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东江颂》:打造惠州文艺新高峰 收获满满正能量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红色东江颂》创排演职代表畅谈创作分享经验
用文艺彰显文化魅力 以精品讲好本土故事

  直播当晚吸引230万人次在线观看,上线以来网上点击量超600万人次。作为我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举措,市委宣传部牵头主创并推出的惠州本土大型原创交响音诗画《红色东江颂》,自6月25日晚首演以来,引发社会热烈反响,深受惠州内外各界人士广泛赞誉。

  在6月30日举行的《红色东江颂》创排总结座谈会上,来自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剧目创排演职代表畅谈收获,分享经验,并围绕打造文艺精品、推进文艺作品创新创作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全场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松权摄

  艺术实践

  打造惠州文艺新高峰

  文艺作品的成色和品质,是衡量其艺术成就的重要坐标。

  “《红色东江颂》是综合性整体艺术的具体表达和生动体现。”作为节目总导演,林波对整个主题文艺活动感触颇深。他说,剧目集交响乐、戏剧、朗诵等于一体,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融合,这是创作成功的基础。同时,艺术表达上注重“历史对应感”,表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历史,以及创作团队的反复打磨,各方的共同努力赋予了作品极高的艺术成就。

  文艺精品不是“一不小心”、抱着玩儿的心态就可以造就的,也不是仅凭灵感就可以催生的。让惠州学院东江流域音乐研究所负责人王振龙体会最深的,就是所有创作人员的努力付出,最后成就了作品的“精”。他和创作团队把作曲创作任务作为工作、生活的重点,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就拿《东江谣》来说,4位创作老师就反复修改近10次才定下来。”

  历时一年精心打造,市委宣传部全面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多次召开剧本研讨会,邀请文化、文艺、党史、词曲、音乐等各方面专家对每个节目、每个篇章的构思、立意、呈现形式等进行研究,严格把好政治关、艺术关。全体创排人员全情投入、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倾情奉献,以优秀作品说话。

  “这是惠州难得一见的文艺佳作,树立了惠州文艺新标杆,打造了惠州文艺新高峰。”参加座谈人员纷纷表示,《红色东江颂》打造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彩剧目,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独唱《百年初心》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松权摄

  精神滋养

  收获了满满正能量

  《红色东江颂》的所有演出作品围绕惠州重大党史事件展开,坚持以真为本、以实感人,让全体参与创排人员收获满满。

  为了用好惠州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精彩呈现百年党史,市委宣传部牵头精心策划、组织、打造奉献这部红色主旋律作品,举全市宣传文化战线之力组成的创作团队深入挖掘,精心打磨,十数易其稿,可谓“千锤百炼”。

  《红色东江颂》乐团指挥、惠州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岳晓云表示,接到创作任务后,大家团结一条心,始终坚持“一盘棋”思维。“掏心掏肺把创作意见表达出来,一个目标就是把事情做好,这种团队协作精神让我很感动,也从中收获了满满正能量。”他说,正是得益于大家的齐心协力,作品才得到如此精彩的呈现。

  “看完这部音诗画,我的感受可以用三个‘非常’来形容:非常惊艳、非常受教育、非常有信心。”惠州广电传媒集团新媒体公司总经理胡鹏飞说,演出剧目全面展现了党在惠州的光辉历程,自己在参与创排过程中再次接受了红色精神的洗礼。

  《红色东江颂》的创排和演出,不仅实现了市委重大政务活动的成功,也是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担当使命履行主责主业的重大成功,是惠州市与惠州学院探索校地深度合作的成功范例,更是主创团队团结协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群策群力开展集体创作的巨大成功。

  “真正的文学创作需要持之以恒的辛劳与付出,但当作品完美呈现出来时,内心充满了获得感、幸福感。”市文艺创作室主任贾慧敏表示,参与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演出作品记录了惠州百年沧桑巨变,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共产党人百年来艰苦卓绝的非凡成就,这些本土党史大事,值得我们入脑入心、持续思考、滋养人生。


说唱《你是我的全世界》。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松权摄

  再接再厉

  擦亮区域文化品牌

  “惠州日报评论员文章称《红色东江颂》‘是惠州城市文化新名片,更是惠州城市文化新资产’,我深有同感。”惠州保利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华说,对于这样一个经典作品,从演出组织的角度来看,下一步就是要运用好这一“文化资产”,尽快提炼出一个“巡演版”,加强演出推广,再一个就是在《红色东江颂》主品牌演出项目的基础上,考虑打造一些“子品牌”,如交响乐作品可以交响乐配画的方式,和独唱、朗诵等融合。

  市歌舞剧院总经理王胜华认为,接下来,要在歌舞创作上,进一步对作品打磨提升,尤其是注重创新,在充分尊重创作规律基础上,扎根惠州这片红色沃土、紧跟时代步伐,统筹好传承与创新,结合好传统与现代,努力打造更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品力作,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为提高惠州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知名度作出新贡献。

  “一幅史诗级画卷、一部顶流重头戏、一声奋进新号角、一份精神土特产、一张文化新名片。”参与座谈的嘉宾一致认为,《红色东江颂》的成功首演,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创排人员的信心。作为一张惠州文化新名片,大家希望以此为新起点,全力推进艺术精品创作工作,打造更多文艺精品力作,用文艺彰显文化魅力,以精品讲好本土故事。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