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上仓村积极发展第二经济产业 走向新生活

[报料热线] 2831000

  三十年弹指挥间,悲欢离合,一代新颜换旧貌,村民对古宅的悠悠情怀,深埋故土,深藏在内心。

  天堂山水库的建成,防洪作用显著,洪灾从过去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上仓村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将永存史册,造福子孙后代。

  上仓村人顽强不屈,勤劳朴实,擦干眼泪,迅速适应新环境,开辟出新的谋生之路,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谋生,中老年人选择就地创业,种茶、晒腊味和养鸡鸭,等等。在政府的扶持下,上仓村积极发展第二经济产业,走向新生活。

与天堂山水库相依相偎的上仓村。

  在溪湾的水库岸边,挖土机和大货车正在忙碌着,这里规划成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公园,既改善人居环境,又吸引外地游客来村里休闲旅游。

  上仓村山林茂密,负离子浓度高,空气新鲜,最适宜休闲度假。近年来,广州、深圳和中山等一些外地户外爱好者,常到天堂山水库徒步、露营。罗伟晶介绍,村委根据这一需要,将村委老办公房租给深圳一家有经验的民宿公司经营,重新装修,预备改造成住宿的客房,届时游人可以来这里休闲度假,享受大自然新鲜空气。

  绿色经济 大山茶园

  2019年前,上仓村的村集体收入主要来自铅锌矿分红和山林种植。因打造天堂山生态环境保护区,确保水源零污染,2019年铅锌矿停止运营,村集体收入减少很多。

  环境要保护,经济要发展。2019年下半年,上仓村委会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由扶贫单位、镇政府和村委共同投资20多万元,种植了20多亩茶树。

  上仓村毗邻桂峰山脉,常年云雾缭绕,温差大,日照时间短,土壤富含矿物质,适合茶树生长。经市场调查,上仓村经济合作社优选良种茶树,选种了优质山茶茶树,共种有5万多株,约23亩。

  茶园在海拔较高的山腰上,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竹林,空气清新,无环境污染,适合茶叶的生长。我们在山上看到,去年种植的茶叶树,已经长成30多公分高的小茶树苗了,有专门人员管理,引水上山灌溉,建了蓄水池,水管拉进茶土,实行科学化种植。村委会原主任叶卫居说,到明年就可以采茶了。

  上仓村选择种植山茶,是因为山茶适于在高山气候生长,山茶树芽叶所含儿茶素类苦涩成分降低,而茶氨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成分,使得茶叶香味提升,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因此,高山茶具有色泽翠绿、鲜活、滋味甘醇,口感滑软、厚重带活性,香气淡雅,水色绿中显黄,耐冲泡。

  上山去茶园是泥路,坑坑洼洼,没有水泥硬化,汽车底盘不时被刮得“吱吱”响,要是雨天必须走路上山,汽车不可能上得山来。叶卫居说,等到采摘茶叶时,路面将会硬化。

  从山上下来,经过一片已经平整好的土地,这是上仓村今年新开出的茶土,新增种植茶树20多亩,这样上仓村就共有50多亩茶园,两三年后,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各村镇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种植了大量的茶树,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品牌,打开销路,共同致富。

  腊味飘香 生态美食

腊味飘香。

  一排排腊味油光透亮,香味扑鼻,远远看去,是美食,也是一道风景线,这是上仓村的移民新村。汽车停在门前,村民罗建初热情跟我们打招呼,他家的房顶、晒坪晒满了各种腊味,其中腊鸭居多,有100来只。

  “秋风起,吃腊味”这是广东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话。晒腊味是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意思是到了秋末冬初,风干物燥,很适合晒各种各样腊味,无论走到哪村哪镇,都可以看见村民家门前挂晒着的各种腊味,香味四溢。

  上仓移民新村有50多户,100多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约有五六户晒腊味,都是留守在村里的中老年人。罗建初51岁,在家照顾80多岁的老父亲,没有外出打工,每年冬天晒腊制品,以腊鸭为主打。罗建初晒的鸭子有麻鸭和白鸭两种。麻鸭价格大概是白鸭的两倍。

  麻鸭是我国家鸭的祖先之一,麻鸭为家鸭子的主要品种。白鸭,又称家鸭,是经过人工驯化和饲养的鸭,属于家禽的一种。

  龙门号称天然氧吧,空气清新,水源优质,是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放养的麻鸭颇有名气。上仓村晒的腊鸭就是选用龙门放养的麻鸭。麻鸭生态散养在小溪河流中,白天自觅杂食和喂玉米等五谷杂粮,运动量大,肉质紧实。

  腊鸭好吃,在制作方法、选料和晾晒方面都很有讲究。罗建初介绍,他制作腊鸭一般要分六个步骤:第一步是杀鸭脱毛,鸭毛一定要脱干净,否则会影响腊鸭的卖相和品质,所以拔毛是腊鸭制作最为耗时的环节。第二步是腌制。拔掉鸭毛后去除内脏,每只4斤左右重的鸭,大约需要50克食盐。食盐必须均匀撒在鸭的表面,用手不断揉搓三四分钟,直到食盐渗透到鸭肉里去,加入适当的白酒,再放进容器里,密封起来。白酒是起去腥、防蚊虫和腐蚀的作用。第三步是晾晒,将腌制了一天的鸭取出来,用清水洗干净,用竹片将鸭身撑开,形成一个扇子形状,挂在竹竿上,晾晒三四天,最好是在有北风的干燥阴天,这样风干的腊鸭味道最好。后几步就是将鸭子反复晾晒和密封,便成为色香味俱全的腊鸭了。

  为什么腊鸭只能在秋冬季节腌制呢?因为其他季节要么潮湿,要么酷热,腌制的腊鸭容易生虫或腐烂。而秋冬季节干燥,制作好的腊鸭在常温下能保存一个月左右,放在冰箱冷藏则能保存更久。

  上仓村有晒腊味的传统,以前家家户户都会晒腊味过大年,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仅晒一些给自家过年享用。只有少数几户村民会多晒一些,以供外销。住在罗建初隔壁的罗嫂,立冬后,特意从城里赶回来晒腊味,大概在家住一二十天时间,等腊味晒好,带回城里,过年时和家人一同享用家乡美味。

  罗建初晒的鸭子色泽酱红光亮,肉质紧密鲜嫩。腊鸭分内外五件:鸭舌、鸭肝、鸭肾、鸭翅、鸭脚。每一件都能独立成盘,各有不同味道,且吃法不同。我们站在腊鸭晾晒杆中间,一阵阵香味钻进鼻子里,令人垂涎三尺,忍不住咽口水。中午我们就地取材,吃了腊鸭、鸭脚和鸭肾。腊鸭肉质紧、香,鸭肾是包裹在鸭脚板内,吃完了我们才知道其中奥妙。

  “我制作的腊鸭一般都选择龙门本地的麻鸭,肉质鲜嫩,醇香。”罗建初晒了腊鸭和白鸭,腊鸭按大小之分,麻鸭价格在80-100元/只,白鸭是40-50元/只。他每年约晒四五百只鸭子,销路很好,供不应求,能赚一万多元,贴补家用。

  我们感动于罗建初的勤劳朴实、孝敬老人的美德,相继发了朋友圈,帮他带货,很快得到热心朋友的捧场,返回时,我们带走十几只腊鸭,在回程路上,又收到朋友要买腊鸭的信息,次日叫罗建初快递。隔了几日,吃了腊鸭的朋友说腊鸭味道非常好,又再次要他快递了几次。

  腊味做法很多,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地方风俗,清蒸、焗饭、拼盘和爆炒等,无论怎样的吃法,都是一道美味佳肴。到了过年,亲朋好友相聚,倒上一杯小酒,几盘腊味,美不胜收,其乐融融。

  珍稀植物 名贵药材

鸡血藤。

  上仓村高山密林,山里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许多珍稀植物,其中最珍贵的要属鸡血藤和飞天擒罗。

  鸡血藤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林,或密林沟谷,或灌丛中阴凉潮湿的地带。在去高寨村的路上,我们看见村民屋后面有几根晒干的鸡血藤,是村民晒干泡酒,或做药材用。

  猪血藤是中药鸡血藤的一个别名,来源于植物崖豆藤的藤茎,是一种能补血活血和通络的中药材。平时它的茎被隔断以后会出现红色的液体,与猪的血液很像,因此得名猪血藤。

  猪血藤的功效很多,是女性的“珍宝”,它对女性的子宫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刺激子宫的节奏性收缩,预防多种妇科疾病,特别是对女性宫颈癌的预防有显著作用。另外猪血藤还有抗菌消炎、补血活血的作用,促进血液细胞再生,能起到明显的补血作用。

  罗永兴说,他小时候到山边上采伐过猪血藤,因年纪小,不敢到深山密林里去砍,只能砍山边上的小根猪血藤,晒干拿到镇上药店换钱。在深山老林里,采伐难,猪血藤才能长成大条。据村里老人讲,村里有人跌倒损伤,拉伤筋骨,轻者用猪血藤的叶子和米酒一起捣碎,敷两三日就好了,重伤者必须取其藤条切片,与干黄桅籽一起捣碎,加米酒热敷,两三次药到病除,伤势很快就好了。猪血藤还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功效。用猪血藤泡酒,治疗风湿也有一定的疗效。

  猪血藤生长缓慢,对土壤土质、生长环境、气候条件、种植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因其临床药用价值大,野生资源近乎枯竭,家种培植难度大,故常年依赖进口。目前在我国只有个别地方还有野生的猪血藤,国家把它列为二级保护植物,禁止砍伐。

  飞天禽罗也是一种珍稀植物,它是多年生蕨类植物,有药用价值,能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还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根茎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客家人用飞天禽罗煲汤比较多,把飞天禽罗洗干净,与龙骨或排骨一起煲一两个小时,这道汤的食疗效果很好,可以清热止咳、祛风除湿、化痰散结等效果,对肺结核、红白痢疾也有特殊疗效。

  这些珍贵药材曾帮助上仓村人度过了最艰苦岁月,或卖掉换钱,或治疗疾病。如今这些珍稀植物越来越稀少,政府倡导人们保护珍稀植物,作为拥有这些宝贵资源的上仓村人,更有守护珍稀植物的责任。

  山楂恋歌 野趣童真

  漫步在上仓村,会发现房前屋后、村道边到处是野生水果树,有香蕉、枇杷、柚子等,这些树是没有经过人工嫁接的土品种,结出的果,不像市场上的水果那么光鲜漂亮,它们个小、味涩,所以常叫“土什么果”。

  在一所村民的房子后面,一棵树上挂满一个个小小的果子。罗伟晶说,这种果子本地叫“糖梨子”,学名叫野山楂,是从山上移植到村里的。山楂的酸酸甜甜,有如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男女主角的爱情,酸中带甜。

  传说在很久以前,村里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女孩很喜欢吃野山楂,男孩就经常采摘山楂给女孩吃。到了山楂成熟的季节,长在山边上容易采摘的山楂摘光了,只有到很高的山上,或者悬崖边的山楂树上,才有山楂。有一次,男孩去山里采摘山楂,不幸摔下山崖,庆幸只摔伤了腿。后来男孩为了恋人能经常吃到山楂,就把山上的山楂树移植到村里来,种植在房前屋后,到了山楂成熟的季节,不用再到深山里去采摘了。这以后,村里就有野山楂树了。

  野山楂入冬后慢慢成熟,长得小巧玲珑,挂满枝头。野山楂非常适应环境,在中国很多山区有广泛分布,它既是水果,也有药用的功效,可消食化积、活血化瘀、降血脂。本地村民喜欢摘下来后,煮水后食用会去掉一点涩味,帮助消化,还有治疗腹泻、止痢等作用。

  上仓村野果繁多,有山稔子、背带子、风流果、山楂、椎子、栎波、土琵琶、土稔子……还有许多说不出名字的野果,四季皆有不同。这些野果,在以前物资贫乏的年代,是村里孩子最好的零食。罗永兴说,他小时候常和小伙伴上山采摘野果,比起现在市场上的水果,感觉野果更天然美味。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