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宅门”!何氏家族百年沧桑!

  【编者按】

  博罗韩氏崇儒尚礼,忠贞竞爽;惠阳叶氏耕读传家远,满门忠烈多;北门直街苗家是教育世家,英才辈出……地处粤东海隅的惠州,是许多家族南迁的大陆终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此繁衍生息、艰辛创业,为惠州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从本期起,将推出“风云家史”,聚焦惠州传承百年的优秀家族,展示其奋斗历史与深厚文化。这些家族的发展史是惠州历史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展示出惠州开放包容、博大精深、个性独特的地域文化。

  首期关注惠州近代的何氏家族,其在鼎盛时期控制着惠州的水运市场,富甲一方,不仅壮大家族,更是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上塘街41号现已面目全非 周婷婷 摄

  清末民初,惠州上、下塘街有四座何屋,各家大门都贴上“庐江世泽,水部家声”楹联,上联寓意本族郡望是安徽庐江,下联指本族名望最高的何逊,其在南北朝时官至水部侍郎。每到春节,这四座何屋放的鞭炮响彻上、下塘街,此起彼落;门前厚厚的一层鞭炮纸,显示出这个家族的富有和繁荣。

  我祖父当时就是何氏家族的一员。从我高祖一夜之间暴富,到我祖父又彻底败落,富不过三代,从荣到枯,八十年间走完了一个轮回。


上塘街63号何宅还保留着精美的木雕 林志华 摄

  误打误撞 一夜暴富

  我先祖于清代康乾年间从兴宁石马河罗裙布地迁来惠州,在城东南二十里下淮都沙坳村落籍。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地生活了一百多年,但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债务丛集,如牛负重。至道光晚期,我高祖父兄弟三人已是落籍沙坳村的第七代了,以撑船为业,家境依然贫困。

  有一天,高祖父兄弟三人撑了一船木柴从沙坳沿西支江顺流而下,计划到惠州城把木柴卖掉后,再买回一船屎灰撑回家做肥料。当船行至文头岭江面转弯处,迎面遇到了一艘被巡逻清兵追捕的木船。当两船靠近时,对方船上人员把三兄弟的船钩住,并强行要换船。

  三兄弟见对方人多,且来势汹汹,无奈之下只好与对方调换。三人返回沙坳时已近黄昏,坐在岸上一起唉声叹气。因为无端没了一船木柴,对这三位穷兄弟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后来兄弟三人返回船上,重新审视这艘换来的木船是否合算。他们在船上左敲敲,右看看,突然间发现船上有一暗仓。兄弟合力将暗仓打开,只见暗仓填满了金银珠宝,兄弟三人又惊喜又害怕。

  待他们镇定下来后,大哥提议将这批金银珠宝平均分为三份,兄弟各得一份,趁着黑夜各自收藏好,待风声过后才拿出来使用。


从精美的古宅装饰可一窥昔日何家的繁华 林志华 摄

  洗脚上田 赴港经商

  没过多久,三兄弟将埋藏起来的财物拿出使用。大哥先洗脚上田,来到水东街,购置了两间店铺,开始经商创业。在高祖兄弟三人中,我高祖父排行最小,跟随着大哥在水东街购置店铺。大哥在上塘街马屋巷口西侧置宅定居,我高祖父则在不远的苏屋巷口置宅定居,遂成为惠州上塘街何氏始祖。在水东街经商,凭着丰富的资本和工人的合力,何家很快成为水东街颇有名气的商人。高祖二哥却依恋乡村,不愿洗脚上田,遂在沙坳村西北面购置了一大片水田出租。该片水田虽然地势较低,常遭涝灾,但土质肥沃,种出的稻谷颗粒特别大,俗称“大粒田”。如果“大粒田”在三年中有一年收成,已着实不简单。

  清同治年间,我高祖父病逝了,遗下三个儿子:长子瑞伍,次子程九,三子三元。其中曾祖父何瑞伍在上塘街伯公巷口建大屋一座,面积近千平方米,花白银约3万两,即今上塘街41号老屋;曾祖父的二弟何程九在下塘街建大屋一座,面积约600平方米,花白银约2万两,即今下塘街41号老屋。三弟何三元因当时无钱建新屋,仍住在上塘街苏屋巷口老祖屋。后来苏屋巷口老祖屋卖掉后,老三才在苏屋巷内择地再建一座新屋,面积比两个哥哥小得多,约300平方米,费银不详。


下塘街何氏大屋基本保留着原来的格局,可惜已被拆掉林志华 摄

  光绪初年,何瑞伍带着榕史、枳臣两个儿子往香港经商,在九龙开设一间经营东江土特产的商号“天元商行”。不久曾祖父何瑞伍在香港病逝,天元商行生意遂由榕史、枳臣两兄弟接管。何榕史是一位出色商人,加上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规定惠州为通商口岸,进一步促进了香港和惠州两地贸易来往,在何榕史主理下的香港天元商行生意如日中天。

  何榕史主理天元商行约10年,资产最高时达140万两白银。其时,香港首富何东的资产为200万两白银,以此推论,何氏家族进入香港富豪榜前十名应不成问题,在惠州自然富甲一方。

  在香港天元商行风生水起的同时,曾祖父的二弟何程九独立经营水东街惠州天元商行,何程九也是一位颇有头脑的生意人,他看准了东江这条黄金水道,在做好天元商行土特产生意的同时,向东江航运业进军。

  何程九利用本房的财力,打造了二十多艘大木船,每船载重量10-15吨,自用之余,几乎包揽了东江惠州段的航运生意,成为东江航运业巨头。同时他还利用优越的运输条件,将东江土特产收购起来,再运往香港他胞兄何瑞伍开设的天元商行销售,所得销售货款后又在香港购进火水、火柴、洋布、西药、食品等运进惠州,销往东江各地。这样一个来回,获利甚丰,财富最高时值白银50万两,从而成为惠州大富商之一,“天元商行”这一字号响彻东江两岸。

  民国三年冬,横沥、梁化一带梅菜大丰收,但菜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看到这一现象,程九安排买手到横沥、梁化一带将梅菜全部收购起来,整整装满了三艘大木船,运回商行,计有近千担。


下塘街何氏大屋庭院幽静,具有历史韵味,可惜现已拆掉 林志华 摄

  子孙挥霍 家族衰败

  光绪晚期,何榕史逝世,遗下三个儿子,天元商行遂由其长子伯佑继承。随后环境不利于粤港两地营商,枳臣与伯佑两人又不善经营,好吃懒做。在其主理下,天元商行的生意如江河日下,财产不断缩水,至1912年商行资产仅剩下约70万两白银。

  香港天元商行的没落,也极大影响何程九的生意。加之惠州水上运输业有了新的发展,手工操作的木船难以与机船竞争,从此何程九的“航运王国”开始走下坡路,没几年就倒闭了。

  随着天元商行的没落,在掌柜的主持下,枳臣与伯佑叔侄两人最终分了家,各人分得白银35万两。分家后枳臣将分得资产全部折成银票,带着返回惠州。他的侄子伯佑继续留在香港发展,但不尽如人意。据说,日军入侵香港时,伯佑曾带着家人返回沙坳避难,但避难之时还放不下纨绔子弟的架子。吃白粥加咸菜时,伯佑还要独自一人正规挂上餐巾,然后用右手非常小心地夹了几粒咸菜,慎之又慎地放在左手的汤匙上,再慢慢往嘴里送。


上塘街63号是何宅最老的一座大宅,距今百余年,是惠州市历史建筑 周婷婷 摄

  祖父枳臣返回惠州后,手上几十万两银票无处可花,单调的生活使他感到极不习惯。不到半年,他挟着银票又跑到广州。到广州后,天天泡在长堤路的秦楼酒馆,做出许多荒唐的事情,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二世祖”。当时在广州长堤路,一提起惠州何枳臣,很多人都知道。抗战胜利后,广州曾经上演了一幕很有名的粤剧——《两个烟精扫长堤》,剧中很多内容就是来自祖父和其侄子先后在广州和香港生活的实际情况。

  1917年夏天,社会动荡,祖父当即收拾行李,带着两位在广州娶的夫人和我那出生不久的父亲,匆匆忙忙逃回惠州,结束了他在广州的生活。


上塘街63号何宅屏门紧闭,仅在贵客来时才打开 林志华 摄

  没几年,这个家庭逐步出现经济困难,开始卖沙坳田产维持生活,家族的厄运也接踵而来。首先是祖父的原配夫人病逝,不久在广州娶回的两个夫人亦离家出走。1924年5月下旬,惠州连降大雨,河流泛滥,随后,我父亲的5个亲兄和3个堂兄染上鼠疫相继死去,9个兄弟仅剩下我父亲一人。为了避免香火断绝,祖父把我那当时年仅七岁的父亲过契给东门街一户人家。

  祖父和诸伯父相继辞世后,往日钟鸣鼎食的家族仅剩下6人。其时沙坳田产已卖光了,生活经济来源主要靠水东街两间商铺的部分租金和几个寡妇的私己钱。过了几年,唯一的出路就是以8000银元贱卖大屋。

  经历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何氏家族就此沉寂……


水东街沿东江一带的后街景象,众多船只停靠江岸码头,翻拍自《惠州近代历史图录》 李海婵 摄

  桥东古宅记录何家历史

  何氏家族历经百年沧桑,早已败落,仅有桥东三座大宅仍记录着历史。从外观看去,何氏房屋都较气派,但随着时间流逝,宅院基本面目全非,对于这段历史也极少人知晓,现只能从大宅内部精美木窗花等细节,一窥这个家族往昔的富有和繁荣。

  上塘街63号是何宅最老的一座大宅,这是当年获得财物的三兄弟中的大哥在清咸丰年间所修建的。房屋大门很气派,门口挂着“惠州市历史建筑”的牌子。这是一座三进的房子,墙基是夯土墙的墙基,青砖到顶。正对大门有个屏门,平时屏门都紧闭,只有贵客来才打开。门框是花岗岩石条构件,门前有台阶,屋檐下还有精美的木雕。房屋的地面铺设的是青砖,很多地方都已被踩踏得凹进去,也证明了当年何家的人声鼎沸。


清末水东街周边店铺鳞次栉比,船只往来云集,这里是重要商品集散地,翻拍自《惠州近代历史图录》 李海婵 摄

  除了祖屋外,上塘街41号老屋也是清代所修建的。这是曾祖父何瑞伍花白银约3万两,昔日面积近千平方米。在这座青砖大宅院,屋内随处可见花岗岩石条建筑构件,从整面青砖墙和后院两层高的青砖楼房,可见当年这座大宅的恢宏。后来,家道中落卖给姓骆的人家,曾被日军烧毁,现已经改造了很多地方。

  上塘街79号,也曾经是何宅家族的老宅之一,属于小儿子何三元。这是一座两横三进的青砖大宅,后因经济困难而被卖掉,现在是曹宅,已被列为“惠州市历史建筑”。在这座青砖大宅的一进厅堂,还有精美的木窗花,屋内也有不少木雕装饰。

  此外,曾祖父的二弟何程九在下塘街建大屋一座,面积约600平方米,花白银约2万两,即今下塘街41号老屋。下塘街41号何屋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一座两横三进的清代老宅。据后人回忆,这座何屋大门是昆甸木所制,坚硬非常。屋内的各进厅堂、天井都保留原样,还有不少历史韵味的木雕。可惜的是,大屋早在2010年便已拆掉。


东江穿梭往来的各类船只,翻拍自《惠州近代历史图录》 李海婵 摄

  策划/统筹 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志成 李海婵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