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水贝村:四宗祠见证乡村历史 老水渠彰显先人智慧

  乡村名片 水贝村

  古人讲山南水北谓之阳,反之则谓之阴。《淮南子·精神训》:“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水贝在增江之南,背靠群山,因此在古代被称为“水背”。

  水是村庄生存发展的灵魂,虽然在大河之畔,但是因为地势偏高,丘陵起伏,在古代这里非常缺水。最早落担于此的伍氏和邓氏族人,繁衍数百年,依然受其制约,未能发展壮大。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龙平渠的修筑,这里的农业才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了千重稻浪,亩产千斤的好地方。

 

绿色水贝,生机勃勃。

  水贝伍氏

  悠悠迁徙史 落脚在龙门

  水贝村4个自然村中,上围、中围、下围的村民都以伍姓居多。伍氏是水贝人口最多,也是在此定居最早的姓氏。

  在水贝村《安定郡龙门伍氏族谱》中,开篇就有一首诗。“本出南雄椒都世泽,系传安定柱国家风。权公迁居往长沙乡,开枝散叶龙门各镇”。诗句简单追述了伍氏一族的郡望、迁徙源流、落户龙门的过程中。诗的下面有一组文字,讲述了伍氏在龙城、龙田、平陵和地派等地的分布情况。这首诗可以说是《安定郡龙门伍氏族谱》的总纲。

  从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开始,伍姓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没有停息迁徙的脚步。据水贝村保留的《安定郡龙门伍氏族谱》记载,其先人郡望安定,治所在高平,即今日的宁夏固原,后来辗转迁徙至湖北、湖南。受伍子胥的影响,原来居住在湖湘荆楚的伍姓子孙,纷纷南迁。其中一支伍姓从湖南辗转来到南雄,在这里历经十余朝,相安无事,直到南宋末年。

  随着蒙古铁蹄南下,南雄成为北地移民的重要中转站,水贝村伍姓族人的祖先伍权,本来居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五十八村,但是随着北地移民鱼龙混杂,其邻居黄贮万私藏皇妃苏氏,继而牵连甚广。为了避祸,最终,伍权与伍悦、伍元露兄弟三人,并同邻居九十七人,经南雄继续南迁。

  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伍悦迁顺德古朗,伍元露迁往新会,伍权迁往增城县长沙乡菱角塘(今龙门龙田凌角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木为屋,结庐而居。后来,随着廖氏族人在凌角塘落担,村子的生存空间日益变小,伍权只得率领族人一路向南,跨越增江,来到了水贝村落担。此后,伍氏族人逐渐在水贝安定下来,伍权也成为水贝村伍姓族人的一世祖。伍权生有二子,长子伍通,次子伍相。伍相迁往龙华穆双夏立宅,后因故其后裔改姓穆。此后,虽然水贝伍氏又多有迁徙,但是落脚点始终在龙门。

  时至今日,水贝伍氏依然奉伍子胥为始祖。据水贝伍氏族人传承的《安定郡龙门伍氏族谱》记载,“伍氏来源系湖南,楚国湖南因伍奢。”伍奢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父亲。当时,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和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能够随机应变的伍子胥则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至今,水贝伍氏每次祭祖时候,依然要祭拜伍子胥,村里的老幼妇孺,也都能讲述一些关于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忠贞报国、一往无前的英勇精神,也激励着水贝伍氏族人。

俯瞰伍氏宗祠。

  宗祠古建

  见证历史 凝聚亲情

  水贝伍氏的迁徙十分曲折,子孙流布的也很广。水贝村伍姓族人的一世祖伍权迁往长沙乡陵角塘,即如今的龙田菱角塘村。

  《安定郡龙门伍氏族谱》记载“权公育子通相公,通公生下是五念。”伍权的长子伍通,生下五个儿子,分别是念一、念二到念五后,因受当地人排挤,不得已继续迁徙流转,因此族谱诗序中记载“五念各散又东西。”其中伍念一迁移到如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伍念二迁往江西省;伍念三迁往长宁小溪,即如今韶关市新丰县回龙镇;伍念五迁往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仅剩伍念二留守龙门,于水心埔立宅,即如今的龙城街道水贝村。

  如今,水贝村内现存宗祠有四座,主要宗祠为四环公祠和敦祖伍公祠。四环公祠始建于明初,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为五进三天井,一露池,天井、露池由鹅卵石镶砌而成。墙体由青砖砌成,祠堂由青墙砖砌成,祠堂由两石柱支撑成梁,盖灰瓦,硬山顶,雕檐角。上厅摆放祖先画像,两旁以伍氏先祖伍子胥的“扑城圣烈气壮春秋,举鼎神威鞭横吴楚”鞭策后人。这里的“扑城”即是“攻城”的意思,指伍子胥率领吴军,攻破楚都的“圣烈”事迹。

  四环公和敦祖伍公都是伍念二之子伍常的后代。据《安定郡 龙门伍氏族谱》诗序记载,“常公亲笔分地段,环工分得水心埔,分得上段建祖祠……敦公分得是下段,创建命名高第村,即今是水贝下围。”这是水贝发展史上一次最著名的“分家”,也奠定了现在水贝各自然村的基本格局。二公分别是上围和下围村民小组的开基之祖,自他们以后,伍氏逐渐开枝散叶,子孙日渐繁衍。

  传统礼制

  字派昭穆 以启为始

  在水贝村,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水贝村中围祠堂所在的位置并非其先祖最初定居的位置。起初,中围的村民先祖在上围相近的地方开辟定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人丁一直不太兴旺。因此,他们一直想再选一块宝地分基建业,但是对一个家族而言,这是一件大事,因此不得不十分谨慎。

  正当大家寻寻觅觅、愁眉不展的时候,这一天,中围村民在村庄附近的荒地中发现有一头母猪在此产子。此后一段时间,陆续有村民看到有母鸡来此孵卵、母鹿来此下崽。万物有灵,大家都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之地。而且,这块一荒地与上围和中围原本居住的驻地相隔不远,村民便逐渐迁居至此,形成了如今的中围村民小组。

  而在《安定郡龙门伍氏族谱》中,记载有“龙门字辈”的名录。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通常在起名时需找一个共同用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字辈的形成是为了分尊卑,别长幼。此处的尊卑并不是指政治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内部辈分的高下。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

  字辈中的字,意蕴多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在伍氏族谱中,以“启”字为始,“元”“应”“瑞”“德”“尚”等意蕴多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的汉字被选录其中。

  老水渠彰显先人智慧

  水贝村属于丘陵地带,村边有牛碌山、山岭山、叔斜山和五马归槽山,村子依山傍水。如同名字一般,水贝村的发展历史与水息息相关。

  当下,村内灌溉用的水渠,是引自龙平渠的甘水支渠;水渠旁同时留有一条近800米长的古老水坝,石坝宽约0.8米,高约1米,随着水渠绵延,既可挡水,也能行人,是数百年间,村里人改造自然留下的痕迹。在水坝与农田交界处,还时常能看到堆砌码头用的青石板;在村庄的另一边,还保留有几十年前的建船厂旧址。

  石坝的坝体是由一块块鹅卵石与沙石、石灰混合制成,这种古老的“混泥土”由多种材料紧压在一起,十分坚固,历经岁月的侵蚀,依然横亘在田野之间。如此大规模的工程,紧靠一个村的力量,无疑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或许可从中看出当年水贝村的智慧和勇气。

  经过岁月的打磨,石坝上已经变得凹凸不平,两边的石缝内也长出了杂草。尽管如此,步行在上面仍感觉十分踏实。据了解,这一石坝在旧时充当着水坝的角色,既能阻挡水淹,也能供人行走和灌溉。这一古老水利设施的存在,也在印证着水贝村对水的重视。虽然增江未能给水贝提供更多的灌溉,但是作为龙门的黄金水道,增江航运便利的优势,也为毗邻河道的水贝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据村中的长者回忆,水贝曾设有增江水路运输上码头,便于往来客商聚集于此,这也为村子带来可观的财富。时至今日,村中还常会挖出铺路的青石板,石板上隐约还有车辙和马蹄印记,村子还散布着明清时期残存的古老砖块。与常见的青砖相比,这些砖块在外形上显得更为大和厚实,由此可见水贝村当年的辉煌与殷实。

  水贝村位于龙城街道西南部,距离龙门县城2.5公里,村旁有牛碌山、山岭山、叔斜山和五马归槽山。村东面与甘香村相邻,南依长岭山、牛碌山,西接鸬鹚村,北向西林河。村子田畴广袤,依山傍水,交通便利,353省道穿村而过。水贝村山林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1212亩,户籍人口共782人,辖上上一、上二、禾塘、中围、下围5个村民小组,上围、中围、下围、邓屋4个自然村,世居村民以伍姓和邓姓较多。水贝村传统经济主要以农业、养殖牲畜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梨等,是当地的粮食主产区。

  统筹

  梁丽通 黄晓龙

  撰写

  曹杰文字工作室

  摄影

  刘旭辉 曾伟宇

  龚小花 陈馥琼

  李运花 黄克锋

  卢弘宇 刘旭辉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