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文!惠州出台“硬核”30条锻造更优营商环境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改,市委深改委首次以1号文部署营商环境优化工作
“硬核”30条锻造更优营商环境

  推广企业开办(含企业设立、刻章备案、申请发票、公积金开户)“一网同办”系统;试行临电以租代购模式;“交房即交证”服务覆盖工业项目;全面普及推广区域评估;园区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实施容缺办理……

  中共惠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关于印发〈惠州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的通知》(惠改委发[2021]1号)。这是惠州以“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改”为原则,首次以清单管理的方式,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信贷等13个领域推出年度30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据介绍,以市委深改委1号文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我市尚属首次。“优化营商环境刻不容缓,以深改委1号文部署就是要将这种工作压力、紧迫感传递至各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俊堂说。


大亚湾石化区。

  补短板

  首次将资金、土地、用工等保障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范畴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打造“快人一步”营商环境,学习借鉴发达城市先进经验,着力破解“痛点”“难点”“堵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把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放在今年工作最核心位置。记者了解到,《惠州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以下简称“《工作清单》”)的推出,是我市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之一。

  “《工作清单》是以‘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改’为原则提出的改进措施。”黄俊堂介绍,《工作清单》涉及的范围是在世界银行、国务院、省营商环境评价范畴确定的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纳税服务、不动产登记、政务服务等九个领域基础上,针对我市用工难、用地难、资金下达难、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再增加解决用工难、完善财政直达机制、激发土地市场活力、完善营商环境工作保障机制四个领域措施。

  这是我市首次将资金、土地、用工等要素保障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范畴。黄俊堂介绍,“补短板”是《工作清单》的一大特点。聚焦我市区域评估、联合测绘、联合竣工验收、市场监管、纸质申报材料减免等短板问题,《工作清单》从资金保障、标准制定、系统进驻、“双随机”联合抽查、电子档案建设等小切口入手推出了系列举措,“以此推动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在证明事项清理方面,《工作清单》提出建立证明事项负面清单。在盘活闲置土地方面,《工作清单》明确今年9月底前完成历史闲置土地的全面处置。


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

  提效率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部署一窗通办一窗通取帮办代办

  《工作清单》提出,列入《惠州市(含县区)用证事项清单(涉企生产经营)》的事项,涉及业务办理时需提供的证照属于广东省电子证照系统核发范畴且已经核发的,一律取消纸质复印件提供或上传扫描件,统一使用电子证照“免证办”。

  “目的就是从规范电子档案入手,解决公众、部门关于网上材料归档的疑虑,打通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应用的最后一环。”黄俊堂说。

  据介绍,对于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水电气公共服务这些多年持续优化提升的服务,《工作清单》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部署了“一窗通办、一窗通取”建设工作,大力推动服务向一个窗口一个工作人员集中,从减少一次准备、一次见面、一次领取、一个小时等小细节入手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同时,《工作清单》下达了建立完善帮办、代办制度“硬任务”。

  “《工作清单》还是我市紧扣‘六稳’‘六保’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黄俊堂举例,《工作清单》结合我市一季度外贸增长态势,急企业之所急、 办企业之所需,明确加快推进出口退税及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要求。《工作清单》还以持续开展转供电、港口口岸收费、交通物流、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等涉企收费专项治理为切入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避免减税降费红利被截留,确保改革红利不打折扣到达企业手中。《工作清单》还明确在今年底前完成15个异地用工储备基地建设,破解企业用工紧张问题等。


星河(惠州)人工智能产业园。

  抓落实

  首次提出开展县(区)营商环境评价

  我省往年对我市进行营商环境评价发现,部分工作在县(区)推进、执行中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可量化”“抓评价”“建机制”成为《工作清单》的重点内容之一。

  记者留意到,《工作清单》对每项措施明确了改革的量化目标,特别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区域评估等涉及业务流程优化的改革在推广率、业务数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避免政策层层传导,提高改革政策在县(区)的落地效率,《工作清单》对每项工作清单明确了实施层级和完成时限要求。“清单下发后,县(区)无需等待,可根据目标要求自行开展工作。”黄俊堂说。

  例如备受关注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工作清单》提出,要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推广“区块链+不动产登记”平台,今年6月底各县(区)不动产登记大厅实现“一窗通取、一窗通办”,水电气业务与不动产登记业务整合办理;今年12月底前涉企不动产登记业务和抵押登记业务全市通办。此外,“交房即交证”服务要覆盖工业项目,今年12月底前新增竣工验收工业项目50%以上享受到“交房即交证”改革红利。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为确保各项措施在县(区)落实,《工作清单》首次提出开展县(区)营商环境评价,并将《工作清单》的贯彻实施纳入评价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战场在县(区),所以我们要将营商环境评价向县(区)延伸。”市发展和改革局体制改革科科长王国荣介绍,“营商环境评价目的不是考核,主要是以评促改、以评促效,让其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一本账、一张图’管理的关键支撑。”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加强改革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今年市发展和改革局启动了惠州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中的改革任务监测模块,通过该监测模块对30项工作清单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并开展期中期末评估,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欧珊珊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