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灯如昼 巷陌风光纵赏时

  “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对于年轻人来说,春节里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元宵节赏灯,虽然不像灯蛾爱火甚至焚身,但“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宋周邦彦《解语花·上元》)的热闹景象,还是蛮有诱惑力的。上元佳节,皓月高悬,万灯通明,那气势、那景致,任是再缄默的人都禁不住心花怒放,而整个大地也都变得欢腾起来。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上元夜》)。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不仅是一元复始,还预示着大地回春。在经历了除夕的欢腾、春节的祝福之后,元宵节便成了收尾,而赏灯便是万民同乐的最好庆贺。据说,元宵节赏灯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最早的原始灯会为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燃灯供佛”,日久成俗。南朝时南京举办过元宵灯会,隋炀帝时洛阳城端门有布灯习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家庭幸福,元宵节张灯结彩逐渐从深宫禁苑、宗教法堂走向民间。到了唐代,元宵节张灯即成法定之事。于是,便有了长安灯会、洛阳灯会、秦淮灯会、夫子庙灯会、北京灯会等。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有了灯会,便有了赏灯,有了狂欢。良辰美景不夜天,“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宋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那燃灯放焰的景致从不寂寞。“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唐李商隐《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处处张灯结彩,整个街市都像办喜事般美丽,人影幢幢,车马萧萧,那一种声势浩瀚让人的心情也变得雀跃起来。

  “花市灯如昼”,“人约黄昏后”。这一种景致最适宜恋人出行。晦暗夜光中,那些各色灯儿如星月遗落人间,将黑夜戳得千疮百孔。情侣相依,慢步前行,赏灯,看人。灯,泻七彩霞光。人,溢一生芳香。在这灯火阑珊中,不仅有青春朦胧,还有情感释放,所以,余秋雨说元宵节是青年人的叛逆节,他们在热闹中寻觅高雅,在人海中寻找美丽。当然,这出门赏灯的人更多的还是携老扶幼的全家出行。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这一场盛大的狂欢直到万灯熄灭,旭日东升,才宣告结束。元宵节完了,年也圆满了,而春天已经出发。(秦延安)

  来源:惠州日报

编辑:小丽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