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上仓水下古村曾为电影拍摄地 古宅水泡30年不倒成奇观

[报料热线] 2831000

   山与水,是上仓村最华丽的衣裳,最靓丽的名片。天堂山水库库尾迤逦蜿蜒,横亘在上仓村中央,像村子胸前的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放眼望去,两岸竹林婆娑,层峦耸翠,仿若丹青妙手笔下的一幅山水画。

  上仓,有牛耕田上,收米入仓的意思。对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这是最动人的场景。诚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仓确实是稻谷丰收之乡。1992年以前,上仓村有2000多人,水田千余亩,稻谷飘香,是名副其实的“米仓”。1992年后,天堂山水库落闸蓄水,大部分田地和村庄变成库区,人口向着地势较高的山地迁移。昔日的“米仓”,不再以水稻为主要经济作物,在政府政策扶持下,村子迅速改变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逐渐打造成生态环保新村。

  罗叶谭三姓鼎立共荣

  上仓是一座古村,有600多年历史。上仓村的人口姓氏结构较为简单,仅罗、叶、谭三姓,呈三足鼎立之势,分别居住在各村小组,其中罗姓集中居住在上仓、高寨和大新,叶姓集中居住在溪湾,谭姓居住在茅田。

  据村中传承的家谱显示,最早落户上仓村的是茅田谭氏,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其次是溪湾叶氏,有500多年历史,罗氏迁入最晚,距今只有190年,也是发源脉络最为清晰的一族。

  岁月悠悠,经过百年人口繁衍,谭氏一族发源成300余人,叶氏700多人,罗氏后来居上,发展最快,至今有1000多人,除部分迁往外地,仅本村就有800余人。1992年,天堂山水库建成,上仓村大部分田地和村庄被淹水下。茅田谭氏迁往外地,成为空心村。罗氏和叶氏一部分迁往龙门和增城,一部分就地迁移。1993年,上仓村又一分为二,划分为上仓和陈洞两个村,原来人口、土地壮大的上仓村,目前仅剩下水田百亩,人口不足600人,浓缩为一个温馨秀丽的“袖珍”村。 

天堂山水库边上的罗氏古宅。

  枝繁叶茂的罗氏

  罗氏族谱记载,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罗氏六十四世祖罗昌泽率领全家,从新丰沙田迁移到龙门地派上仓村,在这里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发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罗氏家族流传一句顺口溜“老八家,嫩八家”。罗昌泽生有八子:锦云、起云、应惠、应瑞、应伴、应煌、应朗、应捷。罗昌泽长子锦云又生了八个儿子,这是“老八家,嫩八家”的由来。

  其中“老八家”有四个儿子在本地各村落户,第四子应瑞落户于上仓的高寨村。应瑞生有三子:天池、天衢和观拔。长房天池和三房观拔居住在上仓高寨村,二房天衢落户上仓的半岭。而今遍布于上仓的罗氏家族,均源出一脉。

  上仓虽然是小村,又经历了移民,但是依然保留了一些古迹。例如村里人口中的“高楼”,即高寨村的古楼。随着原来古村老房子永沉水底,上仓村如今仅剩这唯一一座古楼了。古楼始建于清末,倡建者是罗昌泽第四子罗应瑞,古楼坐北朝南,面朝天堂山水库,高高的门楼,虽然老旧,却仍能看出昔日的威武显赫。

  大门前的台阶一级一级,均用石头砌成,石头被沧桑风雨打磨得油光发亮,依稀还能看出这里昔日住着众多人口。从门楼进入古宅内,右边是罗氏祠堂,供奉着罗应瑞的神像。左边一圈房屋已经倒塌,被夷为平地,正对面是一栋高大的四层楼。古楼上下共有16间,楼体基本保存完好。村民罗加强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族人陆陆续续地搬出高楼,有的就地重新建房,有的远迁到增城,到现在有20多年无人居住。

  祠堂位于院子的右侧,进去中间是一个天井,左右两边是厨房和工具房,里面是主厅。主厅供奉的牌位是一张贴在墙上的红纸,上面写着“罗门堂上历代祖先神位”,上次祭祀时用过的杯子,显示着这里残存的人气。村中老人感慨,这里已经不似从前的老祠堂,有木质的牌位和供桌,庄严肃穆。仪式大多也简简单单,甚至有些敷衍了事。大厅的墙上还影影绰绰看得见一些大字标语,有着很明显的时代印迹。

  罗氏的祭祀日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罗应瑞的后代子孙众多,每年到了重阳节,子孙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参加家族大祭,然后举行家族宴会,最多的时候摆过30多围,十分热闹,但是平时都是比较冷清的。

  古楼周围一圈的房子已经全部倒塌,破败的墙体掩映在杂草丛中。罗加强扒开杂草,原来房屋地基立马露出来。对村中历史颇有关注的村民罗加强,就是在这大屋里长大,他讲这里以前住了100多人,算得上是人声鼎沸。

  罗应瑞的曾孙罗腾汉,为人仗义睿智,曾经颇有资产。上仓村党支部副书记罗伟晶回忆,罗腾汉的儿子罗集纯和他年岁相仿,儿时常在一起玩耍。罗集纯知晓父亲曾变卖部分山地,换了金子埋藏了起来,至于埋在何处,没有告知后人。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罗伟晶十几岁,罗集纯和他一块上山寻找金子,挖来挖去,没挖到金子,倒挖出了很多道光年间的铜钱,这也更加增添了“埋金”故事的传奇性。如今几十年过去,罗腾汉的后代分散居住在外地,这些金子成了永远的谜,成为上仓村最富传奇色彩的传说。

  走出高楼,回望这座昔日的“豪宅”,显得有些老态龙钟、寂静荒凉。好在每年的祭祀日,古楼里才又热闹起来。古楼虽然老旧,但记载着罗氏祖先的荣辱,是罗氏后人的精神家园,这份血脉根源世世代代传承。 

曾经气派的王俊叶公祠在叶氏子孙心中十分重要。

  源自名门的叶氏

  在上仓村叶氏家族中,流传着一本《溪湾叶氏王俊祖公后代传》,这是一本手抄本的族谱,记载方式为传统的竖版,且没有标点符号,今人读起来费劲。叶氏族谱记载,叶氏系北宋诗人叶梦得的后人,他们的祖先从苏州、湖州、开封,一路迁移至广东梅州、新丰等,最后落户于上仓溪湾,距今约有500年历史。

  溪湾的“王俊叶公祠”,是一座新建祠堂。老祠堂永沉在天堂山水库水底。为何叫“王俊叶公祠”呢?溪湾叶氏几位老人说,王俊是他们的祖婆,是富家大小姐,当年她带着田地山庄,十里红妆嫁到溪湾叶家。那时叶家家道中落,靠祖婆的嫁妆发达传家。所以,叶氏子孙感恩祖婆对叶家的恩德,把她的名字写上牌位,让后代祭祀她,一直流传下来。老人很激动地告诉我们,他们现在祭祀时,都是先拜祖婆,再拜祖公。

  到底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在叶氏族谱里找到了准确答案。叶氏族谱里明确记载:叶孟四之夫人朱氏生有三子:万四、庚保、王俊。万四和庚保同居一围,王俊分居于溪湾围。也就是说,在溪湾落担开基的人叫“叶王俊”。

  即便事实如此,老人们仍坚持自己的说法。到底叶氏为何会先祭拜祖婆,他们也说不清原因。中国古代曾有过母系社会制度,经过几千年社会发展,有个别偏僻山区和少数民族,仍有这一传统,地派地处山区,古代瑶汉杂居,不排除叶氏是这一原因;也或许真如叶氏后人传说,王俊娶回来的太太是富家千金,对叶家帮助很大,为感念祖婆对叶氏的恩德,立下规矩,崇敬祖婆。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叶氏敬畏感恩先祖的美德,流传至今。

  此外,从叶氏家族流传的一个故事里,说明叶家族人的善恶观和重视德行操守。几十年前,叶家有一个名叫叶阿坚的魔术师,十分很厉害,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曾亲眼见过他施展魔术。在田里插秧时,他能把一双鞋子变成鲤鱼;吃饭时,能把一把椅子立起来在原地旋转等等。

  有一天,村里人都在地里干活时,从远处走过来一个女孩,村民们起哄,你能把女孩子的衣服脱了,就证明你的魔术是真厉害。阿坚为了炫耀本事,真的就把女孩子的衣服脱了,结果女孩子赤身走了过来,等走近时,女孩子叫阿坚“爸爸”,阿坚才知道是自家女儿,女孩子很不好意思,阿坚羞愧难当,回去后把魔术的书全烧了,不传给后人。上仓村里,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阿坚的故事。一个90多岁的阿婆告诉我们,她是阿坚的孙媳妇,曾亲眼见过阿坚施展魔术,非常神奇。

  祖德流芳,宗功世泽。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家族都有家规家训,代代相传,教育子孙,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如今,上仓村三姓鼎力的局面打破,谭氏外迁,仅剩叶氏和罗氏两族,守护着这方寂静的乡土,不离不弃。 

水下古村。

  水下古村:

  电影《枫树湾》拍摄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农田灌溉、开发水力发电和防洪减灾需要,政府决定在原属于树园口村的“新屋下”自然村的群山之中筑坝蓄水发电。根据水库容量设计,库区方圆几公里的湖心、树园口、上仓3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1147户5047人需要集体移民外迁,意味着大部分村庄和耕地将被淹没。其中上仓的溪湾、大新、高寨、下仓、半岭、新屋等几个自然村,有600多户共1000多人要搬离故土。

  当时村民听到这一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要离开祖祖辈辈居住了几百年的老宅,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但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在搬迁补贴费用很少的情况下,村民还是义无反顾地外迁。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舍不得离开故土的村民,选择就地搬迁。他们流着泪,依依不舍地离开家园。 

古宅在水里泡了30年,仍然没有倒塌。 

  罗伟晶介绍,水里淹没的是一座古村,包括叶氏和罗氏的古宅、祠堂等。被水淹没的古建筑有几百年历史,最大的一座古宅中间有四条街,围墙相连,建筑规模宏大、气派,分东西南北四方,建有四个碉楼,用于防御外敌,中间还有一个五层高的碉楼,碉楼墙体是用石灰、黏土和细砂拌成的三合土,经分层夯实,具有较强的防水、耐腐性,十分结实。2018年,水库下位下降,原来的房子和古树露出来,古宅在水里泡了30年,仍然不倒不塌,这一“奇观”,吸引很多驴友前往参观以及媒体报道。

  罗伟晶说:“我小时候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他说原来村里有三棵古榕树,最大的一棵要10个人才能合围抱住,最神奇的是这三棵古树叶子轮流变黄,这棵黄了变绿,那棵绿了变黄,依次落叶生长,整棵树从未同步变黄过。

  沉埋在天堂山水库中的上仓村,古香古色,有高门大院、窗花菱格等,电影《枫树湾》曾在村里取景拍摄。“要知道原来村是什么样子,去看电影《枫树湾》就知道了。现在想来,真要感谢电影摄制组,给我们村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罗伟晶感慨地说。

  时隔30年,罗伟晶说起当时搬迁的情景仍然声音哽咽,眼看着水一点一点地淹没田地、房子,十分难过。当我们摄影师的飞机飞上高空,从航拍的影像上,我们清晰地看见,水下的房子一间一间,还保持着原来的格局,静静地“沉睡”在水下。他望着水下曾经的家园,久久沉默不语。

  上仓村

  上仓村地处龙门县北部、地派镇南部,距龙门县城30公里。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下辖大新、溪湾、高寨、茅田、下仓5个村民小组,共259户 579人,村民以罗、叶、谭三姓为主。

  上仓村位于天堂山水库库尾,群山环绕,风光秀丽,省道353穿村而过,村集体收入主要源于山林种植,发展特色产业,农民通过种植茶叶、柑桔、香蕉等水果增收致富。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