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白莲湖来了一群“黄衫仔” 誓帮后进变先进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博罗龙溪白莲湖誓变后进为先进
借智借力谋美丽乡村蝶变

  戴上草帽、骑上小电驴,博罗县龙溪街道白莲湖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童国华又出发了,或是查看三清三拆现场,或是到农户家中帮忙整理庭院。这是近期来白莲湖村干部的工作常态,早出晚归,誓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让村如其名,唯美动人。

  据了解,前段时间,在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中,白莲湖村排名靠后。龙溪街道和白莲湖村立即根据考核反馈,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引入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丰富的第三方,街道抽调年轻精英组成乡村振兴督导队进驻,与该村的党员干部一起,集思广益,鼓足干劲,誓变“后进”为“先进”,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全街道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白莲湖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找准突破口掀整治提升热潮

  “整体工作进展顺利,但仍有部分村民想不通……”日前,记者来到白莲湖村党群服务中心时,村干部以及第三方工作人员围坐一起,商讨人居环境提升中遇到的问题。

  每天汇总工作,除了查看进度,更重要的是汇总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之法。“及时办、马上办、科学办。”这是该村呈现出来的新气象、新作风。

  童国华坦言,之前,在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中,考核组反馈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三清三拆三整治不够彻底;一个是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这期间有村民不配合的原因,更多的是干部工作不扎实、办法不多、政策没吃透等主观问题。”

  于是,龙溪街道、白莲湖村从工作方式上创新,在工作作风中落实,开启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之路。4月22日,第三方工作人员进驻;4月24日,由街道年轻精英组成的督导队加入。白莲村借智借力,各方力量汇聚,党员干部“知耻而后勇”,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序幕正式拉开。

  多方形成合力推进整治工作

  “三清三拆三整治不彻底,主要表现在村民房前屋后、巷子前后杂物多;旧房子清拆后,还有残垣断壁。”找到症结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行动。

  村“两委”干部自我加码,对人居环境整治标准进行再学习提升。第三方工作人员根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对村干部进行培训。随后,村干部与第三方工作人员一起走家串户,同做村民思想工作,手把手教村民整治房前屋后。

  “第三方工作人员经验丰富,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童国华说,村干部利用人缘,第三方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两者优势互补,提升工作效率。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村民的思想不通,第三方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农村就是这样,我的东西,我爱怎么放就怎么放。”广东安捷乡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伟东说,“刚进驻时,工作人员进屋帮群众整理,村民一百个不乐意,不肯让他们搬东西,甚至骂人。该怎么办?只能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村干部拉家常,第三方公司讲整治的标准与好处。有些老人家讲不通,就多上门几次,直到工作做通为止。”

  童容兴老人一直在村里生活,孩子们都长大成家,只剩老两口住在老房子里。一些老物件老人家一直不肯扔,和柴一起杂乱地堆放在院子里。不仅影响容貌,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整治时,老人家很不乐意,甚至闭门谢客。童国华说,老人家对老物件有感情,可以理解。“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道理跟老人家讲清楚。”三番五次上门劝说后,老人渐渐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诚意,终于同意整治。“整治后,院子里好看了很多,我们以后一定大力支持村里的工作。”老人说。

  党员干部带头干感染村民

  通过近期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看到了村里的变化,思想正慢慢改变,对村委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给予了肯定。

  村干部童炳权分管乡村振兴这一块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原本皮肤白皙的他,而今被晒得黝黑发亮。面对村民的打趣,童炳权笑笑说:“只要大家都支持我的工作,黑一点就黑一点吧!”

  童炳权的改变是该村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缩影。为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发动村民主动参与,5月1日上午,龙溪街道白莲湖村开展“大手牵小手”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龙溪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易彬带头,组织白莲湖村挂钩组成员、“两委”干部、小组干部、党员、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学生及家长志愿者等约400人,放弃休假开展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对各村内的主要路段、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杂物及塑料薄膜等废弃物进行了彻底清理。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感染带动了村民。村民童姨说:“党员干部为了村里都放弃休息时间,我们也要积极行动。”

  落实网格化提升工作效率

  有了工作干劲,方法还得得当,才能事半功倍。

  童国华介绍,白莲湖村有9个村民小组,但每个村民小组的地域界限并不明显,以小组为单位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

  于是,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该村创新举措,落实网格化,以村为大网格,按区域划分出9个小网格,每个网格由挂钩干部、村干部、村小组干部以及党员、村民代表负责,村干部为网格负责人。通过评比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干得好有奖励,干得不好自然要受处罚。”童国华说,通过责任落实促进整治提升工作的推进。

  在白莲湖村,还能经常看到一群“黄衫仔”,他们迎着朝霞、顶着烈日,活跃在村里的每个角落。原来,为持续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4月23日,龙溪街道从每村(社区)抽调1名年轻干部和乡村振兴办的4名年轻干部,共26人组成龙溪街道乡村振兴督导队,全脱产对23个村(社区)的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督导。“督”就是督各村(社区)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的开展情况,着重督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房前屋后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的摆放、破旧泥砖房和田间窝棚的清拆等情况;“导”是指导各村(社区)如何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如何做群众工作、解答整治标准,言传身教,帮助村民整治房前屋后。

  “黄衫仔”的首个战场放在白莲湖村。进驻该村以来,“黄衫仔”发挥年轻干部的冲劲,再掀整治热潮。同时,在实践中,学习人居环境整治标准、整治方法,为全街道乡村振兴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在各方努力下,而今白莲湖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村民房前屋后、巷内巷外等地的环境有了大改观,生活污水管网已动工建设,并在加快推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特约通讯员李涛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