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惠东县举行了“积极谋划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海特色旅游风情小镇”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港口度假区紧紧围绕“打造滨海特色旅游风情小镇”的工作目标,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工作要求,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
经济建设卓有成效
推动优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今年1-9月,港口度假区实现税收1.28亿元,同比增加50.7%(其中县库收入5110万元,同比增加56.5%)。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同比增长113.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达到9102万元,同比增长21.3%。游客接待量约100万人次,年旅游人数预计达120万人次。各项经济指标运行良好。
“我区将通过实施港口版“畅通”工程,推动优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港口度假区党工委委员张鸿伟说。据介绍,由于县道X213线港口段升级改造工程仍在施工当中,大量的扬尘及建筑垃圾既对港口的旅游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又导致交通安全风险增加。下来,度假区将进一步提升全区旅游环境秩序,切实改善港口道路交通环境。并对全区交通标识牌进行调整优化,位置设置不合理、牌面指示不清、规格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标识牌进行改造、更新、拆卸,精细化道路交通管理,提升港口文明形象。
推动滨海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发展新兴运动健康旅游产业
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共色。港口风光旖旎,备受游客喜爱,是盛夏海滨旅游得天独厚的胜地。
为推动滨海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度假区将充分挖掘和发挥好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天下独有奇景双月湾、国家一级群众渔港的港口渔港等天然资源,整合小星山等海岛旅游资源,融合该区本土文化,如东海盐、大园田、新寮船、蔡家舞狮、南社篮球、新村渔歌与龙舟、港一香港文化和海钓产业、大澳村的冲绳风情和特色民宿等,打造具有本土民俗风情的滨海旅游特色产品,唱响新时代港口滨海旅游自主品牌。
港口海上运动资源丰富,目前港口小星山的浮潜、快艇、海钓等项目已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针头岩附近海域具备发展深潜运动的优良生态环境。下来度假区将全力壮大海洋经济产业,在守护好战略资源的同时,对滨海资源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和管理利用,打造风格各异的海上运动区域,大力发展帆船、冲浪、快艇、游艇等高端海上运动项目。加快推进粤港澳深水网箱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设,在做好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叠加旅游业,促进深水网箱、海上旅游、海上运动等产业联动发展,将小星山开发为浮潜基地,针头岩则可以打造为世界级的深潜旅游点。通过发展高端滨海旅游产业,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解决“一日游”“一夜游”问题,拉动旅游消费,增加旅游营业收入,促进税收增长。
此外,港口还推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解决“停车难”。打造智慧停车场,通过安装地磁感应(停车诱导),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停车场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停车自动导航、在线支付停车费等智能服务,全面铺设全自动化泊车管理系统,合理疏导车流。
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传承港口英雄民兵的红色基因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滨海旅游环境,港口度假区全力推进人居环境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制定出台《港口度假区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暨创建美丽宜居示范镇工作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全区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在过去50多年间,港口英雄民兵连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立足岗位践行使命,在巩固海防、打击走私贩毒、抢险救灾等工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类先进表彰,于2020年成功摘下了“全国文明单位”这块沉甸甸的金牌,于2021年7月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先进党支部”。
近年来,港口英雄民兵连紧抓阵地建设传承红色基因,着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平台。“2014年以来,我区先后投入300余万元,改建连队荣誉室,营造强军文化氛围。”港口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柯健娣说,记者了解到,民兵连先后被评为“红色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多批次组织党政领导干部、中小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组织连队老功臣、新传人讲好战斗英雄事迹,宣扬“一家三代当民兵、男女老少护红旗”的故事,固牢、传承红色基因。
下来,港口度假区将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向好向上发展,为“积极谋划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海特色旅游风情小镇”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蔡伟健 蓝斐菲 特约通讯员黄少卿 通讯员王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