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23年,惠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这样做!
推进强县、强园区、强镇街、强企建设
4月26日,惠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进大会召开。2023年,我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以省市共建为主线,以推动强县(区)、强园区、强镇(街)、强企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全面实施省、市、县(区)、镇(街)联动,助推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我市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仲恺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新增数量分别排名全省第4、第5。完成900家高企培育专利布局。截至2022年底,全市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量5566件,有效发明专利1221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14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46607件。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推动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突破120亿元
2022年10月1日,惠州市政府印发了《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 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要取得显著成效。
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今年4月3日,省市场监管局与市政府共同印发了《关于印发共建知识产权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共建知识产权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省市联动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
市市场监管局将牵头负责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市建设工作,协调市直相关部门按行业分工落实具体任务,加强对各县(区)、重点镇(街)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袁贵平介绍,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工作为例,该局将牵头抓总,人民银行惠州中支等单位要引导和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各县(区)党委政府、各园区、各镇(街)要积极配合开展“入园惠企”等专项活动,确保今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突破120亿元。
会上,市市场监管局与16家合作银行分别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据悉,2022年惠州共开展入园惠企对接会5场,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62笔,融资总额29.28亿元,较2021年增长95%;商标质押融资3800万元,实现零的突破。
推进强县、强园区、强镇街建设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将对强县、强园区工作进行总体谋划,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还将确定重点镇(街),开展强镇(街)建设工作。
其中,仲恺高新区要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为契机,持续推进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设;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大亚湾区等基础较好的县(区)要开展知识产权强县、强区建设工作,力争早日创建国家及省级知识产权强县(区);各县(区)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培育特色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
市市场监管局将牵头组织开展市级知识产权强镇(街)建设,在政策、资金、专业指导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各县(区)党委、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推荐一到三个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领域综合条件较好、行业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鲜明的镇(街)积极申报市级知识产权强镇(街),并在政策、资金、激励制度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其中,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区在强镇(街)建设方面应结合“制造业当家”,偏重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布局工作;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可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镇(街)进行申报;博罗县、龙门县强镇(街)建设工作应与“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助农兴农富农作用;惠东县在特色产业集群品牌和地理标志上有亮点,以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强镇(街)建设目标。
重点孵化和培育 开展强企建设工作
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创新创造的主体。
市市场监管局将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鼓励创新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布局、风险预警等工作。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加大企业的重点扶持指导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将梳理掌握辖区内知识产权重点企业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具体帮扶措施。通过多措并举推动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加大知识产权资源投入,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知识产权专项监管职能
2023年,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全面贯彻有关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服务实体经济和“2+1”产业发展,高质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制造业当家”塑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作”贡献“地标力量”。
袁贵平在会上介绍,2023年惠州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专项监管职能,通过开展行政执法系列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专业市场、展会、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作用,优化协同保护机制。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监管,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行为。另一方面,继续举办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班,强化典型案例评选工作,不断夯实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基础。
随着我市企业远赴海外参展、观展或拜访企业,积极走出去、建渠道、拓市场、抢订单,市市场监管局也将持续优化提升服务,筑牢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屏障,做好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预警与防控工作,鼓励企业购买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海外竞争力。
相关链接:数说2022 惠州知识产权工作
2022年,我市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仲恺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截至2022年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21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14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46607件。
2022年共开展入园惠企对接会5场,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62笔,融资总额29.28亿元,较2021年增长95%;商标质押融资3800万元,实现零的突破。
2022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知识产权案件429宗,较2021年增长38.8%;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05宗,结案数量较2021年增长约80%。
惠州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知识产权领域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市市场监管局围绕超高清视频、新能源电池两个领域的139家企业开展电子信息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2023年4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报,我市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惠州充分发挥广东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惠州分中心、惠州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仲恺巡回法庭等专业机构在社会共治方面的作用,提升社会共治能力水平。2022年,惠州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接收委派案件238件,较2021年增加185件,增长率为349%;结案236件,调解成功58件,调解成功率为24.57%。
2022年共处理194件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较2021年增长80%。
2022年4月26日,市市场监管局与惠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惠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共引进22家优质专业机构进驻,发挥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作用,为创新主体和权利人提供多项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并被确定为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骨干节点。2022年,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1051人次;走访服务企业22家;收到维权援助申请14件;促成3项专利委托合作。省市场监管局对“政企共建‘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模式予以肯定,将其评为“2022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改革创新举措”,并在全省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人才发展大会上发布。
惠报全媒体记者谭琳 通讯员张萍 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