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围村马池塘风俗:正月最后一天“送穷”接福

  在农村过春节的人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春节期间,人们有一天是不动扫帚的,任庭院、居室堆满爆竹屑、瓜子壳、糖果纸,人们认为,若在这一天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到了次日,才将垃圾彻底清扫并送出。人们把这种方式叫“送穷鬼”,这天称为“穷鬼日”。

  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正月送穷的风俗自汉朝就已出现,西汉杨雄的《逐贫赋》有这样的记载:“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

  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日,民间谓之“破五”、送“五穷”;《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还有一说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据《文宗备问》说,“穷鬼”本死于正月晦日。

  正月送穷的方式颇多。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也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是用纸制作妇人,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置袋内,送出门外,俗谓“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并放鞭炮“崩穷”。而简单点的,也是最常见的,只是放串鞭炮将垃圾送出门外便完事。

  在平陵,流传着一句民谚:正月尽,今清穷。大围村马池塘村民选择在正月尽头“送穷”接福。村民们选择在正月穷尽才送穷气出门,从其活动形式来看,与龙门永汉、麻榨等地的“做棚”及惠城小金口的会节极其相似,都是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友。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做棚”和过会节大多在正月十五前结束,而大围村马池塘村等地的“正月穷”节却在正月最后一天举行。

  当天,乡道上行满探亲的车辆,人们提着糖果、鸡鸭等礼品和鞭炮,前往主人家里道喜。每户农家的院子里则站满了宾客,寒暄声、问候语不断,鞭炮声不时响起,喜庆气氛热烈。村民在家大摆宴席,招待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亲戚朋友。村民们相信,正月尽头,以喜庆的方式送穷气出门,迎接一年五谷丰登。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