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步迈向“水利强市” 今年启动237宗相关项目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十四五”时期我市水利着力补短板安排项目363宗,今年启动237宗
强力推动“水利大市”迈向“水利强市”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余锦堂)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水利工作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获悉,《惠州市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近日通过专家评审,计划5月底前报市政府审定。

  据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兴水方针,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以“安全、生态、智慧”为主旋律,高质量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筑牢水安全保障防线,提升五大能力,将我市建设成为与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水利强市。 

惠州水利资源丰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控等五大能力

  去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的部署,市水利局成立了《惠州市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调研,摸清全市水利家底,并与县(区)、乡镇(街道)代表以及水利行业专家座谈,听取各方对规划的意见建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汇报,组织专题研究,提出非常具体、有针对性的意见,要求水利规划必须符合惠州实际,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

  “根据规划,全市安排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行业监管项目659宗,总投资1106.56亿元。‘十四五’期间拟实施项目363宗,计划投资438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江河湖库和各类水利工程数量多,是“水利大市”,但是江河湖库和水利工程在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方面综合效益上发挥得还不够充分,水利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还存在较大短板。为此,规划提出,提升五大能力。

  一是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未来五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防洪减灾体系。市区、县城和镇区等重点区域防洪得到有效保障,到2025年末,镇区防洪标准达标率达到70%,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70%,海堤达标率达到80%,治理中小河流500公里。

  二是提升农村水利保障能力。未来五年,基本建成治理有效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到2025年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农田灌溉更有保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促进乡村振兴。

  三是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集约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到2025年末,市区、县城、镇区和工业园区供水保证率达到97%,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为3.1亿立方米,县城应急备用水源保障率为100%。

  四是提升河湖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未来五年,基本建成生态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到2025年末,城镇主要河流的河湖水系综合整治长度100公里,新建成碧道245公里,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100%,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保持率达到92%,水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五是提升涉水事务监管能力。未来五年,基本建成智慧安全的现代水利管理体系。通过强监管各项措施,进一步调整、纠正人的错误行为,遏制涉水违法事件多发势头,重塑人水和谐关系,初步形成高效赋能的智慧化监管体系,推动河湖面貌明显改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启动的项目涉及江河湖泊治理等方面

  “今年计划启动237宗水利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约44.54亿元,涉及防洪减灾、农村供水、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江河湖泊治理、水利信息化等方面,投资额和项目数都创了历史新高,任务非常重。”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

  防洪保安全方面,加快推进金山新城水环境综合整治涉及的9宗水利项目建设,完成白盆珠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动工建设联和水库排洪分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5月初贯通新开分洪河并具备分洪过流能力,治理中小河流不少于80公里,完成27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清淤疏浚河道143公里,完成蓄滞洪区规划成果。通过落实水利工程防汛责任制、加强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做好安全巡查、监测和值班值守等措施,确保今年水利行业安全平稳度汛。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针对去年以来发生的旱情,通过科学调度、计划用水、发挥蓄水保水效益等措施,保障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农村水利方面,今年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2.3万人,实现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推进伯公坳灌区改造等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新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3.4万亩,支持配合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充分发挥移民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

  水资源管理和配置方面,制定“十四五”惠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主要河流生态流量管理,完善重点河流生态流量监管体系。与深圳市协商推进向深汕特别合作区供水,努力将工程建设成为惠及两市人民的“民心工程”“发展工程”。

  河湖管理保护方面,针对近两年在“清四乱”、跨市跨流域河湖保洁、水污染防治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组织各县(区)及市有关单位对号入座,采取针对性措施整改提升。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河湖长“有名”“有实”“有为”,新建60公里碧道,推动“清四乱”“五清”常态化开展,及时发现和整治河湖突出问题,维护河湖健康有序,促进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涉水事务监管方面,完成我市智慧水利平台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并向市政府申请建设部分项目。推广惠东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经验,组织博罗县申报第二批样板县,提升全市小型水库管理水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60平方公里,依法管住人为水土流失。有序组织河砂开采,从重打击“蚂蚁搬家”式等小规模、长期化非法采砂行为。

  加强资金筹措保障水利建设

  “‘十四五’时期全市水利计划投资约438亿元,大约是‘十三五’时期的3倍,今年计划投资约44.54亿元,差不多是去年的3倍。水利投资规模的大幅提高,水利资金筹措将面临巨大压力。”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该局将和各县(区)、有关单位想方设法增加水利投入。

  注重从自身挖潜。适当增加市、县的财政投入。比如,对河砂出让收入以及水资源费,要尽可能用回到水利建设和河湖治理保护,做到“取之于水、用之于水”。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及时谋划安排水利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省的“笼子”,并加强沟通和汇报,尽可能多争取国家和省的专项资金支持我市水利建设。

  用好投融资模式。通过国家有利政策,用好银行、基金等投融资手段增加水利资金来源。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为惠州水利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