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市新型储能产业现场推进会在龙门召开,13个新型储能项目集中签约
竞逐新型储能万亿赛道,惠州再添“生力军”
4年之内,广东省新型储能发展为继汽车制造业后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坚持制造业当家,惠州坚定落子。13日上午,惠州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推进会在龙门县召开,惠州市政府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市13个新型储能项目集中签约。其中,7个是新型储能产业制造业项目,6个是新型储能电站应用项目。这些项目拟落户全市七个县(区),为惠州竞逐新型储能万亿赛道再添“生力军”。
聚力作为
惠州储能企业超800家,两大联盟相继成立
“双碳”背景之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机遇。
2023年上半年,我国合计发布关于新型储能的政策 346 项,其中国家级政策30项,省市级政策316项。今年3月发布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
省政府部署的“珠江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电解液专业园区”“铜箔铝箔等辅助材料集聚区”“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等5大集聚区均提到惠州。
今年6月,省主要领导调研惠州时要求惠州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持续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同时从用户侧、电网侧、电源侧综合发力,通过试点示范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打通全产业链,把新型储能打造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
一时之间,目光汇聚。
惠州储能相关企业超800家,亿纬锂能、比亚迪、欣旺达、赣锋锂电等头部企业云集,贝特瑞、宙邦化工、联合铜箔、南亚电子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点不胜点,在电池制造设备、电池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检测、电池回收利用、变流器、电源管理、储能系统集成等各个环节均有布局,基本形成产业闭环。
2022年已建新型储能电池产能超60GWh,年产值866.7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200亿元。连网友也不禁要问一句,惠州这个“宝藏城市”还有多少技能点未被发掘。
今年3月,惠州新能源产业联盟成立;5月惠州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两大联盟聚集起东江实验室、中科院近物所、中科院过程所等大院大所的科研力量、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比亚迪、欣旺达、利元亨等科技领军企业,着力提升惠州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
“两个联盟真正将惠州的产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起来,同心协力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会上,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建华面对与会的70多家企业代表掷地有声。
项目落地
一批示范项目已落地,下半年再开工39宗项目
今年1月,甬莞高速沥林服务区北站的智能移动充电桩投入使用,春节前后车流高峰期,不少新能源车车主发现,这个“大家伙”能充电,“一开始还担心要排长龙充电,现在焦躁的情绪一下子被抚平了。”一位车主说道。
这个智能移动充电桩由亿纬锂能投资建设,是惠州落地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之一。它利用服务区充电桩闲时电力给储能电池补电,在车流量大的高峰期给车辆充电,起到较好的削谷平峰作用。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此类移动充电设施给予鼓励。其明确提出,要加强监测研判,在车流量较大区域、重大节假日期间等适度投放移动充电基础设施,增强充电网络韧性。
加快打造更多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是当前惠州正在全力推动的事情。
据悉,惠州储能产业的优势在于联通国际国内市场。惠州产业生产空间广阔,制造业发达,能源供给规模大、种类多,是南方电网输配变电的枢纽、西电东送的华南中转站,为新型储能发展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这是周边其他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
记者了解到,惠州接下来要着力推动工业用电大户企业和“3+7”产业园区配置用户侧新型储能,支持精密制造、通信服务、公共数据中心等重要电力用户配置新型储能。
此次签约的新型储能电站应用项目共计6宗,包括龙门零碳生态园储能示范项目、龙门县“光储充”一体化新型储能项目、欣旺达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中广核惠州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等。
7月13日上午,惠州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推进会在龙门县举行。
龙门零碳生态园储能示范项目由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惠州本土企业参与建设。“项目在技术上首次落地试验亿纬锂能钠离子和浸没式液冷专利技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后续钠离子储能产业提供有益经验。”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超介绍道。
欣旺达既是新型储能领域的头部企业,也是用电大户。此次签约的欣旺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将建设一座10MW/20MWh的用户侧共享储能站。据介绍,项目建设以清洁低碳、零碳供能的“源”端,通过110kV和10kV互联互通的灵活调节能力“网”端实现电力可靠保障,与新型储能和水蓄冷等多元“储”端耦合,实现“荷”端需求侧用户的节能降碳和低碳数字化平台精细管理,从而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降低欣旺达新能源产业基地的整体用电成本。
目前,惠州在建的新型储能项目有46宗,其中30宗为产业项目、16宗为应用项目;下半年计划开工项目39宗,其中产业项目14宗、应用项目25宗。
零碳生态园项目建设现场。
企业信心
惠州储能产业从业人员超10万,“产业前景广阔”
“惠州储能产业前景广阔,我们将深耕惠州。”推进会现场,多家企业带来最新产品进行展示,企业负责人对发展充满信心。
近日,《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产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全市储能电池总产能力争达到110GWh,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300万千瓦。
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惠州全市储能产业从业人员超1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1万人,拥有由省能源实验室、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埃克森美孚研发中心、欣旺达电芯研究院、惠州学院等组成的技术多元化研发体系,具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推广、标准制定、工艺优化等全系列、贯穿式研发能力。
诚然,当前惠州新型储能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要“乘风起势”还需更多人才。
《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创新人才和团队引育列入市科技人才(团队)政策重点支持方向,产业技术人才引进纳入“万名青年大学生招引行动”专项支持。
惠州将推动在惠院校与新型储能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培育人才,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在户籍、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创新创业等方面对持“优粤惠才卡”的新型储能产业人才给予优先支持。
广东一纳科技有限公司是惠州新型储能领域唯一一家从事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该公司研发部总监方波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以中山大学技术背景起家,自2019年成立以来,每年以260%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今年签约合作的百亿级企业已有8家。他表示,推进会的召开增强了业界的交流,建议惠州加大对上游材料端企业的引育工作,推动延链强链补链。
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黄玉泉认为,储能产业发展是大趋势,“我们是做电池材料的,之前客户以动力电池为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储能客户逐步增加,惠州多家企业也在布局储能业务。”他表示,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惠州,我们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为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推动新能源发展作出贡献。”惠州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是锂电池龙头企业,公司业务经理杨富桥介绍,惠州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他们对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公司将深耕惠州打造新型储能产业的链条。
统筹 惠州日报 记者李向英
文字 惠州日报 记者冯丽均 陈相成 黄宇翔
图片/视频 惠州日报 记者李松权 张艺明 汤渝杭 周晨 黄鑫威 徐晖 徐思雁 李慧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