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更绿水更清!春节以来惠州16万人植树110多万株

[报料热线] 2831000

相关新闻:

  >>>惠州举行义务植树活动 军民携手建设绿美惠州

  原标题:

  我们多种树 山更绿水更清

  春节以来全市16万人植树110多万株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宋少兵)昨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也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周年,我市在惠州植物园温室后山,举行主题为“建设绿美惠州,让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2021年惠州市义务植树活动,各县区同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我市2021年义务植树活动采取分期分批方式进行,植树节当天全市3.9万人参加植树活动,植树19.3万株。

  义务植树掀起春季造林绿化热潮

  记者昨日在惠州植物园温室后山了解到,现场植树面积约20亩,采取常绿树种和花色树种相结合,种植1100多株,种植树木品种包括宫粉紫荆、乐昌含笑、辣木、美丽异木棉、假苹婆、黄花风铃木(多花)等。

  “积极响应全民植树的号召,我每年都参加。”志愿者吴先生说,平时很关注生态建设,植树可以让环境更加美好,希望身边的人都积极参与,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据统计,春节以来,全市有16万人参加植树活动,植树110多万株,种植树种包括樟树、阴香、火力楠、沉香、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枫香、铁冬青、山杜英、火焰木、细叶榕、美丽异木棉等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和花色树种。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迅速掀起了春季造林绿化热潮。

  巩固和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惠州是广东林业建设的先行市。自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开展以来,我市成为首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级市。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60.16万亩(其中造林30.18万亩,封山育林29.98万亩)、中幼林抚育238.36万亩;完成森林碳汇造林13.6万亩;建设沿海防护林1.18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59万亩;建设森林村庄600个;建成绿美古树乡村6个;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0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4个;建档认定古树名木10879株,古树群144个;开展林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攻关50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3项、市级21项。

  “我市将在更高起点、以更高标准,巩固和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将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为契机,加快推进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大力实施高质量水源林、沿海防护林、乡村绿化美化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昨日,惠州植物园增添新绿。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相关新闻:

  创造条件 让更多公民 参与植树造林

  春光无限好,植树最当时。在全国两会闭幕之际,我们又迎来第43个植树节。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现在不少城里人都很乐意走出家门,动手栽下一棵小树苗,体验劳动与绿色带来的双重喜悦。

  然而,意愿虽好,现实却有些尴尬。除了个别地方、公园零星地开展一些认养活动,植树活动还多以单位或集体组织的方式开展,缺少对个人参与植树的统筹考虑与安排。城里人想参与却不知到哪里去植,也缺乏植树和养护的相关知识。

  生态观念的普及、绿色环保意识的提升,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多年努力的结果。现在,观念意识问题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却亟待处理。如何凝聚起广大公民自发建设美丽中国的集体力量,是一个新课题。

  现在,城里人到城郊、农村观光、采摘已成气候,如果能把植树也纳入其中,引导广大市民到一些地方种树、护树,带上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为祖国添绿的劳动,并蔚然成风,岂非好事一桩?在这件事上,农林科技等部门大有可为。

  植树不只是一项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过去10年,我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但潜力仍然巨大。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公民参与植树,美丽中国会更加生机勃勃。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