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近日在中信惠州医院门诊门口,不少居民在有序地排队做核酸检测,该院贴心地为市民搭建好了挡雨遮阳棚。而在门诊及住院部内,诊疗活动也有序进行,医护尽管戴着口罩也面带微笑,温声细语地跟患者交谈,患者情绪平和,一些居民交口称赞:“医院的服务真不错,真正为民。”
从民营医院改革为国有医院,中信惠州医院可以说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各方面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中信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打造了一家集医疗、保健、教学、养老“四位一体”,名医专家众多,特色学科齐全的大型国有三级综合医院,该院曾获国家医政管理局授予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并获得广东社会办医40年十大热心公益医院、2018届中国医院竞争力百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智慧医疗先锋”等荣誉称号。
如今,该院正在往创“三甲”的路上奋进,用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少军的话说:“创建三甲医院是区域百姓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更是国家大健康战略的需求。”
中信惠州医院全景。
来之能战,奔赴各地核酸检测
“学史力行,同心抗疫”,6月22日早上7时15分,中信惠州医院60多名医护集结于门诊大厅,出征支援仲恺高新区重点地区核酸检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党员带头冲在前面,60多名队员冒雨出发,奔赴“战疫”一线。该次支援工作,队员们完成了沥林镇、潼侨镇4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近2万人次的核酸采样。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信惠州医院党委在开展党史学习的同时,加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的开展。
连日来,广东省各市部分地区陆续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作为国有企业,中信惠州医院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和担当。该院党委向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医护纷纷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支援大亚湾、广州增城、仲恺等地区核酸检测,为大家筑劳免疫屏障。
加班加点,为群众开展疫苗接种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普及,中信惠州医院新冠疫苗接种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单日最高接种能力已经达到3500人剂次。大量市民集中进入医院接种疫苗。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检分诊、疫苗接种等工作的安全及效率,避免酷暑时节广大百姓等待过长,医院党委向全院职工、党员倡议大家开展疫苗接种工作。自倡议发出后,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在保证临床诊疗秩序的同时,全力支援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工作人员有时给市民接种疫苗忙到深夜,甚至有时凌晨3点钟还在接收疾控部门配送过来的疫苗。
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安全高效有序推进,获得市、区卫生部门肯定的同时,也获得广东省主流媒体的关注。
疫情防控工作还在继续,党委书记杨少军表示,全院医护团队必将全力以赴,为百姓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强化党建引领,疫情期间凸显责任担当
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根。中信惠州医院一直注重党建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2020年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按照中信医疗集团和上级党委的部署,中信惠州医院全体员工在党委书记杨少军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到当地的疫情防控之中。该院被列为惠州市重点发热门诊和新冠肺炎患者后备收治医院。杨少军要求医院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完善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做好各项防控物资准备工作,严防院内感染。
该院党委牵头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先锋队,在做好院内疫情防控的同时,还前往车站、码头、学校等地,承担疫情防控联动责任。在仲恺区进入复工复产复学阶段,医院开展了“疫情防控联动,助力复工复产复学优质服务活动”。在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医务人员深入基层医院、企业、学校、辖区建筑工地等,就进一步深化危重症患者转诊、人才培养、疫情防控联动等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建立党建工作沟通交流机制。在疫情防控中,医院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和感人事迹,并有50多人次获得省市级表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该院主动承担区域内的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等工作,被惠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党建引领促发展,疫情期间医院业务稳步增长
中信惠州医院始建于2005年,是中国中信集团一级子公司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旗下的大型国有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5月,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完成对中信惠州医院100%的全资收购,全面接管医院的运营管理工作。2017年1月,杨少军开始担任中信惠州医院院长。
到任之初,医院人才队伍严重流失,设备陈旧老化等难题就摆在了杨少军的面前。从纯粹的民营医院到国有资本控股医院,杨少军深知需要改变的不仅有职工的思想意识,还有医院发展理念、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经营思路等,都需要进行调整。而此时,党建的引领作用逐渐凸显。
作为国有医院,杨少军创新运用精益化管理手段,制订了强学科、抓管理、重考核、树口碑等一系列经营策略。同时,杨少军率领该院全体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中信惠州医院作为国有企业,关键时刻党委党员带领全体职工站出来主动担当,承担了大部分仲恺高新区的疫情防控,不计成本不计得失,为群众筑劳抗疫防线,在老百姓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老百姓信赖了,有病有痛第一时间想到来中信惠州医院。
在老百姓的认可下,2017-2020年,中信惠州医院总营收额实现连续年平均增长10%的骄人业绩。2020年,在确保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的情况下,医院总营收额不降反升,同比增长5%。
Vital beam 700 直线加速器
学党史办实事,开展走进基层系列活动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信惠州医院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党史学习计划,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由党委委员担任副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动员全体党员职工学党史、讲党史,不断推动医院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该院利用LED屏幕、宣传栏、灯旗、公众微信号和网站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公众微信号推送“党的历史”,并利用党史学习有声图书馆、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党史学习“天天读”。营造了“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党史学习氛围。将支部集中学习、廉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穿插,分类型、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史增信集中学习,先后组织了医院党员前往东江纵队、汕尾红场和叶挺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结合医院经营和发展,该院制定了学史力行走进基层系列活动方案,目前医院党员先后前往惠南卫生院、御湖社区等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活动三场,下一步院党委将按照计划走进基层医院、社区、企业、学校和工地开展学史力行促医院经营系列活动;结合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学史崇德当表率,办实事系列活动,在医院临床及窗口单位实施党员星级服务,4月21日—23日在惠州市文明城市复查期间,组织党员参与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扫除活动、开展了党员为学校赠送禁毒书籍等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相结合,紧密衔接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关注细节,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走进中信惠州医院的大门,迎面就可以看见写着“优先把车位留给患者和家属”的醒目绿色条幅。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杨少军尤其关注每一个细节,他提出“要善待来院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的服务理念,从一个车位开始,关注患者入院就诊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他的牵头下,中信惠州医院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的目标考核机制,由客服部针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进行回访。此外,医院的社保评级从C级升至A级,并全面开通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
为方便群众,尤其是为了方便白天忙于工作的务工人员晚上自身或带孩子就诊,同时为保证儿科、妇产科患者的诊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从2019年5月5日起,该院儿科、妇产科夜间在急诊科增设专科门诊。这对于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却意味着重大的工作内容和作息习惯调整,同步开设日间和夜间门诊,医生的休息时间被大大压缩。为此,该院引进了有30多年临床经验的儿科专家,与其他儿科门诊医生共同参与夜间门诊的值班,实现了人员的合理调配。
这正是该院以患者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全的缩影。党建工作不是就理论谈理论,而是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
作为国有全资医院,中信惠州医院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020年,医院组织医疗专家前往云南省开展医疗扶贫,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展“微笑行动”,免费为150名唇腭裂儿童进行了修复手术;该院还让社会志愿者享受员工的体检、检查待遇和优惠,让有实际困难的困难群体和志愿者享受免费的肿瘤筛查体检。
该院不断深化人性化服务,全面开通省内、跨省异地医保就医即时结算,让广大患者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设置雷锋志愿者岗、青年文明号等,加强窗口单位服务能力。关爱妇女儿童,建成惠州市最大的母婴室。设共享轮椅、共享充电宝等便民服务点。
此外,该院党委先后与仲恺区7家基层医院党组织和惠城区社区卫生行业协会非公党组织所属的44家门诊深入开展党建联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业务互助发展,在转诊、学科建设、资源共享、优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重视人才,锤炼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
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医院立足之本。该院加强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配足、配全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强化党务干部培训制度,加强对党务干部的考核,把为患者服务作为根本政治担当。通过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来健强医院的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加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落实选人用人各项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为干部的成长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机会。全面落实广大干部职工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多渠道、多视角识别干部。
该院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锤炼先锋队伍。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职工群众,在工作中党建工作要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通过建设员工活动室等方式丰富职工业余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纪党规和反腐倡廉教育。
在打造优质人才队伍方面,该院给予人才合理的晋升空间,派员工到省级医院乃至国外医院培训学习,让员工有很好的成长土壤,让员工有归宿感。秉承中信人“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精神,勇于争先,员工荣获“广东社会办医40年十大卓越职业院长”“惠州名医”“惠州好人”“仲恺好人”等个人荣誉号。
加强学科建设, 筑牢根基改善服务
“病人意识丧失,突发室颤!立即电除颤及胸外心脏按压!”随着中信惠州医院胸痛中心技术总监,心内科主任许志勇一声令下,一场紧张的生命救援开始了。虽然几乎每天这样的情景都在上演,但这一次的抢救还是危险重重、惊心动魄。患者是一名78岁的老人,基础疾病多,这已经为抢救增加了难度。而术中经历8次电除颤、4次心肺复苏,更是考验中信惠州医院胸痛团队的急救能力。在许志勇的指挥下,胸痛团队密切合作,无缝连接,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在经过一周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
杨少军经常说:“加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永恒课题。”中信惠州医院对标三甲医院标准和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相关要求,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在重点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几年,该院陆续加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妇儿急救中心的建设,全面构建六大急诊急救体系,促进各科室的综合发展。2019年5月28日,胸痛中心正式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目前,卒中中心已加入惠州市卒中中心地图,使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7年10月,医院引进惠州市首台PET-CT并投入使用,填补了惠州市医疗卫生行业的空白,此后,医院开始构建以PET-CT为中心,以肿瘤科为主的区域性特色肿瘤中心,其服务半径可覆盖惠州、河源、汕尾等地区。2018年开始,医院着手建设ISO15189国际标准化医学检验中心,打造了医疗卫生与健康产业发展高地,共筑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2020年5月18日,医学检验中心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正式通过广东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验收,成为惠州市仲恺区首家可以开展核酸检测的医院。
近几年,医院陆续引进Vital beam 700 直线加速器、飞利浦Ingenia 3.0T磁共振、美国GE公司64排螺旋CT及IGS530 智能平板血管造影机等多台高精尖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医院引进了全国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来院开展多点执业,让仲恺区和惠州市的百姓足不出户就可就诊于知名专家。同时,这些专家的到来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相关医务人员的临床技术水平。通过夯实学科建设,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也为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该院将以“小综合、大专科”的思路强化特色专科建设,继续加强六大病种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打造若干个特色专科,包括胃肠专科、耳鼻喉专科、肛肠专科、乳腺专科、皮肤科、肝病科;搭建平台,差异化引进惠州市暂未发展的学科,包括临床心理疾病科、细胞治疗中心、药品临床试验基地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信惠州医院创三甲的元年。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把握机会,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医院持续不断高质量发展。”杨少军说,中信人将团结一心,全力打造一所服务社会和大众人群的区域性品牌医院,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石满华
图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