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功武古渡“万里龙关” 廖氏被誉为“诗礼巨族”

[报料热线] 2831000

万里龙关石碑。

  “功武诸廖,龙之王谢崔卢也,冠盖、诗书,敻绝一世。”明崇祯十四年,龙门功武乡绅廖衍泰捐资300两白银倡建功武塔,龙门县知县王景云写下《修功武凤鸣冈塔文》,将龙门廖氏誉为龙门版的四大望族,与历史上的“王谢崔卢”四大家族相媲美。

  龙门廖氏,始祖廖坚,宋宝庆元年乙酋科举人,自江西赣州宁都来任增城县令,公元1234年任满后定居西林(时龙门未建县,西林后属龙门地域)。廖坚子孙分支多处,繁衍至今780多年,龙门境内有菱角塘、江冚、功武、长滩、东埔、良村、铁岗、高明,其中以廖金凤分出菱角塘、功武一支,远的有惠州、新安、曲江、顺德、增城等处,枝繁叶茂,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和人文现象,也蔚然大观,人称“诗礼巨族”。

  因为廖姓的显赫,坊间一度称龙门为“廖半县”。“廖半县”又以功武村为盛,也最为传奇。

  

  以军功显赫闻名

  天气晴朗的日子,人们泛舟香溪,在功武古渡口登陆,顷刻可以远离都市的喧嚣,走进广阔的田野、遍地的竹林和古朴的村庄,感受天人合一的迷人意境,体验2300多名功武村民自在悠闲的田园生活。

  龙门廖氏,始于廖坚,经南宋太尉廖金凤开枝散叶。《广东廖氏坚公族谱》记载,廖坚五世孙、廖金凤三子廖剩甫,元代至治元年(1321)辛酉举人,曾任江西瑞州路同知,明代洪武元(1368)由龙门菱角塘迁居沙迳,始居隔海围,后次子廖明义跨过增江居住(现功武三宅)。由于廖姓先祖功多在于武,他们将新居所命名为“功武村”,廖剩甫遂为功武村始祖。

  这是一个传承家族荣耀的村名。龙门廖氏始祖廖坚三子中,幼子廖荣最有出息,《广东廖氏坚公族谱》称其为“皇封武烈将军,累赠光禄大夫”。廖荣处于宋元易代之际,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廖荣子孙也开启奔走军中生涯,廖荣单子廖大九为“进义校尉”、赠“武烈将军”,廖大九生独子廖金凤,以军功显赫闻名,以军功被封为太尉、银青光禄大夫,官居正二品。

  在父亲廖金凤光环笼罩下的廖剩甫,生平较为平淡,生有二子,长子廖明德外迁,次子廖明义却成了传奇人物。据《广东廖氏坚公族谱》记载,廖明义在功武隔海围居住时,围对面有一座慈岩古庙,他经常到古庙去游玩。有一天,庙里来一个道术高明之士,有移山倒海之法、撒豆成兵之能。高人见廖明义人才好、相貌异,于是收他为徒,授之五行之术。但廖明义学到的法术只有一半,故名“廖半仙”。后来,廖明义出仕,善带兵打仗、善谋断。人到中年,他辞官解甲,由其堂弟袭其职,自个云游四海、游山访道,留下开路、修筑水利、寻得清泉等众多传奇故事。

  在龙门人的认知里,廖明义半人半仙,但传说中廖明义所做的事情,都是为百姓解愁缓困。多少年来,“廖半仙”一直活在龙门人的传说中。

  

  “朱明一大都”

  明弘治九年(1496),朝廷划广州府增城县东北部的西林、平康、金牛三都以及惠州府博罗县西北一小部分地设置龙门县,县治设西林都七星岗。

  龙门设县之时,功武廖氏对家园的营建已经小有规模。明洪武十二年(1379),南昆山帽子峰山贼作乱,“廖元帅”廖明义之长子廖南山募兵征讨,旗开得胜,官赠“奉直大夫”,在村中建大夫第(即现六宅),供族人聚居。后来,由大夫第开始,廖氏开始分居:“廖元帅”之次子分出二宅,“廖元帅”之三子分出三宅,廖南山之次子廖素轩分出三光楼,廖南山之孙廖云谷分出五宅……

  明隆庆六年(1572)龙门县发生饥荒,功武村三光楼的廖守问(号豫斋),捐献粟米200石赈灾,知县王许之请给冠带,得授王府典仪,增城胡庭兰作序以美之。胡庭兰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当时著名学者,他在《豫斋廖君荣授碑》文中称“呀然天开,洞然广陆平原簇起千烟,巨牓崇楼,钩盘万落,俨朱明一大都,而廖族之居在焉”。可以看出,在龙门建县前后,廖氏已经在功武村搭建出“朱明一大都”的宏伟而宜居家园,逐渐分出13个围,也就是后来的功武13村。

  在明代,还有多个分支从功武村迁至沙迳长滩、麻榨东埔等地,明代龙门13名举人中,有4名为廖氏,分别为功武廖曦、长滩廖佐以及东埔廖翰标、廖吉人。

  

  清代龙门首个进士

  在功武13村中,五宅保存着最为完整,也最为宏伟。五宅围辉煌的营建,是伴着功武廖氏出现龙门建县后第一位进士而开启的。

  清顺治十八年(1661),廖坚第十四孙廖观(号星屿)高中进士,是清代龙门第一个进士。获取功名的廖观是族人的偶像,但他却无意于仕途,“无矜心、恬淡和平、卓然有古人风”,远近乡民“皆高其行”。廖观“家居授徒,深究心性之学,阐发陈献章宗旨,四方来学者,履相错也”。廖观成为当时增城、龙门两地的“名儒”。清康熙四年(1665),廖观以病终,享年59岁,留下《星屿诗钞》一卷,与他的先祖廖金凤一样,入祀乡贤祠。

  五宅围是由功武廖氏四世祖廖兰窗之五子、明代秀才廖云谷开基,所以取名为“五宅”。村民称,清顺治十八年(1661),廖云谷后裔廖观考取进士,将五宅围按进士第格式进行扩建,并在康熙六年(1667),修筑碉楼——五宅古堡。

  五宅围糅合广府和客家建筑的特色,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以进士第、碉楼为中轴线,其两侧建民居住宅,为功武13村中最为雄伟的建筑,它在田园竹林间勾勒的天际线,让无数人心旌摇动。

  据载,廖观中进士之后,在功武村内建起进士牌坊,如今,进士牌坊已经不再,但不可否认的是,龙门廖氏从明代开始兴盛,到清初廖观一代,达到鼎盛时期。

  

  功武古渡“万里龙关”

  明清两代,凭借着增江便利的航运,规模宏大的功武变成一个繁华小商埠。从增江功武古渡口延伸出一条全长约500米商业街——正街,穿越功武村,一头接着增江,一头连着廖氏宗祠,犹如在一条悠长的曲子,在诉说增江乃为廖氏生命的之源。

  从功武渡上船,上可达龙华、龙门县城,下通麻榨、增城。如今,它已经改成旅游船渡口,地面用鹅卵石铺就,有麻石条台阶连接一条青砖古道正街。沿着码头古道往前走,首先看到的是“万里龙关”石匾,四个楷体大字,刚劲秀丽,落款为清乾隆丙子年(1756)。

  孔道龙关,早已消失无踪。功武古渡口现存“万里龙关”石匾,原本悬挂在牌坊上方,几十年前牌坊被拆除,只剩石匾。过去,功武村青年人举行婚礼,都要在这里“过龙关”。

  与古渡口相通的正街,全长500米,地面上铺设的是青砖。正街两侧,仍有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这些古建筑古时多是商铺。一条小小的正街,俨然一个大集市。

  时移世易,正街热闹依旧。现存的店铺中,还能看到有着古代商铺印记的“铺铡头”:在店铺的大门一侧,砌着一个约1米高的砖石铺,是摆卖货物用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柜台。正街两侧,依然人来人往,只不过是原来的客商变成游客。近10年来,随着香溪堡旅游的开发,功武村的游客日益增加,村民也开始在正街两侧摆卖一些特色农产品,甚至还有多家腐竹作坊。古朴的街道,热情的招呼声和欢喜的游客,成为正街的另一种风情。

  功武古渡上,来来往往的你我与他,蓦然回间,读懂了一个望族的故事?

  廖氏宗祠

功武村廖氏宗祠里建有接旨亭,见证廖氏家族荣光。

  在五宅围不远处,是功武村的精神地标——廖氏宗祠。廖氏宗祠是一座恢弘的建筑物,建于清代.1926年起,该宗祠辟为平民小学堂。后更名为功武小学,使用到20世纪90年代末。功武小学在附近新建校舍,廖氏宗祠原来的功能得以复原。

  功武村廖氏宗祠,供奉的是始祖廖剩甫及历代先祖。廖氏宗祠为五进院落,总面宽19.6米,总进深52.3米。廖氏宗祠大门门额置“廖氏宗祠”,楷书阳刻,两侧封火山墙,硬山屋顶,龙船屋脊,有人物花草、鳌鱼灰雕,还有瓷质狮坐镇。大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由花岗岩构成的平台。据说,这两个平台是为前来化缘的和尚准备的。从前当官的和有钱人家,不时有和尚前来化缘。根据传统,和尚是不能进入祠堂,但又不能让和尚直接睡在地上,因此大户人家专门在祠堂两侧,修建平台供和尚休息。

  从外表看,廖氏宗祠是一座五进的建筑,待进入里面,才知道五进中的第二进原来是一个院子,虽非特定意义上的“进”,却有廊、亭、饰雕及花草树木,这是一般宗祠所没有的,颇有江南园林的特色。

  廖氏宗祠的庭院内,有一个接旨亭,接旨亭的石柱础,雕刻有如意、蝙蝠等吉祥图案,异常特别和罕见。曾经到此考察调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唐孝祥认为,一般人家是不可能接到圣旨的,只有官员或望族家庭才有可能接到圣旨。廖氏族人在祠堂庭院内专门修建一个接旨亭,说明廖氏在当时是一个望族,或者有人在朝廷当官。

  私塾书室

杏春书室

  功武村正街两旁,现存有杏春书室、璞轩书室,其中璞轩书室的屋顶置龙船正脊,木扇门置铜质的门环,杏春书室则修葺一新,窗花古色古香,庭院花木飘香,一步一景,为龙门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私塾。

  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是历代功武人的统一认识。功武村自明代就自办私塾、建书室、聘名师,以教育子孙。五宅的杏春书室、宜休书室、璞轩书室,六宅的梅堪书室,二宅的进栈书室,三光楼的函乐书室等,书室遍布村中各地,功武读书人纷纷成为贡生或中举。明嘉靖年间,尚未成名前的增城才子胡庭兰以秀才身份,执教功武村,留下诸多佳话。

  清代晚期,废科举而兴学堂。民国初年,龙门县城成办起第一间高等小学堂,龙门下片(沙迳、龙华、永汉、麻榨)的绅士,因学堂较远、交通又不方便,颇有意见。龙华人李昆玉牵头向县政府提请在龙门下片办一间高等小学堂,由于国民政府财政困难,没有答允。功武村五宅围、清进士廖观的子孙见状,便拨出新宅(五宅新围)为校址,深得县政府和龙门下片群众的赞誉,龙门第二间高等小学堂由此在功武村创办。功武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古至今,功武各村对读书人都有赏则,采取不同的奖励办法,比如资助、捐大米、分“功名肉”等,功武这种重视教育的风气,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考上大学的廖姓学生,在龙门比比皆是。如今,杏春书室作为功武村重视文教的重要见证,成为外人游历功武村的必到之处。琅琅读书声已经远去,唯有书香依旧萦绕。

  五宅古围

功武村五宅古堡。

  在功武村,五宅围是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五宅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前有一个半月形风水塘,由一个东门进出,整个东门是由高六七米的红砂岩条石筑成,五宅围内,也随处可见红砂岩的墙基。

  五宅围以进士第、碉楼为中轴线,其两侧建民居住宅。沿中轴线上的五进五开间的进士第(俗称官厅),通面阔23.6米,通进深56.3米。头进面阔五开间,是红砂岩石墙基,水磨青砖墙面,人字封火山墙,屋顶用狮子、麒麟等图案装饰,屋檐下墙壁有精美的砖雕、灰塑。左右为廓通二进,中间为天井,二进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十三架用三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有木屏风。堂中悬挂一块木质横匾,上刻“菑畲堂”三字。三进为祖堂。四五进为住宅房屋,需由屋旁小巷进入。

  进士第两侧以小巷相隔,分别为民居住宅。进士第后面,是面阔24米、深11.7米,高约20米的四层碉楼——五宅古堡,为华南最大的碉楼式古堡之一,虽历尽沧桑仍不失大家风范。

  碉楼两侧为镬耳状封火山墙,大门用约两层楼高的红砂岩条石筑成。青砖砌墙到顶,整个古堡方方正正每一层空间都被分割为多个小房室,没有大窗户,每层楼只有数个由红砂岩石条构成的小洞口作为采光的小窗眼,看上去格外严实牢固。

  乡村名片功武村

功武村古巷。

  功武村位于龙门县龙华镇西沙迳片区中部,东邻双东村,南邻香溪村,西邻马嘶村,北邻长滩村,离惠州约92公里,离县城32公里。辖二宅、三宅、五宅、六宅、三光、三舍、新屋、上新、高明、鹤湖、潘塘、下车12个村民小组,共643户2300人。土地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00亩、山地面积9800亩,森林覆盖率90%。2016年12月9日,功武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撰写 曹杰文字工作室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编辑: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