营养餐制度尽管已在中小学普遍推开,但仍存在制度不落地、流于形式等问题。”丁明说。

  “统一配餐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便利,但是学生餐的食品安全必须重视。”丁明说,食品安全无小事,学生的餐饮安全更是大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一份学生营养餐,不仅是一份“责任餐”,更是一份“良心餐”。任何人都不应该也不能在“安全”上玩猫腻、在“营养”上动歪心思。各级监管部门要监管到位,实实在在地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丁明表示,解决学生餐食问题,要推动现有制度及操作规范有效落实,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将制度的笼子扎得牢、扎得紧。同时,引入各方力量,特别是家长和媒体,构建社会共治制度,这是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的重中之重。他建议建立家长陪餐制度、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明厨亮灶”等,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要在源头端严格甄选,过程中强化政府监督。”丁明建议,要完善配餐企业招投标程序,强化招投标过程的实际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供餐企业原材料溯源机制、生产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加大检查力度,变抽检为地毯式全方位监管。教育部门要严格推动落实家长会议、定期评价、定期公示制度,倒逼餐食服务质量提升。

  丁明建议,要严格落实校长家长陪餐制,强化食品采样监督,夯实校长问责制。通过第三方食品监管机构,定期检查所有中小学校的配餐设施及卫生情况。在学生开餐30分钟前,中小学校长等配餐责任人需提前试吃,并记录是否存在有害异物、是否充分加热、有无异味等情况,并将该内容纳入校长的任期考核,确保“一把手”成为学生“捍胃”者,倒逼保障校园配餐安全。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