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大营救下| 从香港脱险到“第一次遇见的大城”

[报料热线] 2831000

     秘密大营救上| 探寻秘密大营救背后的艰辛与胆识>>>

  “劫后湖山冷,萧然得此游。”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周密安排和东江纵队的护送下,1942年1月9日下午,秘密大营救中第一批撤离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包括茅盾夫妇、廖沫沙、叶以群、胡仲持、胡风夫妇、宋之的夫妇、韩幽桐夫妇、沙蒙、葛一虹、戈宝权、黎澍、胡绳、沈志远、周钢鸣等20余人,开始踏上撤往内地之路,从宝安、惠阳一路颠簸,于大年初一凌晨抵达惠州城。

  

亲历秘密大营救的文化名人在东湖旅店度过特殊春节的场景被生动还原。

  此前,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与连贯、乔冠华冒着生命危险秘密来到惠州,部署营救准备工作。中共惠阳县委把当时惠州最高档的“东湖旅店”以及源吉行、东和行作为接待点。此后数月,又有数百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抵达惠州,并相继安全转移至老隆、曲江等地,直至大后方。

  从香港到惠州,翻山越岭,穿村过镇,还需避开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险象环生。但作为他们脱离虎口后在内地看到的“大城”,东江流域中心城市惠州给茅盾、沙蒙、邹韬奋等亲历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后来撰写的关于惠州的文章也表达出脱险后的喜悦之情。

  离开惠阳,民记走读团沿着秘密大营救线路来到惠州市区,继续探寻80年前营救路线中的故事与壮怀。

秘密商讨营救工作场景。

大营救的故事

  东湖旅店

  惠州城里的秘密联络站

  在一个烟雨蒙蒙的上午,民记走读团来到了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上塘街70号的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这栋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三层楼房,在周围现代建筑的掩映下,显得别致而典雅,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

  80年前,这座惠州城里最高级的酒楼,为一路辗转奔波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提供了庇护。

  

东湖旅店。

  “这座楼房原是惠州名绅翟雨亭1935年兴建的私人住宅,前庭后院,占地近千平方米。”该陈列馆馆长袁美霞介绍,1940年日军侵占惠州时烧毁了大量房屋,致使城内大多数酒店旅馆一时无法正常营业,翟雨亭便把此楼改成了东湖酒家,后称东湖旅店并沿袭至今。

  为何会选择酒楼这种人来人往的场所作为秘密联络站?这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仔细斟酌考量后确定的。

  香港沦陷后,惠阳县委就接到了东江特委的紧急指示,要立即做好接应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的准备。随即,惠阳县委决定由时任县委组织部长兼武装部长的卢伟如和时任梁化区委书记的陈永,装扮成由香港来惠州做买卖的商人,在惠州城内建立一个秘密联络站,进行接应工作。

  根据卢伟如的回忆录,他进入惠州城后,经过一番观察和了解,发现东湖旅店三楼住了国民党军187师师长,还专门布置人在旅店站岗,除了亲信外人一律不让进,特务和暗探也不敢去打扰。“这倒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条件,我们的联络站设在那里,反而会比较安全,于是就把东湖旅店的二楼全部包下来,用于接应工作。”

  民记走读团沿着水泥楼梯走上东湖旅店的二楼,虽然这里进行了陈列布展,但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地板砖和楼梯都是原来的。”袁美霞说,第一批撤退到此地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中的一部分人是在1942年大年初一凌晨入住这里的。

  除夕那天早上,茅盾夫妇、廖沫沙夫妇、胡风、张友渔等20余人装扮成从香港逃难而来的有钱人,从惠阳茶园出发,经过永湖、三栋,10多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在漆黑的夜里进入惠州城。这一路走了90多里,中途又遇到下大雨,茅盾夫人孔德沚“不慎还掉到一丈多深的干涸了的河道里”,幸好无大碍。卢伟如把他们分别安排在东湖旅店和东和行住下,指派地下党员李茂白等负责警戒工作。

  惠阳县委通过打入国民党政府税务部门的中共党员黄鑫,高价为茅盾、张友渔等人购买证件和国民党官员走私船的船票。1942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三),卢伟如领着茅盾、张友渔等20多人前往渡口所码头登船离开惠州,最终安全到达老隆。对这段历史,卢伟如写入回忆录:“茅盾这批文化人走后,我们在惠州又连续接送了许多批进步文化人到大后方去,每一批多则几十人,少则几个,一共好几百。”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中,惠州成为主要接送点之一,大部分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曾入住东湖旅店。”袁美霞介绍,东湖旅店由此成为秘密大营救无言的见证者。

  惠州西湖

  文化名人曾目睹湖山凄冷

  暮春时节,烟雨西湖,婉约秀气,宛如天开画图。湖光山色中,游人如织,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如果时光倒回80年前,惠州西湖的景象恐怕与今天有云泥之别。

  1942年春,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转移至惠州期间,距离日军第三次入侵惠州、然后弃城而去不久。日军第三次入侵惠州,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水门沙下惨案,1200多人被日军杀害抛尸西枝江。

  

惠州西湖。

  惠州文化名人王映楼在《惠城四次沦陷》中记载,日寇留惠6天自动离去后,人民入城,见积尸遍城内外,各自认其亲属,收殓掩埋,棺木不敷,多自钉薄板以葬,一时号哭之声,震天动地。

  茅盾夫妇、廖沫沙、叶以群、胡风夫妇、宋之的夫妇、韩幽桐夫妇、沙蒙等人在惠州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这是他们一个月来逃难生活中第一次遇见的大城”(茅盾语),但那时的惠州城,仍然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中。鉴于城内的危险处境,廖承志规定了两条纪律:一是不准文化人士上街参与公开活动;二是把文化人士的笔和本子等收起来统一保管,以免暴露他们知识分子的身份。

  按照秘密大营救的部署,他们需要在惠州上船,北上到老隆,然后再转移至大后方。1942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三),他们在惠州府城北门附近渡口等船北上时,在惠州西湖边转悠,趁机一睹惠州西湖风景。

  烽火硝烟中的惠州西湖,花草亭阁荡然无存,湖山凄冷。湖边几棵大树,满身伤痕。他们听说这里曾被敌人当作刑场,杀了不少人,地上点点红色似乎是血迹,一细看原来是枯红的花瓣。有感于此,胡风写下悲怆的《过惠州西湖》:“劫后湖山冷,萧然得此游。荒碑七尺石,热血几人头。木落花犹赤,云低雾不收。荣枯缘底事,厉鬼笑封侯”。

 

 

留丹亭。

  茅盾也思绪难平,当他看到惠州西湖边屹立的黄埔军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和中山公园廖仲恺先生纪念碑时,不禁心血来潮、诗兴大发,在纪念碑前慷慨激昂地朗诵起诗来。

  茅盾这批人离惠后,较晚来到惠州的邹韬奋等人,为了避险,提防日军轰炸和国民党特务突袭搜查,常到野外“游览”。据卢伟如的回忆文章记述,他们有时泛舟惠州西湖,假作游人;有时谒拜山中古寺,装成香客;有时干脆来到密林丛中,席地而坐。当时邹韬奋的身体很虚弱,经常咳嗽,但他却神采奕奕,谈笑风生,总是爽朗乐观,使陪同他的两位年轻人也深受感染。

  古往今来,无数文化名人或卜居或寓居抑或邂逅惠州西湖,写就一段段佳话。80年前秘密大营救中的文化名人,亦与惠州西湖相遇,湖山有幸,名人有荣。

  故乡园

  廖承志英魂留故里

  民记走读团从元妙观门口过迎仙桥,途经芳华洲,再过偃龙桥,来到了点翠洲留丹亭。

  留丹亭是1913年为纪念在辛亥革命惠州“马安之役”中牺牲的陈经等烈士而建,取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句而得名。民记走读团看到,留丹亭前,廖承志《惠州西湖留丹亭》诗碑矗立在绿荫下,与秘密大营救的历史一起,跃然碑上。

  

廖承志同志生平陈列室。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在部署与实施秘密大营救期间,廖承志来到惠州,途经惠州西湖。见到故乡惠州遭日寇扫荡、满目疮痍,廖承志心痛不已,抒怀作诗《惠州西湖留丹亭》:“破碟楼头来复去,留丹亭畔恣徘徊。悠悠夜月东江水,忍望天南剩劫灰”。

  惠州西湖正门牌坊上的“惠州西湖”大字,正是出自廖承志之手。不过,这并非是廖承志为惠州西湖专门题写的,而是从《惠州西湖留丹亭》诗的手迹中挑选出来的。

  惠州西湖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1980年,惠州西湖正在完善景区建设,当时有人提出找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题名。后来,廖承志将《惠州西湖留丹亭》诗词写好,让曾经一起在惠州工作的连贯转交给惠州有关人员,并说书法里已有“惠州西湖”几个字,就不再另行单独为牌坊题写。

  实际上,廖承志一生心系家乡。1990年出版的《廖承志文集》中,与惠州有关的著作有14篇。“我的父亲廖仲恺出生于旧金山,祖父在当地一家美国银行当通事,老家是广东惠阳。”《廖承志文集》收录的第一篇是廖承志于1937年3月口述的《忆青少年时代》。廖承志一开头就表明了自己的“老家是广东惠阳”。

  1983年6月10日,廖承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2008年9月,根据廖承志生前意愿,经中共中央批准,在纪念廖承志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廖承志骨灰从北京迁至惠州红花湖故乡园陵园安葬。廖承志与家乡的深情,今犹可见。

  在2014年9月25日、廖承志同志诞辰106周年纪念日,红花湖故乡园内的廖承志同志生平陈列室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陈列内容包括“家庭传承”“征战岁月”“倾力国事”“浓浓亲情”“风范长存”5个部分,通过106张资料图片以及廖承志部分书画作品的复制品,真实地再现廖承志的斗争经历和革命业绩,其中,秘密大营救有相当篇幅的内容介绍。

  今天,红花湖故乡园和廖承志同志生平陈列室已经成为惠州一处重要的红色文化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人如织。游客们在这里缅怀廖承志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先贤遗志、弘扬革命精神的坚定信念。

红色基因传承

  东湖旅店成红色教育“打卡点”

  岁月流转,记忆不老。80年来,东湖旅店多次改做他用,亦曾转手他人,但那段历史一直未被忘却。

  袁美霞介绍,东湖旅店于2012年由惠城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由政府斥资原址修缮,辟为“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2019年1月30日,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惠州又一处革命史迹和红色教育基地。

  民记走读团在现场看到,陈列馆的展出内容主要分为营救之路、转移惠州、统一战线三大部分,展出的形式有文字、照片、实物、雕塑、视频、情景等,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民记走读团到访当天,正好遇到惠州市下埔小学20名党员教师前来参观学习。

  “参观之后感觉很震撼,秘密大营救历时大半年,营救出数百人,且无一人遭遇意外,可见当时中国共产党组织之周密,护送之周全。”惠州市下埔小学校长陈伟忠说,当前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分两批组织党员教师前来东湖旅店参观学习,希望党员能接受党性锤炼,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回归教育初心。

  “陈列馆于2019年开放,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这里很快就成为红色教育‘打卡点’。”袁美霞介绍,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前来东湖旅店参观学习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现在每周都有1000多人来参观,估计‘七一’前后参观人流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袁美霞介绍,为让市民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陈列馆将进一步深入挖掘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故事,突出惠州在秘密大营救中的贡献,讲好惠州故事。同时,提高展馆服务水平,完善讲解内容,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重温红色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东湖旅店成为红色教育“打卡点”,也开始带动周边的红色业态发展。就在东湖旅店正对面,一家红色文品店尤为引人注意。只见里面展示着红军服、红军帽等红色物品,吸引游客不时前往参观。2个月前,店主郑永辉看到东湖旅店人气旺盛,便将原本开设的休闲养生馆重新布局改造,一分为三,其中一个档口继续经营养生理疗,另外两个则经营红色文化项目。“开业两个月,档口生意一般,但我充满信心。”郑永辉表示,接下来他还将丰富经营内容,同时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红色教育文化项目。

  秘密大营救故事将搬上话剧舞台

  在东湖旅店门口的一个显示屏上,一段视频引起了民记走读团的关注。视频讲述的是2019年7月,多名曾执行营救任务的营救者和被营救文化名人后代来到东湖旅店参观的情形。

  袁美霞介绍,东湖旅店开馆后得到了部分营救者和被营救者后人的关注。2019年,连贯、杨康华、胡绳、乔冠华、刘少文、廖安祥等人的后代,都来过东湖旅店缅怀父辈,重温历史,有的还向陈列馆捐赠珍贵的革命文物。2019年10月23日,恰逢卢伟如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其后人还在东湖旅店开展纪念活动,并捐赠了一批先辈遗物。

  “目前东湖旅店已经和20多位营救者和被营救者的后人取得了联系,并建立了微信群。”袁美霞说,工作人员会与他们保持稳定联系,也希望东湖旅店能得到更多相关后人的关注,共同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正是得益于对红色资源的持续挖掘和活化利用,东湖旅店入选2020全国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十佳案例。民记走读团从惠城区文广旅体局获悉,今年,惠城区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东湖旅店二期建设工程,打造纪念馆,讲好更多有关秘密大营救的红色故事和文化故事。同时,惠城区已与中国煤矿文工团签署协议,排演以秘密大营救为主题的话剧《大营救》(暂名),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文艺精品。

  近日,话剧《大营救》(暂名)主创团队采风活动启动,采风团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党委书记刘中军带队,一行人特意到东湖旅店参观,深入了解大营救发生的历史背景、策划过程、执行过程及期间发生的故事等。

  “营救这些著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是我党的一次英明决策和成功案例,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不忘初心的生动教材。”刘中军表示,剧本创作要将大营救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东湖旅店内发生的历史故事与保护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的意义结合起来,升华主题,把该话剧打造成有思想高度、有理想情怀的作品。

  《大营救》(暂名)计划于今年国庆假期在北京和惠州两地演出,惠州人有望在家门口身临其境感受8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行动。

  亲历者回忆

  “我们住的是惠阳唯一的大旅馆”

  吃过了早饭,就准备上路……天快黑的时候,到了一个小镇,名为三栋。这时雨点打起来了,走过那镇街的时候,听得雨点打着屋瓦,声音异常铿锵。

  “导游”带我们进了一家杂货店。镇上店铺不少但天雨又近黄昏,大部分都已收市,只这杂货店还开着门。我们以为是在这里过夜了,谁知不是;在这里是歇一歇脚,弄饭吃(请杂货店代办),然后再上路。这时,雨下大了,我们打听到惠阳还有多少路,据说还有三十里。而饭呢,据说还得一小时方能弄好……从三栋到惠阳,原是一条公路,但已彻底破坏,到处有深坑……

  一个小时以后,我们看见了惠阳。但进城找到住宿的地方,却在半夜两点钟了。我们住的是惠阳唯一的大旅馆,可是什么都没有。连茶水也没有。说他们也是今天刚复业,城里大小店铺十分之八九都还没有人,更不用说货。惠阳城里,这时县政府还没回来,国民党部也没回来,警察也没回来。在敌人退出后的第五天,回来的只有若干老百姓。

  我们原班五人开了一间房,有两张床,不够分配,仍须开地铺。H因为累了,又受惊,在发烧,我们要他睡在床上。旅馆内的人“情让”给我们一些木柴,又弄了饭来,但没有菜,连盐也没有。可是大家都饿了,照样吃得饱饱的。

  ——茅盾《脱险杂记》

  “一到惠州城算是完全脱离了敌占区的险境”

  这天从早上白天行走,直走到天黑,在一个叫三栋的小镇上吃饭,吃完饭再出发走夜路。

  我们一行十好几人,是排着单行前进的,因为路面不宽,而且零零落落地铺有石块,在雨中黑夜行走……所以我们虽是成单行前进,却并不成直线,而是拣路面干湿,成为曲折的队形。

  正在大家跌跌撞撞地前进中,我忽然听到身后两三人中的沈老在高声大喊:“是谁跌下去了?——是德沚吗?——不得了,是德沚掉到河里去了。”

  幸亏护送我们的战士很勇敢、很敏捷,他沿着河,走不多远就发现缺口斜坡,迅速下河,把沈夫人扶上来了。

  这就是我们脱险前最紧张、最惊险的一幕。

  幸亏这里离惠州不过十来里,沈夫人的强劲精神,使我们很受鼓舞,大家又排队前进。不过这回专有两位战士前后扶掖着她,怕她再跌倒。

  一到惠州城,我们算是完全脱离了敌占区的险境,往后在白天乘船、乘汽车过老隆、韶关到达桂林,再没有夜行的惊险恐惧了。

  ——廖沫沙《东江历险长留念》

  民记走读团有话说

  ●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

  秘密大营救是抗日奇迹

  这场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是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的指挥下,由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广东地方党组织和东江游击队,经过精心策划和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抗日奇迹。

  参加营救工作的共产党人,大都无暇顾及个人与家庭:廖承志、连贯把各自的母亲、妻儿留在香港;陈曼云与新婚丈夫香港辞别;黄冠芳把恋人派去组建交通站;卢伟如为建秘密联络站,把未婚妻接到惠州“突击结婚”;李少石、廖梦醒夫妇去澳门建交通联络站。更令人扼腕的是,大营救的主要组织策划者之一张文彬以及短枪队长刘黑仔等,后来皆壮烈牺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粤港澳地方党组织和东江抗日游击队,在大营救工作中履险蹈危,历尽艰辛,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成为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途上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市民代表阮瑞群

  发挥余热为群众宣讲好党史

  我是一名在惠城区桥东工作了40多年的老党员,曾多次到东湖旅店参观,但每次参观都有不同的感触。如今,东湖旅店已经告别了曾经的破败,成为红色旅游“打卡点”,每年有很多游客前来参观,了解背后的革命故事,我也由衷感到高兴。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

  尽管已退休多年,但我一直没有离开工作岗位,目前仍在桥东街道办事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任职,发挥自己的余热。作为惠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惠州市镇(街)党校首批党员教育讲师,我还要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参加党史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把学到的、知道的、看到的党史知识向广大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宣讲好,讲好英雄故事,以身作则,为时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红 色 东 江 问 答

  1.东湖旅店是在哪一年兴建的?

  A.1933 B.1934 C.1935 D.1936

  2.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什么时候开始对外开放?

  A.2019年1月29日 B.2019年1月30日

  C.2019年1月31日 D.2019年2月1日

  3.惠州西湖正门牌坊上的“惠州西湖”大字,是哪位名人手迹?

  A.茅盾 B.乔冠华 C.连贯 D.廖承志

  4.廖承志同志生平陈列室位于哪里?

  A.红花湖故乡园 B.西湖点翠洲

  C.西湖芳华洲 D.西湖孤山

  5.2019年10月23日,哪一位营救者的后人在东湖旅店开展纪念活动,纪念其诞辰100周年?

  A.陈永 B.卢伟如 C.蓝造 D.李茂白

  (本期党史知识问答正确答案依次为:C、B、D、A、B)

  文字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香金群 骆国红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 杨建业 汤渝杭

  ●指导:中共惠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特别策划: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承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