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到流村:因倒流水得名却遭错改 大夫第当地唯一

[报料热线] 2831000

  乡村名片到流村

  到流村位于蓝田瑶族乡北部,毗邻韶关市新丰县,距蓝田圩镇6公里,距龙门县城24公里,东接红星村,南连新星村,西邻密溪林场,北连上东村。国道G220穿村而过,是村民进出的主要通道,村子所辖的自然村落,大多也沿着国道分布,新博高速在村东面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到流村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有45630亩,耕地面积有2360亩,下辖下林、麻份、龙田、左村、何松、矮岭、沈村、田尾、洪水、到庄、简下、大横、永新、东坑14个村民小组,总514户,约2383人。村民主要以谭、朱、陈三姓为主。

  到流村因蓝田河而得名,河水蜿蜒曲折,两岸竹木茂盛,田野广布,山前台地,适合种植有机茶。而且蓝田河在到流麻份段,蕴藏着众多的温泉资源,村民借此发展民宿产业,不少深、莞、佛游客来此游玩。

  仲夏时节,龙门的竹子格外青翠,风吹过竹林和稻田,凉爽惬意。在蓝田瑶族乡的到流村,放眼望去,远处青山重叠,眼前是一片广阔的田野,成熟的稻子散发着特有的馨香,丰收已在眼前。

  到流村原名倒流村,村名的来源与村里的蓝田河有关。蓝田河经过村子,本是朝着西北流,到村北时,突然拐了一个大大的弯,河流出现倒流现象,转向西南流去,因此这一段也被称为“倒流水”,村子也取名“倒流村”。

  倒流得名久远。曾任到流村党支部书记的谭阳金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报村名刻公章时,把“倒”错刻成“到”,该村只能将错就错,在行政上变成了“到流村”。大家在介绍籍贯时,仍习惯称自己为倒流人。因有蓝田河的滋养,到流村适宜种植水稻、茶叶和花生等经济类农业作物。而且蓝田河在到流村这一段,有很长的温泉带,当地人也称之为“温泉河”。 

倒流水。

  到流朱氏

  一块榜眼匾 多少读书梦

  到流村与邻近的村子相比,人口较多,姓氏也多,除蓝田瑶族的传统七大姓氏外,还有陈、谢、江等十多个姓氏。其中谭、朱、刘、杨、陈等姓氏人口较多,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朱氏,主要分布在田尾等几个村。

  据《朱氏族谱》记载,朱氏祖籍江西宁化县葛田凹,祖上以放鸭子谋生,沿着水草肥美的蓝田河,一路逆流而上,到达蓝田到流,在田尾安下家来。田尾有蓝田河水的滋养,多良田沃土,而且有古道连接龙门和新丰,便于贸易,岁月悠悠,历经数百年繁衍,人口激增,朱氏日渐殷实,子孙从田尾开枝散叶,分布到矮岭、沈村、何松四个村民小组,都有其相应分支一脉的祠堂。对逐渐安定繁荣的朱氏先人而言,读书科举,尤其重要。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了族谱中,在手抄的《朱氏族谱》里,记录了明代正德丁丑进士,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人郑宪题写汉代名臣朱买臣“採樵读书”图的一首诗:“一捆荆薪一束书,且行且读乐何如。担头自有经纶策,堪笑糟糠妻妇愚。”当时的郑宪和朱买臣一样,虽然“颖悟绝”,但依然困顿江湖。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依然不坠凌云之志,在卖柴时还勤奋读书,最终一鸣惊人。

  这种耕读传家的风气,对到流朱氏影响深远。在矮岭的朱氏祠堂中,至今存有一块牌匾,端正地放在供桌的一边,牌匾呈长方形,一尺多高,30公分宽,下方框边已经脱落了,但牌匾框上的雕纹十分精致,隐约可见油漆蓝底,中间写着楷书大字:钦点榜眼及第;右边落款: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一甲第二名;左边写着“臣朱汝珍”恭承。朱汝珍,号聘三,广东清远人,生于1870年,清末民初的书法家、文章家。清政府垮台后,朱汝珍到香港任香港清远工商总会会长,后在香港中文学院任教了一段时间。朱汝珍的号“朱聘三”在广东很有名气,产业后来遍布粤港两地。

  当时在龙门,朱汝珍也有产业,据现年74岁的村民朱绍芳老人介绍,清远朱氏和他们同根同族。在朱氏保存的古谱里也有记载。在清末的一年春节,到流的朱氏在族长的带领下,敲锣打鼓,一路舞狮,到清远请了这块朱汝珍手书的牌匾回来,供奉在到流朱氏宗祠里,教育后人勤奋读书。这块“榜眼”匾在龙门比较少见,而今虽然祠堂已颓败,但透过这块精致的匾额,也能看出朱氏族人重视读书科举的家风。 

到流村“大夫第”,在蓝田首屈一指。

  “大夫第”

  一围用六碓 曾经最繁华

  在到流村的北部,有一座叫到庄的自然村落,蓝田河如同温柔的臂弯,环绕着村子,村中有一座“大夫第”,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本村陈氏的祖宅。尽管大夫第已荒草遍地,但是曾经的气派和厚重依然让人震撼。在古代科举并不发达的蓝田瑶族乡,这也是唯一一座被称为“大夫第”的大宅。

  在清代,“大夫第”一般是指五品以上的官员的私宅,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是一种身份的标榜。而今,围屋四周围墙和房屋基本倒塌。四角的碉楼还剩下三座,厚厚的碉楼墙壁,门窗脱落,青藤等植物爬满了窗台、墙头,碉楼上用麻石打造的枪炮眼十分明显。宅院内部布局已不完整,屋梁上的雕饰花纹还依稀可见。大门顶上的“大夫第”牌匾被人取走了,剩下两个大铁钉孤零零地钻在墙上。根据残存的围墙判断,“大夫第”占地约上千平方米。

  在“大夫第”祠堂里发现一块祖先牌位,上面写着:颍川陈门堂上始高曾祖妣考列尊座位。由此可见,他们应该起源于颍川陈氏。到庄村民陈昌俊,是本村陈氏第七代传人,今年70岁,从小在大夫第里长大。他介绍;到庄是地处群山环绕中的一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地,水路交通便利,经水路、古道均可抵达广州。陈氏祖先在明末清初时从新丰陆续迁入,携带家产来到到庄,一边耕田,一边贸易,逐渐积累了财富,后来大兴土木,历时数年,打造了这座坚固的府邸。

  陈昌俊介绍,围屋门前原先有旗杆石,后被搬走挪作他用。而且碉楼里原有两门大炮,是家族用来防御外敌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两门大炮被抬走炼了钢铁,只剩下炮眼,凝望着围屋前平坦的田野。

  在“大夫第”内,还保存着6座用来碾米的碓。这些石碓完全不同于普通的乡村碓,每座碓都配有碓房,不会有日晒雨淋之苦,而且碓的架子硕大,全都是由巨大的麻石雕琢打磨而成,而且形制都一样,旧时一般人家最多有一个石碓,或者是一个村落共用一个石碓。而这里一围便有六个,可想当年陈氏的人口之多,家族之富有。

  高山流水书中梦,富贵功名石上苔。“大夫第”陈氏以耕读为家风,代代相传。“这里是原来的书房,我在这里读过书。”陈昌俊指着被树木掩盖的一处围墙说,在宅院的东边,是家族孩子上学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学校。

  陈昌俊兄弟5人,都是在这座大院里长大。新中国成立后,“大夫第”宅院分给了全村人居住,人口最多时,这座宅院住了200多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人才逐渐搬了出来。到流和临近的上东盛产稻米,两地同属蓝田瑶族乡的上片,有“蓝田的半个粮仓”之说。

  改革开放后,陈氏部分后人逐渐迁往龙门、新丰等地,目前在到庄居住的陈氏还有160多人。虽然老屋很多已经朽坏,但是他们回来,依然会去看看,感沐先人的荣光和期许。

  威武“麒麟狮” 技艺待传承

  到流村是典型的蓝田瑶族村,在和汉族融合的过程中,民风上既保存了本民族的传统,又吸取了汉族的传统习俗。在很早以前,蓝田瑶族在大年初一,各村寨都活跃着舞狮、舞凤、舞春牛、唱牛王歌的队伍,将春节舞动得热热闹闹。如今很多习俗已经失传了,但舞狮一直传承了下来,其中到流村的舞狮尤其兴盛。

  到流村田尾小组的朱计阳,是舞狮高手,他年轻时舞狮头。据他介绍,到流村舞的是麒麟狮,动作生动灵活、威武,力度大小应随鼓音轻、重、缓、急等节奏予以配合。

  朱计阳现场表演了行礼步,即“和合礼”,就是当狮队与其他狮队迎面相逢时,为表示双方的谦逊礼貌,狮头要比对方低,走“和”、“合”字步。就是以脚为笔,在地上按“和”或者“合”字,一人一笔,走完这个字,右步与左步相同,方向相反。

  一旦狮头不会走行礼步,就会被对方嘲笑和低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流村有几支舞狮队,逢年过节、祭祖拜祠都要舞狮表演。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少人学习舞狮。老一辈舞狮的人年纪大舞不动了,舞狮队青黄不接。如今只有在每年正月十三“吊灯”时,狮队才会出来表演,到新生儿家里和祠堂表演,那是到流一年最热闹的一天。

  蓝田乡文化站站长杨柏喜是到流村人,也曾舞过狮,他希望舞狮能传承下去,把麒麟狮舞的技艺发扬光大。 

勋章和朱友伍的优待证。

  一本“优待证” 红色瑶族情

  到流是龙门的北大门,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是连接龙门和新丰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山东时,为捍卫八年抗战的胜利成果,保卫群众利益和保留革命火种,在江北地区留下了一支40余人的队伍,核心成员有黄柏、丘松学、马达、刘雪球等,江北地区特派员谢鹤筹、欧初等领导,他们各自隐蔽在龙门、从化、博罗等乡镇之中,从事地下工作。

  当时丘松学、马达、刘雪球等人活动在蓝田一带,与国民党斗智斗勇,开展革命活动。到流左村的谭义,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游击队的联络员。

  谭义在高围的一位大户人家做长工,为人谨慎淳朴,而且熟悉附近环境,在共产党人的感召下。他利用长工身份作掩护,给游击队员送信。有一次,得知国民党要围剿驻扎在高围的游击队,他抄小路赶到高围让游击队迅速撤离,使国民党军队扑了一个空。谭义给游击队当联络员,隐蔽工作做得十分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要安排谭义到粮公所、乡卫生站工作,都被他婉拒了。谭义一直在家务农,十分低调,很少和人讲起自己的过去。他质朴、厚道,勤勤恳恳,为乡邻们所敬重。1995年谭义去世,享年79岁。

  除了谭义,还有烈士朱黄海,他是到流矮岭村人。1949年11月,钟绍文率领匪徒和会道门组成大刀会,围攻龙门县铁岗乡公所政权,发动反革命暴乱。随后,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多次派出部队到龙门县剿匪,朱黄海经常往来铁岗,熟悉这里的民情地情,一直战斗在一线,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剿匪中,敌我双方均有伤亡。最终,朱黄海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朱黄海留下的资料非常少,在他的孙子朱炳生家里,保留了一本他父亲朱友伍的革命烈属“优待证”。“优待证”登记的时间是1980年3月18日。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