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罗县横河镇,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都会有大巴满载着游客来“打卡”旅游,欢声笑语在乡间回荡。博罗横河生态乡村旅游业的红火是横河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横河镇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使美丽横河绘就绿色发展新篇。
横河镇坚持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为发展思路,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镇,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继引进罗浮山国学院、奥伦达部落、富春山居田园综合体文旅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大力推进郭前村、西群村、花园村、何家田村等新农村建设,持续优化美化人居环境,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民宿产业,着力推出了上良民宿、禾肚里稻田酒店、上河麦客喜客等一批特色精品民宿,初步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崛起,全镇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近年来,横河镇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绘就绿色发展新篇。
强化党建引领 履行使命担当
走进横河镇,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栩栩如生的墙绘作品、生机盎然的绿植,美丽中充满生机。环境优美的文化广场上,村民悠闲自得,散步赏景……
新时代下,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是核心。横河镇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为抓手,推动基层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乡村发展有了“主心骨”和“领头羊”。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一是2020年底,通过村级换届,1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面实现“三个一肩挑”,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各级培训切实增强各村党组织书记的战斗力。二是建立健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谈心谈话制度,将制度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项目,每月推送一期“主题党日”活动指引,把规范各党(总)支部组织生活作为抓手,深入开展“主题党日+”专题活动,推动党群服务更贴近一线、贴近需求。三是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全镇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四是不断完善基层保障工程,加强党群服务中心范化建设,已完成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及1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为辖区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务、便民“一站式”服务。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横河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发展柑桔、枇杷、腊味、山茶等特色农产品,同时发展以牛大力、沉香、三桠苦等中草药为特色的种植业,带动了农业增效、村民增收。
随着旅游业、农业的快速发展,该镇的传统农民逐步转变为旅游从业者、种植大户等,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8947元增至2020年的15000元,年均增长13.5%。此外,通过网格化对接帮扶的方式,精准帮扶贫困户,全镇182户263名贫困户全部顺利稳定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如今,横河镇基层党组织正带领人民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游客在横河体验采摘枇杷的乐趣。
优化发展环境 增进民生福祉
近年来,横河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十三五”期间五年生产总值58.48亿元,同比“十二五”增长36%;完成税收13.48亿元,同比“十二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3.3%;完成了景田百岁山第二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以及投产工作,累计贡献税收4.531亿元。成功创建惠州市卫生镇、惠州市文明镇、广东省森林小镇。
横河镇在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增进了群众的民生福祉。
“街道宽阔干净,绿化也好 ,晚上走到哪儿路灯都亮堂堂的。村里还建了广场,老百姓有了地方娱乐,每天都到这儿来,跳舞、唱歌、锻炼身体。过着这样幸福的生活,我们心里可美了。”一位村民乐呵呵地说。
横河镇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保护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近年来,横河镇创建了16个星级示范村,11个省级卫生村。全镇18个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8个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村容村貌井然有序。投入3840.87万,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基本实现村村有安全饮用水。着力推进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完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开展无证排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农业面源的污染整治力度,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农家乐、饭店等的清理整治,辖区内的河流水质稳定达标。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基本实现道路、饮水、路灯、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垃圾收集池、农家书屋、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农村面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罗塘桥重建、X217县道改建、圩镇道路硬底化、停车场改造、镇文化广场的美化绿化和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持续加大投入,用于教育设施建设、购买更新教学设备以及奖教奖学工作,全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力度完成横河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中医院建设及配套更新医疗设备;新增24套治安视频控制点,更换5套前端设备并对监控中心进行提标升级,逐步构建全镇的治安监控网络。铲除了一批在群众身边的黑恶势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维护了横河的安全稳定。通过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企业排查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了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全镇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推进农文旅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
春意盎然的一个周末,深圳游客周先生一家来到禾肚里民宿度假。“我周围很多朋友都来这里打卡,赏美景,吃农家菜,住有特色的民宿,真是不虚此行!”
近年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人们休闲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横河镇自2016年起,依托自身山水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以建设民宿产业专业镇为目标,引导民宿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现共有大小民宿酒店36家,客房595间,床位960张。
横河民宿的知名度、品牌力、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禾肚里稻田酒店、麦客喜客精品民宿入选惠州2020最美民宿,上良民宿入选惠州2020最具人气民宿,并于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上良民宿生态旅游区,实现了该镇旅游景区零的突破。上良村还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称号,横河镇亦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全镇旅游接待人数节节攀升,2020年,全镇接待游客人数为137万人次,是2016年的2倍,旅游总收入为3189万元,是2016年的4.4倍。
吃在横河,游在横河的态势已形成,旅游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特色精品民宿已逐渐成为横河镇一张亮丽的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横河镇内有博罗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嶂背畲族村,该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下来将大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与特色旅游融合,计划通过与周边村落连片建设,打造集畲族文化展示、畲式民宿建设、畲族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嶂背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景区,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畲族文化精髓。
“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镇。”横河镇负责人表示,该镇计划以打造民宿产业、乡村旅游、康养度假三个专业镇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到优势区域,谋划打造高质量发展大平台、核心区,以大平台推动各个区域大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区域产业规划布局为“一核三区一带”,即建设圩镇旅游服务核心,环显岗水库和罗浮山4A级旅游景区,沿河肚水和何家水民宿产业集聚区,现代特色农业和旅游特产加工区以及X223线乡村振兴示范带。
横河镇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干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建设全域旅游示范镇为目标,按照“一核三区一带”的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主抓项目落地,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建设魅力横河,横河将以更优异的成绩,奋力书写高质量绿色发展全面发展新篇章。
“花园”乡村游 开出智慧“花”
一机在手,吃住行游购娱全有。游客只需拿出手机微信搜索该小程序或扫一扫村内张贴的二维码,便能掌握村中“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这是花园村构建智慧乡村旅游,探索科技兴村新模式的积极实践。
在花园村党群服务中心外,“智慧乡村 科技兴村”的红色牌匾格外显眼,不少游客看到都拿出手机扫码了解当地资讯。来自东莞的黄先生说,他是首次过来游玩,“这个二维码设置得挺好,扫一扫就可以了解这里吃的、玩的、农特产品等信息,对我们外地游客来说很方便。”
智慧乡村物联网系统的搭建,为游客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服务,促进了一体化、全方位的旅游新体验。进入小程序,这里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呈现方式,将花园村的乡村风貌和农特产品展示给游客,让游客全方位了解乡域旅游资源,切实做到数字智慧导游。游客还可以通过小程序精准物色自己想吃想玩的地方,并获得相关信息。
在科技助力下,花园村的腊肉、蜜糖、番薯等农特产品“飞”向了更远的地方。“互联网+”的助力,让乡村旅游更加触手可及,不仅给游客提供了智能化的体验服务,还开辟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空间,释放了新动能。接下来,花园村将进一步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从党史学习中 汲取智慧力量
为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横河镇精心部署、科学谋划,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
横河镇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部署。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布置镇村两级党组织每周专题党课全面学,活用红色影视文艺作品带动基层党员群众灵活学,同时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的“五进宣讲”活动,并充分运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线上学习平台补充学习,学习形式丰富多样。
学史明理,学以致用。横河镇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史力行,情暖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十百千万工程”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学深走心做实。
一方面,采取以村组为单位,网格化遍访的形式,镇包村团队指导村委会,安排村组党员干部和县、镇单位党员干部组成2人遍访小组,分片分区开展入户遍访活动。遍访内容包括家中有无重大生活困难、有无急切希望帮助解决的重大问题、与他人有无重大矛盾纠纷、有无信访问题。另一方面,该镇以党支部为单位,征集群众希望党组织办的实事,压实责任,形成责任清单,把实事任务落实到党支部每个成员身上。目前,实事清单已收集202件,包括修渠通路、帮助村民保田抗旱、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帮助妇女处理家庭纠纷、照顾生病老人孤儿等内容。截至6月中旬,已完成162件,完成率达80%。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北黔 特约通讯员关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