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本年度“最大最圆月(也称‘超级月亮’)”与月全食(也称“红月亮”)浪漫“邂逅”。这场“超级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5月26日16时46分(半影食始),经过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等阶段,结束于21时51分(半影始终),全部过程历时5小时零5分。其中“全食(即‘红月亮’)”阶段从19时09分到19时28分,持续时间较短,只有不到20分钟。
这是昨晚7时40分在市区拍摄的月全食(多重曝光)。
7点29分的月全食。
7点30分的月全食。
7点33分的月全食。
7点40分的月全食。
8点01分开始升光的月全食。
8点10分开始升光的月全食。
8点13分开始升光的月全食。
8点17分开始升光的月全食。
8点18分开始升光的月全食。
8点23分开始升光的月全食。
8点28分开始升光的月全食。
本组图片: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建桥 摄
相关链接:
“超级月亮”携“月全食”天幕献演
作为本年度重磅天象之一,5月26日晚7时多,2021年第一次月全食在夜空上演。此次月全食适逢最大满月,“超级月全食”天文奇景现身天宇。为更好地给广大市民进行科普,记者采访了惠州科技馆天文老师赵老师。听一听他给大家带来的“月全食”科普知识。
一、月食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是月全食?
惠州科技馆:当太阳、地球、月球在空间中排成一条直线,并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这样,月球就会进入到地影中,形成月食。月食分为日全食和日偏食。前者是指月球整个进入地影中,后者是指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影中。我们一般将月全食分为五个阶段:初亏(月球刚刚与地球本影相切),食既(月球整个进入地球本影),食甚(月球中心点跟地球本影中心点距离最近),生光(月球准备从地球本影出来),复圆(月球全部从地球本影出来)。
5月26日月全食五个阶段对应时间分别为初亏(17:44)、食既(19:09)、食甚(19:18)、生光(19:28)、复圆(20:52)全食阶段只有19分钟,从初亏到复圆约三个小时。
二、什么是超级月亮?超级月亮是如何发生的?
惠州科技馆赵老师:由于月球循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它到地球的距离是时刻变化着的,有时远,有时近。导致不同时候的满月也看起来时大时小,当某次满月离地球距离很近时,就会看起来又大又圆,一般称它为“超级月亮”。这是一种不怎么严谨的叫法,毕竟很难满足满月又刚好经过近地点。
三、此次“月全食+超级月亮”的现象是否属于非常罕见的现象?会在观赏上带来明显的视觉变化吗?
惠州科技馆赵老师:既是月全食又是超级月亮,相对来说比较罕见。所有月全食看起来都是古铜色或者说现在多数媒体都称呼它为血色。至于为什么是古铜色,那是因为虽然太阳光无法直射到地球背面,但是由于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散射和折射作用,波长较短的蓝光都被散射掉了,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黄光经过折射,传播路径发生了弯曲,绕到了地球背后,所以还是会有部分红光照射到月球上。
另外,超级月亮要比普通满月看起来大,这次大概比满月平均直径大了14%。
四、惠州哪些地点可以观测到?公众该如何观测和拍摄此次“月全食+超级月亮”?市民观测时要注意什么?
惠州科技馆赵老师:这次初亏发生在17:44,那时月亮还没有升起来。在惠州,当19:00左右月亮升起来时已接近食既,即带食月初。月亮升起来就是红月亮。大家要抓紧时间,因为20分钟后,月食就会进行到生光阶段,月球开始慢慢移出地球本影。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月亮刚刚升起来时,找个东边没有遮挡的观测地点,海拔越高越好,抓紧时间欣赏月全食。
欣赏月全食用肉眼观看即可,有条件的可以用双筒望远镜。相反用高倍的天文望远镜观看,却有点得不偿失,因为后者虽然能放大观测目标,但是只能看到月球局部细节,欣赏不了整个月球淹没在地影中的壮观景象。
五、接下来的月全食会发生在哪些时候?预计惠州能否观测到?
惠州科技馆赵老师:今年11月19日还会发生一次月偏食,届时,月球运行到远地点附近,月球视直径特别小,不妨称之为“超小月亮”。虽然这次是偏食,但月球大部分都会进入地球本影,几乎成为月全食。此次月偏食,惠州可见。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刘豪伟 通讯员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