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所学校,温暖又闪耀! 温暖绘就她的底色, 光芒来自她的情怀, 她就是华中!
以伟大数学家命名的惠州市华罗庚中学,以“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华罗庚精神为学校铸魂,在高端软硬件和智慧校园的“加持”下,不断升级革新高效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育有实力有个性的人才”,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服务。了解她,就会爱上她——在这里,你能看到教育最本真、最美好的样子!
市华罗庚中学“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育有实力有个性的人才”,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服务。
四个“关键词”,解码华中魅力
◎ 有温度
设备高端管理温情,打造“亲情·幸福”校园
“亲爱的同学们,可有注意到华中那些变化吗?建设中的智慧校园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更便捷;方便温馨的洗衣房让你无后顾之忧有更多时间投入学习中;让你眼前一亮的特色饭堂是否是你的‘学习加油站’?”
2019年陈绍安履职市华罗庚中学校长以来,他非常注重及时和同学们分享学校的发展进程。每年的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的开学第一讲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激起满场的欢呼。
在他的带领下,华中大胆开拓,拥抱新时代,建成先进的智慧校园。纳米黑板的更换、教师云电脑的更新,光纤网络的改造,还有即将上马的智慧门禁、电子班牌、智慧饭堂……科技为华中插上了振翅高飞的翅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该校与海康威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了该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战略合作、校企协同发展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所高中学校。
打造“有温度”的学校,这一办学理念为华中铺上了温暖的底色,校园处处都有人性化的细节。
“今天也是华中毕业生想念学校食堂的一天”
第一食堂的西米露和水果,休闲区的欧式餐包、奶茶咖啡;第二食堂的兰州拉面、麻辣烫,自助食堂眼花缭乱的菜式……“在食堂,菜有菜味,汤有汤味,人有人情味”,这是华中食堂对同学们的承诺。此外,校园休闲长椅增加了,阶梯教室、艺术广场、阅读广场、华罗庚广场喜换新妆了……
作为一所有5000名学生的寄宿制公立学校,市华罗庚中学实行的是人性化、亲情化管理,构建“亲情·幸福”校园。在设备上的极尽完善,在学生之间赢得了“惠州市华罗庚皇家学院”的美称:820间公寓式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冷热水供应充足,有独立的卫生间;男、女生宿舍分别建了专业、大型的阳光洗衣房,提供衣物、床品的清洗和消毒服务;该校拥有市直中学最大的食堂,4个学生食堂可供4000人同时就餐;全校使用直饮水系统,接水终端分布在每个班级内及公共区域,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喝到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体育设备上,学校有400米标准运动场、10个篮球场、多功能体育馆、恒温泳池、羽毛球场……
在后勤管理上,该校以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培养人为核心,推出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优质化育人的学生管理模式。“每栋学生宿舍都配备了专业生活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在学生之间、学生和宿管之间建立亲人般的关系。”陈绍安说,人性化和亲情化的模式带来育人环境的最优化,从而在课堂之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 有情怀
爱国爱家爱生如子,是老师更是导师
市华罗庚中学现有93个教学班,教职员工416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5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10人。学校教师年轻富有活力,对教学充满激情,注重团队合作,在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
陈绍安校长希望全体华中人,当有情怀的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度”的华中人,做“四有”好老师。在核心领头人的理念指导下,老师结合自身特色体现出华中教育精神。
“今天又是正能量满满的一天”
华中人的家国情怀不在远方,不是口号。2020年4月22日,《战疫英雄,青春榜样》——2020年惠州春季学期“特别思政课”面向全市120多万大中小学生开讲,点赞量超过100万。主讲人林丽红是市华罗庚中学生物老师,她与丈夫的战疫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林丽红也获得2020年广东“最美教师”称号。近日,市华罗庚中学亮相央视,该校组织开展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向戍边英雄致敬”活动被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报道,“高二女生寄给边防战士的特殊礼物”也上了微博热搜。这已经不是该校第一次上央视了,此前央视《东方时空》也曾报道过该校学子笑对挑战的“高考表情”,华中合唱团三个合唱节目也先后登上了央视舞台。此外,该校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优秀校友投稿感恩母校等新闻也多次吸引主流媒体报道,华中学子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形象深入人心。
华中人的师生关系不是亲情,更胜亲情。
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解凤英,一直相信,教育是一颗真心唤起一片真爱。她会记下每个学生的生日,给他们惊喜,见证他们的成长;每逢节日,给不能回家的学生(西藏生)送饺子和水果;遇到哪个学生身体不舒服还坚持上课,她就为学生熬粥带菜……这份真心也换来了孩子们的信任,她也成为华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
华中人的关注重点不止成绩,更重成长。
全校教师均通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在11名专职心理教师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带领下,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专业保障。“走心的谈话”是老师们给予成长中学生的最佳礼物。同学们遇到挫折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老师。以张凤玲老师为代表的心理老师们更是大家的“强心剂”。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我心里纠结成一团乱的时候,张老师总能春风化雨般地用温柔且有力的话语打开我的心结。我们特别感恩。”
华中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成长路上的导师。陈绍安告诉记者,“双导驱动”成为当前市华罗庚中学前进的重要驱动力,一导为导学案教学,学习前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一导为全员导师制,老师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关爱,由师生关系进一步升华为师徒关系,每月谈话、家访、同餐,确保每个学生至少有一位老师了解他(她)。
华中先进育人理念渗透在校园每一个用心的活动中。尊师重道入学礼、走向成熟成人礼、各种节日创意祝福等为学生成长增添仪式感,以“你笑起来真好看”为背景音乐的课间操开高中趣味早操先河,秉承“办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育有实力有个性的人才”的理念,市华罗庚中学以老师的温度,成就学生的高度。
◎ 有实力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培养能力市直第一
市华罗庚中学倡导以“导学案”为引领的教学方式,从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拓展的宽度、互动的温度、生成的高度六个维度关注学生学习,聚焦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原先基础薄弱的学生进步显著,原本优秀的学生高进优出。
“今天又是感恩学校培养了我的一天”
华中自2011年首次参加高考以来,该校九年获得惠州市高中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更荣获高中学校培养能力评价市直属学校第一名。大批优秀学子从这里扬帆起航,进入心仪的高校深造。加工能力,非同凡响!
高二(25)班学生李智善对此有切身体会,高一入学第一次考试她在全年级排1201名,此后从993名、300名进步到130名。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她已经排到历史班的第3名。尖子生代表高二(9)班学生卓义雍,统考总分排在惠州市理科34名,物理单科全市第一。
2016届数学“牛人”代军老师所带的高三(1)班考了33个重本,超额12人。毕业生梁耀麟一家特别感恩华中。耀麟同学高二分班年级理科排名740左右(共850名理科生),通过自身的奋力拼搏和老师们的倾力培养,高考总分超重本线50分,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耀麟爸爸得知自己孩子的高考分数之后,热泪盈眶地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梁家也能出重点大学生。华中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在陈绍安校长提出的“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育有实力有个性的人才”先进理念指导下,华中成为全市首个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学校,“惠州市家校共育指导组”“惠州市惠家教服务中心”也先后落户,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机制,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华中先进育人理念渗透在校园每一个用心活动中。
◎ 有个性
和谐发展个性生长,星光熠熠耀华中
围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和谐发展 个性生长”理念为引领的素质教育模式,塑造了华中学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鲜明的个性特点。66个学生社团活跃在校园内外,“八大节”搭建展示和交流平台,全方位培养学子的兴趣特长,每年还开展近60项多样化德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潜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发挥。
华中获得“第一批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殊荣,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剪纸、钱鼓舞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非遗文化。同时,华中还将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学科资源深度融合,探索特色教育新途径。
在此氛围下,该校学子个性飞扬,成才道路百花齐放,造就了周也等优秀的文艺人才。
“今天又是被华中星星打了一脸高光的一天”
今年3月,古装武侠剧《山河令》横空出世,成为三月最火国产剧,长期位于全网热度榜第一,其中女主角顾湘的扮演者周也,是惠州市华罗庚中学2016届毕业生。当年周也以全国第36名的成绩成为惠州首个被北影表演系录取的学生。周也还凭借《少年的你》中魏莱一角,被提名为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和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演员何蓝逗也是惠州市华罗庚中学2016届毕业生,出演了《青春喂了狗》《绝世高手》《极道少女》等影视剧,其中在《最好的我们》中饰演女主角耿耿,票房累计突破4亿。
音乐方面,2013届毕业生苗柏杨目前是音乐制作人、唱作人、作词人,和李荣浩、郑恺、SNH48女团等艺人或团体均有合作;2016届毕业生何帆,目前在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剧专业就读,出演多部音乐剧;2018届毕业生何衍朝,曾获广东“粤语好声音”歌唱大赛十二强,参演影视剧《穿越火线》《同学别闹》,且是服装品牌Cheesin夏装模特;2020届毕业生邬昊霖,是著名音乐创作自媒体达人,参与电影《敖丙传》《悬崖上的金鱼姬》的歌曲制作。
陈绍安说,华罗庚中学一直在矢志不渝地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立交桥,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机会,让每个华中学子敢于为自己发声、乐于为学校代言。
三个“要质量”,提升华中实力
从2008年到2021年,惠州市华罗庚中学已经走过13年,获得了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34项国家级、省级荣誉,成为学子心目中的求学乐园。那么在接下来,学校如何更好地发展?
“奋进华中要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爱岗敬业要质量、向特色发展要质量,更优的管理只为华中有更美好的明天,只为华中学子有更好的发展。”陈绍安向全校师生提出了三个“要质量”这一发展思路。
市华罗庚中学软硬件设备高端、管理温情,打造“亲情·幸福”校园。
◎ 向科学管理要质量
“向科学管理要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教学和后勤三个方面。社团工作要有新思路新发展,心理干预要常抓不懈,班级文化建设要有高度;教学工作要以学定教,从注重教到注重学转变;后勤工作要建章立制、统筹安排,要用心、用情服务师生。
该校通过充分调研、科学调整,实行细化的公开课研讨、听课制度,通过常规教学检查,保教学质量提升;设立评优评先机制,促科组迅速发展;开展教学比赛,促教学质量提升;实施青蓝工程,促教师快速成长。”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设立的全市首个“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小组”、教学巡堂制度和视频巡课系统等科学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效果显著。
“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主任们将科学管理的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中。翟彦奇等班主任不断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倾力打造优秀班集体。班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管理积极性;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各种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 向爱岗敬业要质量
华中人始终坚信每一个生命都不同,所以教育的面目并不唯一,教育的方式也需要个性化。
“今天又是膜拜华中‘大神’的一天”
教师的成长是终生的。只有不断地与学生一起成长,才能做学生更好的引路人。华中的老师在专业之外各有专长,卧虎藏龙,常常带给学生很多惊喜。近日,周铭耿老师的诗集《禾斋诗存》被各省图书馆及北京大学等26所国家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收藏。周铭耿热爱古诗词、勤于创作,他结合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在摸索诗歌启智塑德教育。他影响了一大批学生,每年都有一群小诗人在他带领下,学古诗写古诗。
陪伴是最好的爱。华中的老师们一有时间就和学生逐个沟通,努力做到全程追踪,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人般的关心,像彭韶慧、廖鸿琳、傅诚、许常桥等班主任,几乎每天晚上守护在学生身边,这种关爱和陪伴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养分和力量源泉。也因此,这些老师成了孩子心中的“大神”。
有好风气才有如此多敬业的好老师。那华中爱岗敬业风盛行的秘诀是什么呢?
陈绍安校长首先从党建工作入手打造爱岗敬业风,让党建工作进教学、进班级、进课堂、进管理,让全体党员老师讲担当、讲贡献,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大奖教力度,充分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向老师送“温暖”,向备课组送“支持”,支持老师外出扩展,关心离退休老师;加大师德师风监察力度,向无效教学说不,向迟到早退说不,向照本宣科说不,向违背师德师风的现象说不。
◎ 向特色发展要质量
每一天都是华中人奋发向上的一天
今年中考志愿填报在即,市华罗庚中学国防班成为许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热点。今秋该校将发挥国防教育优势,在提前批招收国防班高一新生100人。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除了国防教育之外,华中还将继续做好华罗庚班数学特色、音乐、体育、美术教育,多维度培养人才;通过引进影视传媒进校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成立国际交流中心、扩大学习日语的规模,拓宽学生升学的途径;继续打造多元民族特色教育,为民族教育添砖加瓦。
这就是惠州市华罗庚中学,一所每一细节都散发着个性与特色的魅力学校。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