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69名医疗人才“下沉”基层填补空缺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以心血管医学中心建设发展为契机,带动一系列重点专科发展;成功诞生首例试管婴儿,填补惠州妇幼系统在试管婴儿技术上的空白,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市二妇幼”)生殖医学中心团队走在惠州生殖医学技术前沿……

  惠城区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今年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中心城区,打造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和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衡量群众健康幸福指数的“标尺”,而人才则是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惠城区加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定向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为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引进人才

  69名医疗人才“下沉”基层填补空缺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区里高度重视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惠城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詹阮介绍。

  引进和培养并重,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惠城区积极引进各地医疗卫生人才,通过引进和参加省粤东西北专项招聘、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加快补充医疗卫生机构“新鲜血液”。去年,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共公开招聘172名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其中有69名医疗人才将“下沉”基层,分派至8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间乡镇卫生院工作,及时填补基层人才空缺。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市三院和市二妇幼引进博士18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300多人。在人才引进中,惠城区开辟高层次人才入编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办理24名博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入编手续。此外,落实防疫一线人员关爱政策,为48名防疫一线的编外医务人员办理入编手续,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防疫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工作,并建立相关台账。

  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该区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传、帮、带”等方法,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人才培养。詹阮介绍,2016年以来,惠城区医疗卫生系统共派出25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参加进修学习,时间均在1年以上;派出70余名医护人员到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邀请50余名专家对惠城区医疗技术进行帮扶活动,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

  一直以来,人才短缺是制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惠城区根据上级部署开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2015年至2020年,区卫生健康局会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53名录取考生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书”,录取考生毕业后将到惠城区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定向就业,并在定向服务单位连续工作6年(含6年)以上,才能调动工作岗位。目前已有5人完成定向就业,到横沥、大岚等山区卫生院服务。为让人才留得住,2019年起,区财政每年投入近300万元,对山区乡镇困难卫生院医务人员根据学历职称发放山区补贴每月1000元至2500元。

  留住人才

  提高福利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

  医院发展靠学科,学科发展靠人才。随着一批批医疗人才引进来,一个个重点专科陆续建起来。在这些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一批重点专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渐发展壮大。如市三院已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成为粤东地区首家通过认证的医疗机构;该院心血管内科于2018年被惠州市确定为“冲击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市二妇幼的生殖医学中心医学水平已走在全市前列,甚至在全省都颇具影响力。

  市三院作为惠城区综合三甲医院,是该区医疗人才引进的高地,近年来通过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福利待遇,尤其是大幅度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安家费及住房补贴,最高额度由原来的80万元提高到170万元,博士学历人才还提供10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并按月发放500~1500元的高学历补贴,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为该院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水平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从十余年前由湖南引进肖纯博士团队,以筹建心血管医学中心开始掀开医院发展新篇章,到去年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引进胡名松博士团队,目前市三院已形成以“五大医学中心”为龙头、各临床重点学科带动一般学科的整体发展格局,医院医教研水平不断提高,医院品牌及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市二妇幼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高郁森是妇产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年受邀加入市二妇幼后筹建生殖医学中心。在其团队的攻坚克难下,2019年12月30日,该医学中心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填补了惠州妇幼系统在试管婴儿技术上的空白。目前,高郁森已成长为惠州生殖医学届的学科带头人。在其带领下,生殖医学中心形成了以优秀中青年医学博士硕士为主体、资深医学专家为支撑、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为基础的人才团队。据悉,目前该中心已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投入临床项目的研究。

  故事

  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 传帮带点燃医生奋斗激情

  十余年前,市三院还是一家县区级二甲医院,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品牌学科。力图振兴的市三院领导班子数次远赴湖南考察,引进肖纯博士团队组建心血管医学中心,开创中心制的学科建设新模式。经过十年耕耘,如今心血管医学中心已成为市三院响当当的招牌,并成为市三院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催化剂”。在肖纯的影响下,一大批高级人才来到市三院,迅速成为各学科的中坚力量。

  说起自己来惠的初衷,如今已是市三院副院长的肖纯至今印象深刻。2009年,市三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时任院长马显力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定选择心血管学科作为突破口,并将目光锁定远在湖南的肖纯博士。经过反复考察,2010年7月1日,肖纯带领自己的团队正式加入市三院,为惠州心血管医学事业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10月,心血管医学中心正式成立。在肖纯的带领下,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等一系列复杂高难度的手术在该中心成功开展,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好口碑,也吸引了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前来进修学习。

  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该中心也建立起一套极富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每位医生的特点和兴趣,为其量身定制主攻方向和职业规划,通过传、帮、带以及外出交流和进修,点燃了更多医生的奋斗激情,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如今,心血管医学中心155名临床医护人员中,有高级职称22人、博士8人、硕士30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1人,还有东江学者、市管拔尖人才和惠州名医各1人。

  “十年前肖院团队还没到来的时候,招人才确实非常难,不要说硕士,连好的本科生都不好招。”说起前后变化,曾经担任过人力资源部主任的市三院党委副书记杨燕媚感慨不已,“经过十年发展,我们现在招硕士是挑着招,而且还可以培养硕士。我们今年还成为博士培养点,可以培养自己的博士和博士后。”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周文媚

编辑:小丽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