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发展第一产业足迹 回望筚路蓝缕创业路

[报料热线] 283100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全国大多数地方情况一样,惠州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1949年,惠州GDP为1.12亿元。在可谓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惠州人民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

  民记走读团日前走访了我市有代表性的养殖村、盐业村、林场及水利工程等,试图从这些个例中,了解惠州在发展生产上的孜孜探索和背后故事。

 

赤岸村生蚝养殖走上追求品质之路。这是渔民在蚝排旁作业。

  赤岸村

  靠海吃海实现“蚝”车“蚝”宅梦

  艳阳映射下,考洲洋波光粼粼,早上10点,民记走读团成员在户外站了不到半小时便已汗流浃背。考洲洋的海面上,却活跃着不少忙碌的身影,王少珠便是其中一员,他无视烈日,将一根根4米多长的竹筒插入海泥。

  王少珠是惠东县铁涌镇赤岸村村民,4月要搭好生蚝生长的竹排,5月下苗,然后静待考洲洋这个“蓝色牧场”的馈赠,迎接中秋节前后的收成。

  据《惠东县铁涌镇志》记载,赤岸村人工养蚝始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村里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200多年前,来自海丰一带的渔民到赤岸采收鱼苗,偶然发现赤岸村沿海滩涂非常适合养蚝,便将方法教给了赤岸当地的村民,由此赤岸村拉开了人工养蚝的历史帷幕。

  

赤岸村养殖的生蚝体大肉肥。

  但直到近代,赤岸蚝还是处于野生状态:村民把峭石、瓦、水泥柱等投入海中,每年4~5月生蚝便会自然排卵附着生长。两三年后,村民再渡船回到投石位置,用自制的巨大竹钳把海底的石头捞起收获生蚝。这种养蚝技术过于原始,蚝的产量低、卖不出好价钱,村民收入不高。

  上世纪90年代,迎着改革开放东风,赤岸村开始求变求新,是蚝种不行?还是养殖方法落后?村干部牵头到省内外沿海产蚝地考察调研,最终选定广东台山、广西北海的蚝苗,带回来用学到的吊养技术进行试验。这种养殖方式并不复杂,就是把蚝苗串成蚝埕绑在竹架上,再放到海水中进行吊养。

  这一改变成为赤岸村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考洲洋海水盐度较高,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相对更多,吊养在这里的蚝以浮游生物为食,产出的鲜蚝个个体大肉肥,味道鲜美。

  吊养试验的当年,赤岸蚝的产量由亩产不到15公斤大增十倍,而蚝的肉质肥美更盛往年。赤岸村蚝养殖规模日渐扩大,最高峰时甚至超过1万亩,整个海面密密麻麻全是蚝排。

  高密度的养殖对考洲洋环境造成了压力,还曾令赤岸蚝陷入重金属超标的风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的生态才能养出好蚝,2014年惠东县果断启动考洲洋养殖与捕捞设施清理整治工作。到2017年,围网养殖、定置网捕捞等非法作业方式被彻底清除,并削减了30%的吊蚝养殖面积。

  赤岸蚝由此走上从追求产量向追求品质的变革之路。如今,全村生蚝养殖面积稳定在6000亩左右,年产净蚝肉超过1000吨,近几年赤岸蚝产业的年产值稳定在1.3亿元左右。

  蚝产业发展起来了,不少年轻的村民也纷纷回流。2015年,时年28岁的村民方锦明回村里开饭店,是当时村子里的第3家餐馆,如今,村里已有10家餐馆。

  去年连通平海镇的213县道修通,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去年却是村里饭店生意最好的一年,“都不用宣传,游客会自己慕名而来。”方锦明称,去年从国庆前后到今年春节前,周末可以做到三四十桌,年收入达到四五十万元,“现在卖蚝的收入比在外打工高多了。”

  如今,村里85%以上的村民从事生蚝养殖产业,赤岸村已经先后获评“国家级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广东省第三届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称号。因“蚝”声在外,村民们发家致富,纷纷住进了“蚝”宅,开起了“蚝”车,过上了“蚝”日子,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赤岸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蚝”村。

  目前,赤岸蚝正在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赤岸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方容祥透露,村里一年仅开肉的蚝壳就有500~1000吨,为此村里引进了一家用蚝壳作原料的涂料生产企业,目前厂房已建好,设备引进并调试好即可开工,进一步拉长“蚝”产业链。

  与时代同频共振,在赤岸村里,一幅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打开。

  

东海村盐场产出的海盐。

  东海村

  盐业辉煌渐远特色旅游日盛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考洲洋畔的赤岸村借“蚝”打了漂亮翻身仗时,惠东稔平半岛东海村也正走在转型之路上——借助乡村振兴和滨海旅游业发展机遇,重现辉煌。

  这还得从“惠盐”的兴衰说起。

  惠州濒临南海,海水制盐业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宋太祖建隆年间,惠州就有了盐场的记载;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寻乌调查》中就曾三次提到“惠盐”。据统计,1963年,惠阳地区生产原盐曾达到破纪录的27.4万吨,1985年全地区盐业人口近5万人。

  东海村原称东海盐场,位于惠东稔平半岛一个海湾内港,被广东两大海湾环抱:东边是红海湾,西边是大亚湾,地势平坦,四周海堤环抱,自古以来便享鱼盐之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海盐场总面积达4000多亩,年产量达40万吨,盐场面积及产量位居惠东县3个盐场之首,从业盐民高峰期达到四五千人。

  在70多岁盐民李水添的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惠东盐民的生活无比惬意。1971年,盐场有100多万元库存资金存在信用社,盐场还有木工队、运输队、建筑队等企业,单运盐的船只最多时就有30多艘。当地甚至还设立专门的盐警办公楼。当个别村还在为温饱奔波时,东海村的一些盐民已拥有了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当时的“稀罕物”。那时,四里八乡的女孩都想嫁给东海村盐民。

  当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采用工业化生产的外地低价盐大量涌入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盐民手工制做的海水盐无力招架,东海村曾经炙手可热的盐田开始出现丢荒现象,并愈演愈烈。

  到了今日,仅靠制盐售盐,村民年收入只有3万多元,加上手工制盐分外辛苦,头顶烈日,若有雨即使是半夜也要赶去收,村民们纷纷转业转产,“全村仅剩下30多户村民仍在制盐,从业者中最年轻的都已50多岁。”东海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友提说。

  民记走读团在村里看到,一块块相连交错的盐田,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耀眼辉煌。更多的盐田被丢荒,寻求出路的村民不少转到养殖渔业,在村子里,养殖场随处可见,刘友提介绍,目前村里的养殖场面积约有2000亩。

  近年来,滨海旅游业在稔平半岛兴起,“中国的马尔代夫”称号响彻省内外,游客们纷至沓来。与双月湾毗邻的东海村,凭借着临海区位优势,也分到了时代发展的一杯羹,形成了渔家乐、民宿等特色旅游项目,手工晒盐场成为了港口文化遗迹的一部分,摇身变成文旅资源,目前全村仅民宿就有30多家,渔家乐50多家。

  盐业辉煌渐远,在乡村振兴这一时代最强音的背景下,东海村如何满足游客旺盛的滨海游、体验游需求,打好“文旅+滨海”旅游牌,成为村民们在新时代的探索。

  

徐寻芳(左)从罗浮山林场退休后开始管理果园。

  罗浮山林场

  荒山秃岭“造出”物种基因宝库

  正午艳阳映射下,罗浮山林场里触目所及皆郁郁葱葱。钻进一片树荫,体感温度便骤降几度,若有微风,便凉爽得让人想绑个吊床,偷得浮生半日闲。

  民记走读团在树林中见到了徐寻芳、徐益成父子。“我爸爸、我、我儿子围绕着这座山‘转’了几十年,孙子可能受我们影响,对它也有很深的情怀,在大学读园林专业。”从林场退休的徐寻芳,用他那略显苍老但仍洪亮的声音,讲述近70年来发生在这座山的一段段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带民记走读团穿越过这七十年峥嵘岁月,艰难与荣光,没落又重生,而山巍然不动。

  史料记载,罗浮山在1854年因战火被烧毁大部分森林。1929年,博罗推行领荒造林,但随着1938年日寇入侵罗浮山,战火再起,森林再次毁于战争。

  历经多年战乱和刀耕火种,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罗浮山原始植被破坏殆尽,剩下的多为次生灌木林,森林覆盖率仅有20%。可谓满目疮痍,昔日名山沦为荒山秃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发展林业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1953年,省农林厅创办4个造林站,博罗罗浮山便是其一。1954年,罗浮山造林站开始采种育苗,植树造林。徐寻芳的父亲徐如托当时经人介绍,从梅州五华前来工作。

  在徐如托的回忆里,林场当时组织开展的马尾松造林活动,最高峰时每天参加人数在千人以上。山林陡峭,树苗几乎靠人工扛上山,又累又危险。仅1954年就一举造林0.86万亩,至今,罗浮山林场已累计造林14.97万亩。

  马尾松生长周期长,价格贵,到了上世纪70年代,林木主伐时期,盗伐林木事件时有发生。“林业二代”徐寻芳接棒,成为巡山护林员。那时他和同事两三人一队,每天上山巡查,不论昼夜。

  “巡山的工作很危险。”想起当年在家等候父亲安全归家的日日夜夜,徐寻芳的儿子徐益成仍心有余悸。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吹到了罗浮山林场,林场人一方面转植果树。林场副场长邓华格记得,那时候荔枝还是奢侈水果,一般卖二三十元一斤,有一年荔枝产量少,最高卖到150元一斤,他管辖的3000亩荔枝园只产了不到2000斤。

  另一方面凭借多年生产木材积累的资金,林场外引内联办实业,通过合股经营或出租厂房物业,开办了手套厂、印花厂、加油站、木材加工厂、学校等等,而种植的荔枝等经济作物,也给林场带来了丰厚收益,多产业发展让林场收入颇厚。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完成了经济建设使命后,罗浮山林场响应国家生态建设政策,由生产经营型林场向生态保护型林场转变。2002年,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全面停止采伐。党的十八大后,林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大刀阔斧开展生态环境整治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几度陌上花开,谁又青春留白。以徐寻芳家为代表的三代守护者,就这样一棒接一棒,把这座解放前因战火和刀耕火种沦为荒山秃岭的名山恢复昔日鼎盛。

  据统计,罗浮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7.43%,开展了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碳汇林改造、中幼林抚育、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如今的罗浮山已是满山皆绿,有水皆清,成为动物天堂,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

白盆珠水库(发电站方向)。

  白盆珠水库

  保障西枝江流域防洪安全

  东依莲花山脉,西拥群峰,地处东江第二大支流西枝江上游的白盆珠水库,库区遍布流泉飞瀑、碧波荡漾,被誉为“西枝江上的明珠”和“人间翡翠”。

  民记走读团到达白盆珠水库副坝时,有多位工作人员正在坝上开展作业。“我们原来的观测设备都是人工操作的,使用30年了,易产生较大误差,新系统建成之后我们能实时掌握大坝运行的工况,以及库区发生的各种情况。”市白盆珠水库工程管理局水库调度科副科长杨彪介绍,结合智慧水利建设的相关要求,该局正在实施白盆珠水库加固和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届时,白盆珠水库将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水管工程目标,助力我市水利强市建设。

  老一代惠州人不会忘记,穿城而过的西枝江曾让市区经常水浸街。如今,白盆珠水库的建成保障了西枝江流域的防洪安全。

  白盆珠水库的筹建可谓一波三折,该工程始建于1959年10月,原称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期间因历史原因工程下马停建。1977年4月复工续建,1987年12月21日工程全面验收合格。

  “水库建设初期曾邀请苏联专家设计,俄式建筑的专家楼旧址就在白盆珠镇双下村,专家撤场后工程又因为历史原因停工。”杨彪介绍,上世纪70年代惠阳地区决定自行建设,但因技术力量有限,省水电厅派出省勘测设计院对大坝进行设计,调整方案后才建成了如今的白盆珠水库。

  出生于1958年的惠东县白盆珠镇横江村村民赖佛应曾参与水库复建。“当时没有工钱的,靠每一个生产队抽调人力来建造。”赖佛应回忆,他当时参与防渗墙的打钻工作,记得当时很多人到白盆珠参与水库建设,连猪舍都腾出来住人。

  白盆珠水库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航运等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属一等工程大(I)型水库。水库工程自1984年投入运行以来,防洪、灌溉、发电和调节供水等四大效益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得到了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发挥了工程的防灾减灾作用。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白盆珠水库共拦蓄五年一遇(235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12次,总排洪量达26.41亿立方米,最大削峰率达100%,减少淹没耕地达264万亩,特别是抵御了2013年“8·16”超200年一遇洪水、超千年一遇暴雨和2018年“8·30”50年一遇洪水、超千年一遇暴雨的正面袭击,确保了西枝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白盆珠水库库容占全市所有水库总库容的45%,并且控制西枝江流域20%的水量,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水库工程。除了确保西枝江流域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外,也担负着调节香港供水的任务。

  民记走读团留意到,正在实施的加固工程中,建设水文化科普园是一项重要内容。市白盆珠水库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陈永兵介绍,项目准备建设约1000平米的水文化科普园,展示水工程、宣传水法规、科普水知识、弘扬水文化。同时,还将结合白盆珠水库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优势,开展亮化提升等项目,配合当地发展红色旅游、户外观光旅游振兴乡村。

  白盆珠镇

  享生态保护红利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白盆珠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地热资源、深厚的历史人文底韵及便利的交通,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实现了乡村巨变。当地村民也纷纷返乡发展,共享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走访了白盆珠水库后,民记走读团来到了水库边的横江村。在这里,白马河沿村穿行,流水潺潺,发源于莲花山脉的白马山环绕,郁郁葱葱。

  横江村曾是无人问津的小山村,曾为省定贫困村。长期以来,村民基本“靠天吃饭”,因没有支持产业,不少村民只能外出打工。“横江村耕地不足,不能发展工业、农业,但依托白盆珠水库、莲花山脉等生态资源,加上便利的交通,我们因地制宜,摸索出走乡村旅游的路子。”横江村第一书记李正文介绍,近年来,横江村充分利用生态景观资源,以乡村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李正文介绍,横江村根据自身条件,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其中的爆发点就是2017年春节的格桑花海。这片35亩的格桑花成为“网红”,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前来赏花。游客带旺了周边农家乐、饭店、温泉旅业等,也为村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光是村里卖窑鸡的一户人家,春节假期下来收入就有10多万元。”

  格桑花海大获成功,横江村摇身变成了网红打卡地。随后,横江村相继引入爱树·白马河畔和洋里栈2家高端民宿。民记走读团走进了白马河畔的网红民宿——爱树·白马河畔,这是一座精致的现代建筑,走进其中,餐厅明亮宽敞、花园幽静雅致、图书馆设计别致,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在网上了解到这家民宿,看到这里很接近大自然,就带孩子来体验一下,顺便泡温泉。拍了些照片都挺美的。”从广州前来的蚁女士说道。

  “我们来了后,村里在河道清理、栈道修建、绿化等方面,配合民宿发展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努力帮助村民增收,例如聘用本村村民当安保、客房整理等,同时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农副产品销售变现。”爱树·白马河畔店长万喜红向民记走读团介绍,当初选择落户横江村正是看中了这里的自然环境,这与他们民宿创办的理念“链接大自然,创造快乐”十分吻合。

  如今,横江村已经基本形成集温泉、河岸景观、田园风光、特色民宿、农家乐、采摘园于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模式,其中有温泉酒店6家,旅业15家,农家乐和饭店20家。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持”下,依靠产业发展大大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如今,白盆珠镇有不少外出乡贤纷纷返乡创业,白盆珠镇双金村村民赖祝平便是其一。

  民记走读团来到双金村西江源茶园时看到,山间种植的一垄垄茶树,一片绿意盎然。“这是岩茶,对土地要求很高,必须丹霞地貌丘陵沙包土才能种植,种出来的茶才有‘岩韵’。”赖祝平说。

  赖祝平原本在外从事化妆品开发工作,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岩茶种植专家,得知自己家乡的生态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种岩茶。2015年,他在专家的指导下,租下村里的荒山,种植了150亩岩茶,采用有机生态方式种植,茶叶种下后两年有产出。现在,这片茶园每年能产出干茶13000斤,主要销往成都、上海、深圳等地,他还通过注册商标,试图打响惠东岩茶品牌。

  不仅如此,茶园还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在茶场帮忙采茶、剪枝、施肥的村民就有30多人。乘着茶产业发展的东风,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生活越过越好。

  民记走读团有话说

  市人大代表、林业工作者程方

  践行初心使命投身惠州林业发展

  很感谢民记走读团活动给我这个机会,深度了解罗浮山和惠州现代农业的发展历史,也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惠州今天的绿水青山和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果多么来之不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广东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林业大省,惠州更是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六的林业大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一棵树需要10年,培育一片葱葱郁郁的森林,需要更久的时间。罗浮山是践行“两山”理论的代表,罗浮山林业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成就了今天的岭南第一山,发挥了极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惠州林业人,学习、从事林业工作近18年,我将继续发扬“惠州塞罕坝”精神,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初心使命,时刻把林业发展放在心中,在奋斗路上彰显新时代林业人的光芒。

  百年惠州知识问答

  1.白盆珠水库工程自哪一年投入运行?

  A.1949 B.1954 C.1984 D.1970

  2.近几年赤岸蚝产业的年产值超过多少?

  A.100万 B.500万 C.1000万 D.1亿

  3.1963年惠阳地区生产原盐曾达到破纪录的多少吨?

  A.2.7万吨 B.27.4万 C.3.7万吨 D.37.4万吨

  4.横江村打造乡村旅游的爆发点是因为种了什么花?

  A.格桑花 B.玫瑰花 C.樱花 D.木棉花

  5.至今,罗浮山林场已累计造林多少亩?

  A.1.79万 B.1.97万 C.14.79万 D. 14.97万

  (本期知识问答正确答案依次为:C、D、B、A、D)

  文字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冯丽均 刘建威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 杨建业 汤渝杭

  指导:中共惠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特别策划: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承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