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晨光村田地孕育富庶殷实 此乡宜住玉堂仙

[报料热线] 2831000

  乡村名片晨光村

  晨光村位于龙门县平陵街道西南部,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下辖神光、白门、田心、双光、石湖、钟屋、新村、新星、张屋、聂屋、瑞兴、鹿颈、侯屋、新联、上车15个村民小组,村民共605户、2885人,有吴姓、刘姓、张姓等,全村有耕地面积2200亩,山地面积1372亩,著名的龙岩及龙岩寺坐落于此。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务农及外出务工、经商。晨光村荣获2019年县先进党组织、2019年惠州市文明村、2019年广东省卫生村等荣誉。

  “田园突兀数堆山,峭壁虬松溪水潺。势若蓬莱入梦幻,状如盆景教盘桓。”一日晨曦初露,惠州老新闻人、丰湖诗社原社长牟建新路过龙门县平陵街道晨光村,写下他眼前看到的情景,轻霜薄雾,浮日流霞,丘陵地带石山点缀,屋舍俨然,让他生起“何幸长年为驿旅,奔波观赏两相兼”之概。

古老的晨光村,处处显示出起古朴宁静。

  晨光,一个诗意的名字,一个古朴的乡村。此地原名神岗,为神仙居住之乡,六百余载的岁月,打磨着这里的田园河流、一石一木、祠堂屋舍、人情伦理,成就一个岁月的精灵,活跃于大地。

  开基落担

  神仙眷恋的山冈

  平陵,顾名思义,地势平坦,以丘陵为主,晨光村的地形地貌是其缩影,一马平川,河水穿流,仿若桃源。

  熟知平陵典故的老人,常常会向晚辈说,平陵旧时是龙门、博罗、河源三县交会地带,明代初期建圩,人员往来,货物畅顺,颇为繁华。

  当地还流传一种说法,“平陵圩是晨光人的地,山下人的街。”意思说明代平陵建圩,用的是晨光村的地,清代山下村人在平陵圩买店开铺,平陵圩主干道大兴街,则以山下刘大兴命名。

  传说与历史互为补充。600多年前,历经元明易代的烽火,晨光吴姓先祖从连平忠信迁居平陵,在一处四面环水、螃蟹形状的小山岗开基。此山尽显灵气,村民常常到山头祈福,故名“神岗”。在神岗北面,还有龙岩起伏,势如鳄鱼朝天,又像狮卧田园,天地之灵气聚集。

  吴姓先祖觅得新家园,他们认为,既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定适宜开枝散叶、兴旺发达。

  岁月变迁,神岗的名字演变成为神光,后来又以晨光命名,这也是晨光得名的来历。

  今天,晨光村田心村民小组村民吴海全保存有一本1995年出版的《广东省连平县吴氏族谱》,根据记载,连平吴氏七十九世吴溪(字宗富)从忠信拓陂迁平陵落基。吴溪生一子,吴礼宝(字愈良),葬在平陵圩外大岭顶。吴礼宝生四子,吴敬、吴忠、吴让、吴俊,其中,吴敬一脉繁衍最盛,生有七子——2个去了江西,5人留居平陵,长房神光,白门楼、田心、双岗埔、吴屋等自然村。

  在平陵大岭顶,有吴愈良的墓地,墓地有一块《重修太祖墓碑志》,晨光村清代生员吴鸿宾撰文,刻于清光绪八年(1882)。碑文写道,“茅冈大岭顶之有太祖坟也,五百余年于兹矣。其卜塟肇自明初。”大岭顶旧时属茅冈(龙江),吴鸿宾笔下的“太祖”即吴愈良。从“卜塟肇自明初”的记载可以看出,晨光吴姓先祖从连平忠信到平陵晨光的时间在元末明初,正是乱世之季。

  从兵荒马乱,到“神仙之冈”,平陵吴姓先民的心路历程写满心酸与惊喜。

  自落担神岗,吴姓村民繁衍生息,子孙绳绳继继、瓜瓞绵延,口齿日繁。广袤平坦的土地适宜耕种,严实坚固的房屋庇护人身,村民或耕读传家,或经商致富,其中亦不乏箸缨者,写就一部家族史书。

  富甲一方

  田地孕育富庶殷实

  晨光吴氏子孙对吴愈良墓地的修葺,历代不断。清代生员吴鸿宾《重修太祖墓碑志》写道,“茅冈大岭顶之有太祖坟也,五百余年于兹矣。其卜塟肇自明初,历两百载之久,冢宇日渐荒颓,康熙庚寅曾经修饰,星移物换,屈指又一百七十余秋矣,历久星霜,墓垣丛生,坟宇几尽崩颓,地迹仅存,未免萧条露处。众孙志切重修,遂卜吉于光绪八年仲春十五日卯时初三刻仪,坐山兴修。斯时也,去周围之崩颓,仿古昔之成规,俱原山原向原高度数,焕然其一新,而中宫墓碑,则仍旧而略加修饰焉。行见筑坟茔火炉,祖灵长此凭依。吉庆观成,于不日冢茔重新瞩履敬,于他年趋跄如故。爰述以其原由,以垂久远,俾后世子孙行知法守焉。”

  与祖先墓园遥相对望的是开基地。走进今日的神光村民小组老围,犹如走入迷宫,老屋斑驳,庭院深深,曲巷通幽,仿佛时光在这里凝固。神光老围四周有围墙包围,高大雄伟,有南门、北门两个门楼,围内的吴氏宗祠前,有一条小径,连接南门与北门,被称为天街。这是精神层面的记里,也是诗意的寄托。暮春时节,神岗之下,天街小雨润如酥。在五谷丰登的田园,在如诗似画的窗外,吴姓子孙久闻软绣天街旧有名,苦读诗书或奋力商途。

  这是在平陵境内历史较为古老的村落,处处显示出古朴宁静。旧时,晨光村是河源县城通往平陵圩的必经之路,八方称辐凑。

  吴海全介绍,旧时的晨光村,村内有石板路,是商贾货物通行之道。晨光人在平陵圩有不少店铺出租。每逢过年,晨光人有三日不收租的习惯,只是象征性收租,如咸鱼店拿截咸鱼当租金,与特殊的方式和商铺喜迎新春。

  靠着田地和店铺,旧时的晨光村民很多家境殷实。神光围南门的清代景琰公祠,虽然今天布满杂草,但从其规模和格局可以看出,这像一个院落,也是一座小围屋,经济条件不善者难以将其构建起来。

  在不远处,晚清见龙居颇有大家风范,村民传说,这是旧时“南爷”的居所,他与博罗公庄人、曾任江南道监察史的黄大铭有姻亲关系。至于“南爷”是谁,由于时代久远村民语焉不详。

  在新中国成立前,晨光人吴伯梅在平陵圩有泰和押、德和押等典当行,亦是富甲一方的人物。吴伯梅有“平陵一霸”之称,后被边纵部队铲除,在一个新时代来临之前谢幕,也结束了晨光人富庶一方的传奇。

  敬祖美德

  清明祭祖热闹赛春节

  中华民族历来就重视家庭,特别强调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而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晨光村的村规民约、家规族训一脉相传。“家无论贫富,总要子孙贤肖;人无论智愚,总宜教之诗书。……国有明条,家有矩训。”藏于晨光村的《吴氏族谱》列有家规家训八条,规劝族人遵循,身体力行,勉为良善。

  特别是在清明节,这个重要的祭祀节日,晨光村吴姓村民每年更是隆重其事。晨光吴氏子孙尊敬祖先恪守不渝,如族谱训诫一样,“清明扫墓,必老幼亲临,虽远亦至,衣冠罗列,各致其恭。”即便时代更迭,这种情怀未变。

  祭祖,当地也叫拜山。每年清明节一早,晨光村及外地宗亲逾千名吴姓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一堂。他们排成几百米的“人龙”,壮年出动,扶老携幼,举着吴姓大旗沿着村边的小路,抬着全羊等祭品,有序前往祖先坟冢。在距离晨光两公里外、平陵圩大岭顶上一座颇具规模的明代古墓,是吴氏族人的祖坟——吴愈良墓地。在村里长者的引导下,人们整理着装,有次序地跪拜叩头,场面隆重而热闹。

  这不仅是祭祖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村民宴请亲朋好友共聚一堂,用美酒佳肴款待来宾,共叙亲友之情,共话一年大计。

  “清明祭祖是村里一年中最大的盛事,大家都记得这个节日。”参与祭祖的村民们表示,通过清明祭祖活动让后人懂得寻根问祖、传承子孙孝道的文化,了解村里的历史文化,继承先祖勇于开拓的无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有龙门的民俗专家指出,平陵晨光村将清明节祭祖节日过成一种宴请亲朋相聚的日子,这在龙门县是非常罕见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家张燕华则留意到,晨光村祭祖用的全羊祭品有一样较为特殊,她在《惠州风俗:祭祖思亲尽孝道》写道,“龙华镇旭日村的人拜山用鹅,而龙门平陵晨光村的吴氏拜山时用全羊,这种风俗在惠州颇为特别。”

  头啖汤

  创建美丽家园

  今朝晨光村,风景亦如画。走在晨光村,一幅幅靓丽的墙绘映入眼帘。村民家中,庭院干净,栽种鲜花,在用砖石搭建的小路旁,庭中的树荫下摆放着一张摇椅,不远处还放着一张茶几,犹如小庄园。

  近年来,龙门县积极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以家庭为基础,以“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和和美美”为目标,在美化、绿化、净化庭院的基础上,突出乡村文化底蕴和文明家庭建设,以基层妇联队伍及巾帼志愿队伍、家庭妇女为主要力量,以“治乱、治脏、增绿、提素质、促文明”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庭院卫生整治、村庄美化整治、农村妇女素质提升、家庭文明创建“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家居环境品质,切实改善村庄村容村貌,提高城乡居民素质。

  晨光村率先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以“幸福之家”“平安之家”“兰花之家”“牡丹之家”“田园之家”“诚信之家”“长寿之家”等主题进行创建改造,鼓励村民在庭院中栽花种草美化庭院,将树荫下的荒废土地改成小花圃,用废旧物料做小木棚用来圈养禽畜,用建筑废料进行庭院改造,并做到“门前三包”,让自家的庭院环境变美。

  “庭院搞好了,环境变美了,村民收入提高,村里的生活也慢慢变好了。”晨光村村干部表示,晨光村狠抓帮扶措施和政策落地,以光伏扶贫、产业扶贫等多种脱贫措施,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在扶贫企业的帮助下,晨光村不仅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帮助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晨光村“美丽家园”示范村的创建实效,调动广大农村家庭参与“美丽家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2019年4月,龙门县红紫荊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兄弟姐妹齐参与 美丽家园携手创》在晨光村“妇女儿童之家”家庭文化项目启动,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按照“四美”(环境绿化美、庭院净化美、居室整洁美、家庭和谐美)标准创建“美丽家园”,培育生态文明、乡风文明,助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与此同时,晨光村通过实施农村“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生态板块,让乡村环境变得更加优美,生态变得更加宜居,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民心路

  开辟上学坦途

  在没有脱贫前,晨光村是省级贫困村,帮扶单位佳兆业集团派驻工作组脱贫攻坚,留下了佳话无数,其中佳兆业大道成为“民心路”便是一桩。

  此前,在没有融入平陵新市场之前,晨光村以前只有一条狭长的平山路与外界相连。平陵中心小学多年前从平陵圩迁至晨光村,改造晨光小学及相邻的平陵三中校舍办学,目前有3000多名师生,有超过一半的孩子每天要绕道上学,不仅路远,还时常发生安全事故。但因为路线规划、资金筹集等问题,这条路成为了其和邻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直到2017年,佳兆业集团将晨光村选为精准扶贫定向扶贫点,村民们看到了希望。2018年2月,佳兆业大道动工。这是一条由佳兆业集团捐资400多万元兴建的连接平山路和平陵建设路的乡道,宽度12米,含道路、绿化、人行道、亮化工程及附属桥梁一座,总长度约700米,道路于当年12月建成,打通了平陵街道东西方向的交通,前往平陵中心小学的师生不用再绕道4公里到学校。

  “以前,村里的孩子去上学,需要兜一个大圈,而且路上很不安全。现在孩子们走佳兆业大道去学校,不仅更加安全,距离也缩短了。而且这条路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散步的好去处。”晨光村民感慨,这条路是蜕变,也圆了平陵几代人的愿望。

  龙岩:里里外外有乾坤

  提起溶洞景观,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广西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实在深入人心。形态万千的喀斯特溶洞,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龙门县平陵、龙江一带,也有喀斯特溶洞景观,媲美广西桂林的岩洞,历来是探险览胜好去处。

  龙门最著名的溶洞,无疑是位于晨光村的龙岩。龙岩远看犹如神兽休憩于旷野,勾画出平陵优美多姿的天际线,近看则如天幕落下,奇特峻峭。这是鬼斧神工,也是大自然对这片富饶土地的厚爱。

  令人称奇的是,早在清康熙四十年(1701),人们便以龙岩的石室为屋梁修筑龙岩庵,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胜景融为一体。此后,此地成为龙门、河源、博罗3县的重要活动场所,为广东颇有名气的寺庙之一,众多文人墨客吟咏不断,素有“小洞天”之称。300多年来,平陵龙岩留给龙门的不仅只有自然资源遗产,还有丰厚的人文财富。

  龙岩如狮田园卧

  “龙岩如狮田园卧,景色秀美人画中。”“势若蓬莱入梦幻,状如盆景教盘桓。”……

  在晨光村钟屋村小组附近,有两座高耸巨大的石山,较高的,被当地人唤作“鳄鱼朝天”,似一尾鳄鱼背地而卧,上有半山岩洞、鹰嘴岩洞、白面石洞、龙岩洞;矮的叫“狮子石”,像一头醒狮雄踞原野,上有马嘶岩洞、老岩洞。由于山体巨大、洞洞相连等原因,这两座相连的石山内有多少溶洞,已经无法确认,今天的人们将其统称为龙岩。

  龙岩有5个较具特色的溶洞——半山岩洞、白面岩洞、庙前岩洞、马嘶岩洞、老岩洞,因此,又有“龙岩五洞”之说。“龙岩五洞”的石景,有石灵芝、石猴、石床、石杵、石钟乳、石笋等,千姿百态,鬼斧神工。

  龙岩洞藏在龙岩庵旧址里,入口在一尊塑了金身的观音佛像后。进入龙岩洞,能看到形态各异的石景。龙岩溶洞里还有不少钟乳石在滴水,这说明它们还在“生长”。

  龙岩洞深不可测,洞中又有洞,洞与洞相通。有的洞矮,人需要匍匐前行才能进出,这种“矮洞”,一旦进去就会马上感到全身发热,若是夏天肯定会大汗淋漓。有些往地底延伸的小洞,让游客望而止步。据说以前有僧人尝试探底,但出于安全考虑,均无法探出龙岩洞有多深。

  龙岩洞左侧有和尚岩洞,比龙岩洞要宽阔得多。和尚岩洞门,一般都是铁门紧锁。走进洞内,不细心的话就会错过地上许许多多的微凸石笋,原来,溶洞的钟乳石在滴水,据说要好几年才能在地面上积聚起几毫米厚的一层,即便在枯水季节,钟乳石也浑身湿透。该洞内有石鹰、石香炉、石笋、石杵、石乳、石田螺、石老鼠等,美不胜收。

  而天然石佛,也就是古志中的“生成石人,端坐似和尚”,是和尚岩洞的精华景观。该石佛高约3米,神态安详,两耳垂肩,宛然天成,栩栩如生。天然石佛的背部不断有水流下来,使得石佛像披上一件“金袈裟”,在微弱的灯光下,“金袈裟”闪闪发光,让人啧啧称奇。其实,“闪光”石不会自动闪光,而是石灰岩里被水溶解的钙质变成固体,光线被反射回来的缘故。

  龙岩洞内建龙岩庵

  古志描述的“佛殿神座俱出天然”,指的是龙岩庵的溶洞,在同一山脉相隔不远处,还有和尚岩洞内的天然石佛,在龙岩洞内人工塑造佛像与天然石佛相对而立,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不得而知。

  因为这些巧妙天成的安排与构建,依托龙岩洞而生的龙岩庵,甫一出现,便吸引众人目光。

  清乾隆十年(1745)《河源县志》卷之十二“寺观”中记载“龙岩庵”,“在平陵约,即因石岩,康熙四十年另建小屋在岩下”,即1701年,距今300多年。从这记述可以看出,在康熙四十年建屋成庵之前,人们到岩下祈福迎祥的习俗就已经形成。

  清同治《河源县志》对龙岩庵记载非常详细,称“龙岩庵在平陵境内,其地周围石山,中空一石室,神座天然,不须桁桷瓦宇,高二丈六尺,深五丈八尺,阔二丈四尺,左有石井,水清洁可饮。每遇旱年,乡人到此求雨,一求即应,号曰‘喜雨泉’,鲫鱼甚多,神座右有小横岩,九曲而入,深三十余丈,内有石井,极深,水又有石鼓,击之如鼓音。康熙四十年,另建小屋在岩下,咸丰八年重建二栋,上栋左文帝右关圣,下栋左魁星右华光,规模始备。道光二十六年,邑侯盛济川在石壁上题刻‘小洞天’三字。”

  从古志可知,从康熙年间到清咸丰八年(1858)之前,龙岩庵只是小屋一间,名不见经传,清乾隆十年(1745)所纂的《河源县志》,对龙岩庵只记其名而不记其实。直到清咸丰八年(1858),龙岩庵才“规模始备”,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佛教丛林。龙岩庵门题“白毫光照业障消,龙华三会定相逢”,颇具禅意。浙江山阴人、道光年间的河源知县盛济川更是对龙岩庵推崇备至,将龙岩庵比喻为“小洞天”。

  龙岩“小洞天”之誉不胫而走,成为龙门、河源、博罗三县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天然形成的溶洞奇景让它成为众多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

  每一个来到龙岩的游人,除了到龙岩庵祈福,还会到龙岩的一众溶洞探幽,由此衍生无数的生命感叹。

  人文与溶洞融合成名胜

  由于岁月变迁、风雨洗刷以及种种原因,龙岩庵的发展一波三折,庵内外的自然景观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由清转入民国,龙岩庵遭土匪破坏,村民相传,土匪掳人勒赎藏于龙岩。龙门诗耆李汉驹有《游龙岩题石壁》诗记载此事,“昔有神龙据,龙飞岩此成。迎来千代客,可驻百营兵。曾作强梁薮,实污胜地名。此行多感慨,何日见时清。”

  到了“文革”时期,龙岩也有不少溶洞石乳、牌匾被破坏,龙岩庵一时变成残垣破瓦、荒草丛生之所。繁体“龙岩庵”榜书石匾,也碎成七八块。1996年,龙门县文化局修撰《龙门县文物志》时,专门去寻找石碎片,但仍缺“龙”字,直至数年前才找回,拼回“龙岩庵”三字镶嵌在龙岩洞一面石壁上。

  改革开放后,一批热心人士为拯救龙岩庵而奔走呼告。当时出力最多的当数邓成赞、黄景行二人,他们积极争取到龙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成立“龙门县龙岩风景区筹建处”,并与平陵镇政府签订保护建设龙岩风景区的合同。1990年10月,当时的平陵镇政府发布“关于保护龙岩自然风景石山的五条规定”,遏止龙岩再遭破坏,确保龙岩庵能顺利进行修复和建设。

  在几任住持及全体寺僧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各地善男信女的赞助支持,龙岩庵逐渐恢复殿堂、神座等基本设施,并于1996年改名为龙岩寺。

  如今的龙岩寺已颇具规模,除原有的龙岩庵堂,还新建成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典雅的鼓楼等。2003年,龙岩寺被龙门县评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和2004年,龙岩寺还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一拨又一拨香客、游客慕名而来,探险、礼佛,让这座历经沧桑的地方名刹增添活力。

  平日,每天都有好几辆大巴来,基本都是来自香港、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游客及户外运动爱好者。

  虽然历经风雨,但龙岩溶洞仍保留着原生状态。多年来,晨光村计划合理开发龙岩,村民认为,这既是对这一天然资源的保护,也将为深山中的乡村带来一条致富道路。为此专家建议,可实现“溶洞+文化”“溶洞+研学”“溶洞+生态”的文旅融合开发模式。村民表示,龙岩还在等待有缘人。

  溶洞探奇

  半山岩鹰嘴岩

  既神奇又惊险

  平陵龙岩,既奇又险,以半山岩洞和鹰嘴岩洞为甚。

  半山岩洞,洞口在半山腰,洞口门楣刻有“越王洞”,不知题刻者用意,当地相传越王带兵曾至此休息。进入洞口,有个方丈石室,一根石柱挡路,恰似迎客竹。再进入,奇特的景色目不暇接: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组成各种图案,模形状物、花盆、罗帐、梯田、龟蛇、凤凰、山羊……惟妙惟肖,逼真如生。半山岩洞还有一个特色,是洞内有洞。进洞20多米,分左右两洞;从左洞进去,内有一个偏洞。从右洞进去,内亦有一分洞。半山岩洞的两个出口,都考验探险者,右洞出口,一丈多高,垂直“通天”,它在考验有勇气的人可从石壁上爬上去,如果没有勇气,只好走回头路;左洞出口,则要爬过三四处仅容一人身的“关卡”,洞口外面,峭壁悬崖,异常惊险。在洞口举目四望,远山翠,近水清,田畴绿,云天碧,如入画中。

  鹰嘴岩洞,则在“鳄鱼朝天”的半山上,岩洞入口左右是峡谷,两侧是刀削斧劈的悬崖绝壁。壁上倒挂着数不清的古藤、绿叶,顶端有一巨石酷似鹰嘴伸向青天,景色十分奇伟壮观,鹰嘴岩洞因此得名。从洞口直进100多米,半中又有支洞。洞内,除了各式各样的的石景,奇怪的是有些洞暖,有些洞冷,冷暖洞仅一米左右距离,变化之大,游者难知其奥妙,实属罕见。

  20世纪80年代初期,龙门文人吕定霖曾进入鹰嘴岩洞探奇,撰文《鹰嘴岩探奇》(收录于《龙门文史》第一辑),称鹰嘴岩洞内吊着各式各样的钟乳石,还有洁白晶莹,银光闪闪的石莲、石带、石柱、石花、石荷等形态各异,奇特多姿的乳石景物。越往里走,洞道便越来越曲折坎坷,但各式各样的钟乳石也越多,比比皆是,千奇百怪,令人应接不暇。洞内神奇莫测,时而狭窄得仅容一人而过,时而又宽得能容纳数人同行;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而又出现四通八达的分道,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

  龙岩掌故

  龙门两代诗人

  两度诗题龙岩

  龙门清末民初文人李寿田(1865~1927)曾两次游览龙岩庵,第一次游览时,兴致勃勃写下三首《游龙岩庵留题》诗歌,透露出一种与龙岩“相见恨晚”之感,其一为:狮石闲游策马还,举头咫尺见仙山;龙岩自昔称名胜,翻悔从前未仰攀。其二为:一朵莲花石化成,天然色相妙难名;更留数点龙涎水,滴作甘泉济众生。其三为:平生佳境惯追陪,遇有名山眼便开;羡我此行真不负,洞天曾印雪鸿来。

  意犹未尽的李寿田十年后再次和朋友一起畅游龙岩,又写下三首《再游龙岩庵步前韵》,其一为:“佳境何妨数往还,又携良友访名山;老僧卓锡西归去,惆怅遗踪已莫攀。”其二为:“忆昔题诗倚马成,闾黎寺壁旧留名;雪泥鸿爪从头认,纸墨丛残百感生。”其三为:“懒残炉火芋曾煨,珍重山门为我开;香火前缘应未断,十年李泌又重来。”

  巧合的是,同是龙门著名诗人的李汉驹(1919~2013)也曾两次诗题龙岩。

  由清朝转入民国,龙岩庵遭土匪破坏,村民相传,土匪掳人勒赎藏于龙岩。李汉驹有《游龙岩题石壁》诗记载此事,“昔有神龙据,龙飞岩此成。迎来千代客,可驻百营兵。曾作强梁薮,实污胜地名。此行多感慨,何日见时清。”

  后来的历史翻转,正是昔时土匪、横闯霸道、居险为作祟、终被摧毁,万民当家作主倍珍贵。

  年老的时候,李汉驹再度来游龙岩,写下《重游龙岩古寺》表露通达人生:“心钟意鼓两相催,再谒禅门法眼开。古刹重光呈七宝,层峦耸翠列三台。玄机入定原无物,妙谛通灵未染埃。八十二年缘不浅,焚香顶礼拜如来。”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 魏晓娟

分享到:
上一篇:

相关新闻

编辑: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