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蓝田村:幸福瑶乡 红色高地

  蓝田村

  蓝田村地处蓝田瑶族乡中部,龙门县北部。1965年成立,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含耕地面积850亩,其余的为山地和旱地。蓝田村下辖蓝一、蓝二、杨一、杨二、圩一、圩二、上塘、上新、上长墩、下长墩、路边、新塘12个村小组,共286户1389人,其中瑶族居多。村里人以杨、谭、刘、李四个姓氏为主。蓝田既充满瑶族风情,也是红色高地。近年来,蓝田村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打造“舞火狗”发源地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弘扬蓝田瑶族的传统文化,获得了广泛好评。

 

 绿色蓝田,生态优美。

  蓝田村委与蓝田乡政府隔街相望,国道220线从横河至龙门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走进蓝田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别致的农家庭院,让人赏心悦目,村里干净整洁,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三角梅在小院里正开得艳丽,到处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里积极探索具有蓝田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形成具有蓝田特色的美丽乡村格局,蓝田瑶族乡一个又一个村庄实现了蝶变升级,成为如今风景秀美的新农村。

  忠孝家风 两姓相融

  蓝田,古时叫上建峒。相传,在很久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土著人,自己种火棉、苎麻,纺纱织布,当地人的祖先利用蓝靛染布料,由于过着游猎生活。各村寨有染缸,处处有染坊。特别是圩镇附近,更是盛产蓝靛的地方,因为那一片蓝色海洋,于是,后人就把上建峒改名为“蓝田”,这就是蓝田地名的由来。

  蓝田村集中居住了蓝田七大姓氏的杨、谭、刘、李四个姓氏,目前人口最多的是杨氏,但最早在蓝田落户的是谭氏。关于杨氏人口经过几百年后超过谭氏的过程,这里流传着一个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不仅是杨氏族人口口相传,杨氏族谱里也作了记载。

  在蓝田村杨氏族人手里,保存了新旧两个版本的族谱,这是在龙门北部山区所能见到的最古老、最清晰的族谱之一。《杨氏族谱—唐宋元明清五朝》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杨氏从北方迁入广东南雄,又因连年战乱,辗转迁到广东增城、新会等地,最后迁入蓝田。

  蓝田杨氏系宋朝名将杨业的后代,他们以继承杨老令公忠孝精神为家风。古谱里对杨氏始祖的迁徙路线、人口发展和年份脉络都有记载。第一个到蓝田开基的是杨子炽,宋代淳祐四年(1244年),杨子炽七岁,跟随兄长杨添旺、杨添禄从增城西门榕树迳下,迁至西林上建峒塘角村居住,塘角村即现在蓝田杨屋村。

  蓝田村谭氏见杨子炽淳朴忠厚,于是把女儿谭宽二许配给他,二人生育有两子:杨壬生和杨亚苟(敬七),杨亚苟后来又娶了谭家的一个女儿谭兴四。因此从开基落担时起,杨谭两姓便是亲戚。

  自此,杨氏在蓝田村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到了第六代孙,杨氏生育了八个儿子,分为八大房,每房分得粮米二石,于大明宣德七年冬月,分别迁至龙门大横、莲塘等地方居住,经过数百年的人口繁衍,杨氏成为蓝田人口规模最大的一族。

  杨氏的兴旺发达,跟谭氏联姻有着密切关系。谭氏比杨氏更早落户蓝田,是殷实之家。一日,杨子炽巧遇一位游方的道人,杨子炽十分热情,他杀了家里唯一的一只母鸡招待道人,道人见杨子炽为人真诚厚道,对杨子炽说,你家宅第不旺人丁,不是安宅的宝地。杨子炽问,那哪里才是安家的旺人丁的地方呢?道人当即告诉他宝地的位置,并叫他家孩子勿见外祖,来了就躲起来,宝地自然到手。

  于是,杨子炽跟妻子商量好,也跟孩子交代了一番,只等岳父来家里。几天后,岳父来家里看望外孙,壬生和亚苟都躲在房里不见他,岳父觉得很奇怪,问女婿他们为何不见自己。杨子炽将道人的话告诉了岳父。岳父一听就着急了,便叫女婿一家搬往自家禾堂屋居住。

  当时谭家门前有一口水塘,每年谭家到过年时便会打鱼。谭家外祖便叫外孙抱鱼回家过年。到了第二年,外祖不叫,外孙也来抱鱼回去,一人一条,年年如此,后来还越抱越多,非大鱼不抱,久而久之,舅舅们有了非议。于是,外公用竹围闸一个塘角给外孙自己养鱼,不要每年再来家里抱鱼了。

  外孙无钱放鱼苗。到了夏天,他们下鱼塘洗澡,把塘角竹围打开,把鱼赶入自家塘角里,再放下竹围,到了年底打鱼时,谭家大塘里的鱼很少,而塘角的鱼又多又大,外公自然明白其中的缘由。为了免伤了家人和气,外公决定划地筑墙,分地给外孙,划给杨子炽家的地,正好是道人指定的宝地。杨亚苟随后在塘角建祠,因为是分岳父家的池塘一角,所以得名塘角,即现在的杨屋村。

  过去的杨家祠三进祠结构,斗门向东,左边有一石狗,传说凡生人经过会吠,后被廖元帅用象牙笔墩了头就不叫了。祠堂前门有柯包,后门有兜肚,类似牛形,在1931年被洪水冲崩,于1986年12月重建。重建的碑记刻于祠堂大门右墙上方。

  重修祠堂 见证变迁

  时至今日,在杨氏祖祠门前仍有一个塘角。祖祠为两进平房,是一座传统式的客家祠堂,门柱的基石和门槛磨损缺角,院子左右两边的围墙是用石头和沙石砌成,虽然历经沧桑,但仍十分结实。2017年杨氏族人再次捐资重修祠堂。

  蓝田村杨一、杨二小组,是第八房长子杨孟成的祠堂。蓝田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安介绍,在几十年前,围屋里住了三百多人,现在蓝一、蓝二小组的杨氏都是从这座祠堂里搬出去的,那时大围屋外面有三个大圈的围屋,中间为祠堂,一共有一百多间。从围屋的遗迹还可以看出当年围屋的庞大,现在外围三圈基本坍塌,只剩祠堂保存下来。祠堂里的柱子和门也已经腐烂,木质的门窗都被白蚁蛀空。梁上的雕花还隐约可见,在第二进的牌匾上“铭镇家声”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彰显这个家族曾经的显赫和威严。

  杨文安介绍,杨氏族人的红白喜事都到这座祠堂里来办。从大门和柱子上贴的对联可以看出,这里刚刚办过喜事,门柱上贴着的大红双“喜”字和“百年好合,玉成佳偶”的对联,还散发着纸墨的芳香,古老的祠堂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81岁的村民杨俊蓝和87岁的杨跳业,是村中的长者,熟悉村中的掌故,他们祖辈三代人都在这里面出生,就住在围屋的角上。在祠堂的旁边,是高低错落的自建小楼。原有的围屋破败后,有的在原址上拆了重建,有的搬往别处。杨俊蓝有五个子女,其中小儿子的房子就建在围屋的不远处。

  新旧两种房屋在蓝田村共存,见证了人物变迁,时代更迭。近年,村民有了文物保护意识,不是一味地拆掉旧房,他们以修缮为主,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物资遗产,保护好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祠堂是一个家族繁荣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发展的印记,是沟通未来城乡发展的重要媒介,也是一种信仰。宗祠经过千百年代代传承,记录着家族的辉煌和传统,激励着人们弘扬良好家风,潜移默化中影响后代的精神世界。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