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救了我,好在我送货的车恰巧经过这附近,不然的话我可能活不过来了!”
王翔(化名)和家属送来锦旗。
王翔(化名)表达了自己死里逃生的感激之情,回想事发经过心有余悸。她的爱人不禁簌簌流下感激的泪水,一个劲地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生死时速,胸痛中心上演“救心”行动
“铃铃铃……”胸痛手机传来急促的铃声,心内科的值班医生李志勇立即接听了电话,电话那头是急诊科医生迅速汇报病史。
“心电图提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前壁导联ST段抬高,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
10分钟后,李志勇在急诊科接诊了患者,一个精壮的男性,皮肤黝黑,面容痛苦,四肢挣扎,大汗淋漓。
医护人员给患者手术。
“早上6点半我开货车准备上路的时候就开始不舒服了,胸口感觉被压着,开了20分钟觉得受不了,感觉自己快要死了,马上打电话给我朋友过来帮忙。”患者告诉医生。
复查的心电图跟救护车上的类似,虽然肌钙蛋白阴性,但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立即开通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做好术前准备!”李志勇深知情况紧急。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血管急性闭塞导致的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必须紧急开通血管才能挽救即将坏死的心肌细胞,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这个病人的心电图除了ST段抬高,还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直觉告诉李志勇,这个病人的冠脉病变可能比普通的心梗更加严重。
经过绿色通道,医护人员给患者完善了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急性闭塞”。
“过来开管!马上准备开通血管!”心血管内科主任高汉华沉着冷静地说。
男子突发心梗死里逃生,冠脉支架撑开生命通道
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死亡率高达85%以上。医护人员要做的就是与死神赛跑,在死神手中抢回这条年轻的生命!迅速做好准备之后,高汉华迅速在左冠脉植入支架,此时,嘀嘀嘀嘀……心电监护报警,提示“室性颤动”。
经过系列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抢救之后,总算把患者从死神那里暂时拉回来了。
目前患者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不久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在此后的一周里,经过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患者终于转危为安,逐渐清醒,目前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不久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医生表示,此次成功抢救,除了得益于医护人员的救治,还有赖于家属对医生的全力支持与信任,唯如此,才能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知多点
什么样的人容易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是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因素引发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发展为斑块破裂/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在中年以后的男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和吸烟、嗜酒、平素运动较少、体型肥胖的人易发生心梗。
熬夜,也是导致心梗的一大危险因素。
夜晚时,人们本该进入睡眠状态,身体的血液需求量会减弱,心脏也会结束一天工作,进入休息模式。但熬夜时,为了保证血压,心脏只能更卖力地泵血,工作负荷随之增加,长时间这样运转,「心脏的工作就会乱套」。同时,持续的熬夜,也会让炎症因子和白细胞聚集,更容易导致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硬化。
因此,目前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而这些年轻的生命背后是一个个家庭。
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临床表现?
当心梗发生时,绝大多数人的感受都和王翔类似,左侧胸口烧疼,大约一个拳头大小的范围,像灌了70多度的二锅头。据王翔回忆,今年以来,他每个月都有2次不定时的胸闷痛,每次持续1分钟休息一下就会缓解,因此,并未引起注意。
高汉华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是胸痛,一般以胸前区闷痛为主,可以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
不典型表现有牙痛、喉咙痛、嗓子发紧、胸骨后烧灼感、背痛、胃痛、恶心呕吐等,经常被误诊为牙周炎、咽炎、食管炎、胃炎、胆囊炎等疾病。有些糖尿病病人由于神经末稍发现病变,对疼痛不敏感,在急性心梗发作时,甚至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人,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做一下心电图,避免耽误病情。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