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全方位立体式反电诈宣传教育
今年首季电诈刑事警情下降9.02%
4月15日上午,市公安局“全民反诈,惠州无骗”主题宣传活动在市区华贸中心举行。活动中,惠州警方向部分受害人代表返还了被诈骗的资金,向反诈骗先进单位颁发了表彰牌匾,并向市反诈志愿服务队授旗。
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深入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识别和防骗能力,大力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助力我市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惠州公安反诈主题宣传日活动现场。
今年来全市新开并涉案银行卡数量全省最少
今年以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市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压发案、降警情”总目标,坚持侦查打击、预警防范、综合治理、能力建设统筹并进,勇于担当尽责,全面推进电诈打击治理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省公安厅第一季度情况通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9.02%,共查询止付涉案银行卡1600余张,止付1600万余元;抓获违法嫌疑人509人,刑拘403人,破案800余起;挽回群众损失500余万元。通过完善多警种打击电信诈骗工作专班,实现对全市电诈警情的全量研判,全面推进电诈打击工作。
市联席办按照有关工作要求,推动各县(区)挂牌成立反诈骗中心,专人专责处理打击治理电诈案件,进一步优化警力,建立专职警情研判队伍,并按照上级“更快打”工作机制,出台《惠州市公安局打击本地电信诈骗窝点工作意见》,简化手续、同步上案、协同联动、快速打击。同时,根据“断卡行动”工作部署,强力推动侦查打击,狠抓重点行业治理,确保行动取得扎实成效。今年,市联席办通过完善公安机关和银行、运营商网点网格化联防联治机制和制定涉案银行卡、电话卡打击治理等工作规范,坚决落实“一案双查”机制,推动各商业银行和运营商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强力开展“断卡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各商业银行配合公安机关抓获嫌疑人100余名,全市新开并涉案银行卡9张,数量全省最少,断卡行动阶段性成效显著。
开展“一案带一片”反诈骗宣传
在宣传方面,我市采取多种新举措推进全方位立体式反电诈宣传教育。积极拓宽线上宣传渠道,扩大宣传空间,坚持推广市反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通过家长群、企业群、房东群、物业群等微信群,在全市上下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截至目前,市反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56万人次,共推出宣传推文36篇,阅读量达200万余人次;组织各县(区)利用当地公安机关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开展线上宣传;在全市民警、辅警手机号码中设置防骗宣传彩铃视频,使群众拨打民警、辅警手机过程中可接受防骗宣传;推送防骗短信,组织三大运营商每月向全市群众推送防骗短信三次。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组织各县(区)公安机关在辖区路面、工厂、小区和商场设置6类高发电诈反诈宣传标语,目前,全市已设置11万余幅宣传标语。在各类电子显示屏刊播反诈短片、播放反诈音频,利用户内外各大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短视频。协调辖区电影院,在电影播放前插播一分钟宣传短片。利用喇叭广播形式在工厂、商场、小区播放反诈音频。组建反诈宣讲团,深入工厂、学校、村居等重点区域宣讲防骗知识,针对300人以上工厂,组织派出所在员工入职培训时开展反诈宣讲。到学校开展反诈宣传,为师生讲解网络贷款、刷单、冒充客服、“杀猪盘”交友、冒充公检法等常见的针对师生的诈骗手法。充分利用“一案带一片”机制开展宣传,以警情为抓手,在每起电诈警情发生后,迅速由县(区)反诈骗中心按要求制作预警通知,组织派出所争取事主同意,在保证事主个人隐私情况下,制作视频、图片,编辑案例,在被害人工作、居住场所进行集中宣传,以身边案警示周边人。
惠州日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惠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