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他的好友王定国被贬岭南,
其歌儿柔奴毅然随行。
后来王定国北归,
苏东坡在酒席上试问柔奴,
岭南应该不好过吧?
柔奴却回答说,
此心安处是吾乡。
惠州西湖。
这让苏东坡深为感动。
巧合的是,
10年后,苏东坡被贬到惠州,
也写下了千古绝唱,
“不辞长作岭南人”。
位于惠州西湖的苏东坡王朝云雕像。
惠州是岭南文化的聚集地,
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交相辉映,
可以说是最能代表岭南的城市之一。
没到过惠州,
还真不好说到过岭南,到过广东!
苏东坡在惠州生活了两年七个月。
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
他吃荔枝根本停不下来,
还整出了一道烤羊蝎子。
这本来是买不起肉的不得已吃法,
没想到却成了一道名菜。
大文豪还不忘写信调侃弟弟苏辙:
羊蝎子的吃法确实不错,
只是每次把骨头上仅有的一点肉吃光了,
令一旁的大黄狗不悦。
插播广告
北有天津“狗不理”大包子
南有惠州“狗不悦”羊蝎子
惠州美食
哪止烤羊蝎子?
客家九大碗。
咸香味美的东江盐焗鸡、
口口浓郁的东江酿豆腐、
肥而不腻的梅菜扣肉
最具惠州特色,
也是岭南名菜;
东江盐焗鸡。
东江酿豆腐。
梅菜扣肉。
沥林碌鹅、仍图酿猪皮、
横沥汤粉、铁涌生蚝
也惊艳了人们的味蕾。
沥林碌鹅。
铁涌生蚝。
横沥汤粉。
阿嬷叫、艾角、糍粑,
还有“养活了惠州古人”的东江蚬
……
阿嬷叫。
惠州不仅“好吃”,还很有文化,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都城在博罗县的缚娄古国始于春秋,
辖今惠州、东莞、深圳一带
出土了编钟大批文物
证实了岭南在先秦以前并非 “瘴疠之地”
改写了整个岭南的文明史,
岭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
博罗横岭山出土的青铜鼎。
在陂头神村出土的春秋编钟。
秦汉以来,
成为中原朝廷辖制岭南的重要据点;
隋唐开始,
成为东江流域特别是粤东的中心;
明清时期,
成为中原客家人南迁的重要落脚点;
清朝末年,
成为向海外输出华工的重要基地;
革命时期,
成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之一;
抗战时期,
成为华南抗日主战场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大批军属随南下大军来到惠州;
改革开放后,
五湖四海的人翩然南下成为新惠州人。
现存的明代北门古城墙。
位于惠州西湖的丰湖书院。
深受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的滋养。
在此定居生活的人们,
追捧葛洪的康养之道:
“地道南药在惠州”;
学习苏轼的乐观豁达:
“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们陶醉山水与人文,
在开放包容中奋勇进取。
一年一度的范和村迎妈祖文化节,孩子们也盛装参与。
龙门鹤湖围村民参与“上灯”活动。
龙门蓝田瑶族乡“舞火狗”。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苏东坡的内心写照,
更是“最岭南 醉惠州”的广告词!
祝屋巷。
罗浮山。
惠州西湖泗州塔。
今天的惠州,
也是岭南开放文化的代表,
中海壳牌和埃克森美孚两大世界级石化项目,
先后标注了中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时代高度。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惠州坐拥大湾区国土面积五分之一,
成为大湾区最具增长空间的城市,
成为国内外资本抢滩大湾区的优选地。
大亚湾石化区。
惠州城市风光。
大湾区,大未来,大机会!
最岭南,新惠州,等你来!
制作:惠州头条智媒中心
出品: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策划:李朝荣
执行:杨振辉
文案:吴志云
视频: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苗 刘惠彬 赖华海 摄
图片:惠州东江图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