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花竹扶贫电站:点亮万家灯火 助力脱贫奔康

[报料热线] 2831000

  增江蜿蜒曲折,如母亲的臂弯拥抱着花竹村,不仅给花竹带来了丰富的水产和美丽的风景,也为其蕴藏了巨大的能量。在增江干流中游,矗立着龙门县花竹扶贫电站,这是龙门众多村子重要的集体收入来源之一,执掌万家灯火,助力村民奔小康坦途。

  花竹扶贫电站成立于1992年4月18日,经营范围主要为水力发电。电站用地原属花竹大夫村小组,为了让电站顺利建成,尽快投入使用,大夫村小组有二十六户村民迁出原址,搬到如今的新大夫村小组。

  据花竹扶贫电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电气助理工程师梁建平介绍,花竹扶贫电站由龙门县小水电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管理,是主力电站,同时又是县级扶贫电站,发电量达900多万度/年,创收300多万元/年。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龙门县通过置换的方式,每年可收取资产管理费150万元,当时参与入股的贫困村每年可获得8000至12000元的稳定收益,加上各村原有的集体经济收入,将使全县的贫困村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

  花竹扶贫电站为解决龙门县过去的贫困村集体收入薄弱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范式。作为站长,梁建平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电站的建设能实现精准扶贫,带动花竹村及周围村子的经济发展,电站的每位工作人员在岗都得一丝不苟,专注细心。日常要做好维护,保证电站正常运转。设备出现故障,得马上进行检修,经常满脸满身都是机油,所以在电站,大家都穿不了新衣服、好衣服。”

  花竹扶贫电站运转近30年来,坚持遵循“以村民为本、与环境和谐”的原则,坚持做好沿河整治工作,定期清除水浮莲等有害水生植物,防治增江水体污染,为龙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也为新农村建设赋能创收。在电站内,绿树成荫,一排玉兰花散发着清雅的香气,一旁增江奔流不息。正如2021年央视春晚歌曲《灯火里的中国》所唱:“远山的村落火苗闪烁,渐渐明亮小康的思索;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初心换回了百年承诺,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待到夜幕降临,在这里看不远处的花竹乃至龙门的万家灯火,灿若星河,别有一番意趣。

  

建设于30年前的花竹扶贫电站过去是龙门一些乡村集体收入重要来源,如今正助力乡村振兴。

  党员模范

  龙门好人梁建平:小元件与大光明

  相对于城市的繁华,花竹扶贫电站的工作是寂寞的,但梁建平时常这样勉励自己:做一枚岗位的“可控硅”。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中,可控硅整流装置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控硅的优点很多,例如: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功率放大倍数高达几十万倍;反应极快,在微秒级内开通、关断;无触点运行,无火花、无噪音;效率高,成本低等等。

  梁建平时常以“可控硅”这一小元件自喻,他表示个人的能力很渺小,但只要兢兢业业,做好花竹扶贫电站的工作,便能给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同时也为花竹及周围入股电站的村子经济发展作贡献,起到精准扶贫的作用,这是以小功率去推动大功率;在日常工作中,要让设备正常运转,需要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遇到异常,要迅速做出判断,快速解决问题;日日与机器为伴,要学会沉稳冷静,要学会修旧利废,节约成本。这些,都是可控硅的特点,也是花竹电站人的品质。

  

龙门好人梁建平用全部的热情守护花竹电站(左一)。

  梁建平198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水电学院,主修水电自动化专业,1992年花竹扶贫电站建成后来到这里。参加工作以来,梁建平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并把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电站机组的维修、保养是个技术活,不但需要全面掌握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提高操作水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还要小心仔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梁建平一直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业余时间也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成为公司和电站的“技术尖兵”。

  在生活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处处起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他也始终做到修旧利废节能降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他总是把能修复的设备尽量修复,不能修复的设备拆配件来使用。他利用自己的电子技术专长,修复了许多被认为报废的电子线路板、各类开关、综合保护装置等等。花竹电站共有抽水电机四台、抽油电机六台,如果更换每台就要几千元,梁建平凭借扎实的技能,总能神奇地让电机又重新发出欢快的鸣声,仅此一项就给电站节约了数万元资金。

  20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带领电站创下了一串亮眼的成绩,2019年被评为龙门县劳动模范、敬业奉献类“龙门好人”。

  梁建平热爱花竹扶贫电站,在工作中也留下很多故事。2015年6月20日,龙门连降暴雨,河水暴涨,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袭来,电站工作桥上的液压闸管路全部冲毁。灾情过后,液压闸管路的安装是电站恢复生产的首要任务。液压管管口的焊接,如果请人来安装,不但费用高,而且工期长,将对电站恢复生产带来影响。为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梁建平带领电站机修人员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安装工作,为恢复生产抢得了时间,也让他赢得了“全能手”的美誉。

  2016年7月16日晚,正是大暑时节,出现了37度的高温,电站1#油开关瓷套管因高温发生爆裂,梁建平连夜请示上级领导要求调配维修用的设备配件。当时正值休息日,梁建平第二天天刚亮就立刻带领机修人员驱车40多公里到渠首电站调取设备配件,然后又马不停蹄返回电站对故障设备进行更换。顶着烈日,他不怕苦、不怕累,带领电站机修员工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终于在当天傍晚完成更换1#油开关瓷套管。像这样抢修的例子,在他20多年工作中数不胜数。

  正是有了梁建平的长年坚守,电站机组每次出现故障,他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排解故障,为恢复生产赢得时间。二十多年来,梁建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用辛勤的汗水和一颗对事业的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歌。

  百岁婆媳两老人

  潘瑞琼:岁月磨砺成过往 此心安处是花竹

  花竹山清水秀,是宜居之地,村中多有长寿的老者,其中,有位潘阿婆已过期颐之年。潘阿婆名叫潘瑞琼,1919年出生于香港落马洲,现年已是103岁高龄,却依然矍铄健谈,乐观可亲。

  回忆起当年来到花竹的过往,潘阿婆有种平静的哀伤:“走日本。”这个“走”字,并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背后浓缩了一段万家哀歌、背井离乡,生离死别、凄苦悲怆的血泪史。

  

100多岁的潘瑞琼身体依然健康。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潘阿婆回忆:“落马洲挨着深圳河,日本人一来,大家就都躲到河里。”那时候河边种了很多树,很茂密,她们泡在水里,躲在树底下。下午三点钟左右就涨潮,河水漫到胸口以上,只能用力踮着脚,冷得全身发抖,直到四五点退潮,都只能咬牙忍着,日本人不走,大家都不敢出来。

  那是香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饱受战火蹂躏,市民生命朝不保夕,生活彷徨无助。香港人口由160万急跌至60万,很多民房毁于战火,到处颓垣败瓦,满目疮痍,百业瘫痪。在一次又一次慌乱的躲避途中,经常会有人与家人走散,只能依靠求生的本能,被避祸的人群裹挟前行,有时候人群里匆匆一眼,便可能是最后一眼;有时候历经九死得以回家,没有见到家人,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已经丧生,永远也见不到了。

  日军疯狂地烧杀抢掠,这条庇护着他们的深圳河也不再安全,潘阿婆与家人被迫沿着河道向前摸索,深一脚浅一脚,从香港走到了深圳。在此途中,潘阿婆与家人失散了。

  身如旷野折足雁,家是寒江不系舟。潘阿婆凄苦无依,一路踉跄前行,曾被招为富家的丫头,干尽粗活苦活仍食不果腹,备受欺凌;也曾被好心的剃头铺阿婆收留,但刚在乱世中获得一点温暖,战火便蔓延到了深圳,潘阿婆再一次流离失所,孤身一人辗转到了龙门花竹。潘阿婆终于安定下来,她与花竹一位淳朴善良的村民成了家,生儿育女,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沧桑历遍,热忱未泯,潘阿婆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当时日军的炮火一度燃到龙江,花竹虽幸免于难,但也物资紧缺,生活艰辛不易,后来,其丈夫更是先一步西去。潘阿婆用勤劳的双手和乐观的精神,撑起一个家,带大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并且尽心供养瘫痪的婆婆。在潘阿婆的精心照顾下,她的婆婆也颐养天年至102岁。

  在香港回归祖国后,潘阿婆曾三度回港认亲。第一次由于年代久远,提供的地址有误,怅然而归;第二次是夏天,天气炎热,忽而下起大雨,一行人都疲劳不堪,只能无功而返;第三次经过细细回忆,反复比对,由侄子带路,终于找到落马洲潘屋。

  据潘阿婆的外孙、花竹村书记姚锡辉回忆,当时一下车,潘阿婆就激动万分,指着路口说这是以前的差馆(警察局),再往前有一片荔枝园!最后终于找到旧时的房子,门扉紧闭,铁锁斑驳。曾入梦千遍的故园,尽管荒凉,却又似一点未变,隔了将近一个世纪,仍以最熟悉的模样静静守候,而当年离家时青葱的少女,归来已是鲐背苍耈,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时隔多年,潘阿婆仍有一个心愿念念不忘,每天都要提起数遍,那便是希望能再去一趟香港,再看看那个梦里的家乡。尽管娘家已无亲戚,但若能再走走儿时走过的小径,摸摸屋前的老树,或能略解一丝乡愁。若是能再开启那扇家门,或许近百年来埋藏在心底的伤痛,会在一场酣畅的热泪中,得到疗愈。

  如今,潘阿婆已是四世同堂,拥有一个30多口人的大家庭。潘阿婆常用朴素善良的智慧教导后辈:“做人要正直善良,要勤劳节俭,要负责任有担当。”“择友要看人品,莫欺人穷,用心要真。”在其教导下,大家庭和睦相亲,其乐融融。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是潘阿婆仍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自己做饭。每天饭后,潘阿婆都会拄着拐杖在村里散步。花竹村空气清新,竹林成荫,村道平坦整洁,村邻友好热情,潘阿婆说:“很舒心。”

  趣闻轶事

  银坑:积善成德 投银溪水

  在花竹浪寮村有一条小溪,在阳光的照耀下,水光粼粼,如有碎银点点,这条小溪名叫银坑。关于银坑,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浪寮村由于地处偏僻,村庄居住的人稀少,只有10多户人家,沿着一条小溪栖住在两旁,依山傍水,田地肥沃,村里的人生活倒也宽裕,过着宁静惬意的生活。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衣衫破烂不堪的年轻人,步履维艰,一头栽倒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奄奄一息。由于平日里村子除了前来收购猎物的商贩,鲜有生面孔,这位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令他们大为好奇,几乎全村的人都围了过来。只听得那位年轻人嘴里微弱地发出“救我……救我……”的声音,一副病重的样子,村民们都慌了手脚,因为村里根本没有大夫,平时村里偶尔有人生病,都需要到二十里外的镇子请大夫。

  尽管素昧平生,善良淳朴的村民还是纷纷伸出援手,村里两个青年自告奋勇前去请大夫,撒开腿飞奔而去。其他村民合议着先把这位年轻人抬进屋子休息,等候大夫的到来。这时,病重的年轻人微弱地喊道:“水……”大家便急忙从屋前的小溪里盛来清水给年轻人服下。过了一阵子,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年轻人苍白的脸色慢慢转好,说话也渐渐有力气了。只是服了小溪的水就能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大家都诧异了。于是有人建议让年轻人再多喝一碗溪水,年轻人喝下去后,果然病情更为好转,慢慢都能坐起来了。看到奄奄一息的年轻人好了起来,大家都欢呼雀跃起来。

  经过问询,村民们得知这位年轻人原来是外乡人士,名叫陆梓,家境颇为殷实。其父亲对他寄托了厚望,希望他能勤读圣贤书,考取功名,以继承家业,光耀门楣。但他天生不愿受拘束,淡泊名利,终归离家出走,纵情山水,四处云游。行至浪寮附近,见花影照水,竹风拂襟,风光旖旎,流连之时不意失足掉下山崖,竟也命不该绝,远远看到此处炊烟袅袅,便奋力连走带爬来到村子。村民怜他孓然一身飘零在外,便请他安心住下。

  在村子里休养几天后,陆梓向各位村民一一道谢后离去。一个月后,陆梓带着家丁数人以及黄金绸缎,前来酬谢浪寮村各位救命恩人。当天村子热闹非凡,陆梓问道:“当日我奄奄一息之时,喝了你们的药,如有一股暖流窜入体内,一下子精神多了。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什么灵丹妙药,竟有如此神奇效用。”村民相视一笑,齐齐指向屋前的小溪道:“你看,那便是救了你的灵丹妙药。”得悉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陆梓当即赋诗一首:“婉婉青山烟袅袅,清清一碗暖绵绵,金山银山皆腐物,不胜此溪水一湾。”说完,为感谢溪水救命之恩,陆梓又将一块块银钱向小溪投去,后来大家都叫此小溪为银坑。

  小小的银坑,成为激励村民向善的动力。

  统筹 梁丽通 陈云辉

  撰写 曹杰文字工作室

  摄影 曾伟宇 刘小兰 陈馥琼 龚小花

分享到: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