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市区南坛八达楼市人才市场举行了2010年惠州市“情系学子心”首期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据了解,本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邀请了华阳集团、德赛集团、TCL集团、富士康集团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职位约10000个,大约有2000多求职人员入场应聘,初步达成意向的占30%……【详细】
毕业于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的邹顺平是惠州人,他说,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他首选就业城市就是惠州。毕竟惠州没有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大。“目前深圳、广州等这些地方的工资并不比惠州高多少,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开出的工资水平跟惠州差不多,但深圳、广州的消费水平相对高,而且还需要解决住房等问题,对于刚出来工作的我来说,有一定的压力。”……【详细】
联合国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人口在1980年到2010年间翻了两倍多,从占总人口的19%增加到47%,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59%。郐艳丽说:“中小城市应该吸取大都市的教训,注重可持续发展,努力维持人口和经济的平衡。当人口过度膨胀,他们就将失去本来的优势,人们可能又会选择离开。”她认为,中国的大城市也应该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不能说北京上海的城市规划失败了,但是它们确实需要进一步改进。城市有责任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详细】
这一轮的人才流动,和普通打工者的流动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资本积累,在一线城市拥有至少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甚至担任领导职务;他们更追求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并不完全以薪水为考量要素,他们想拿出更多时间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他们注重品牌、喜欢美食,喜欢咖啡红酒;他们希望有更好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详细】
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白领群中涌现的一股思潮倒是:逃离北京上海广州,扎根中小城市。尤其是在广州,周边的城市发展蓬勃,吸引了不少白领去安放青春,一来降低人生风险,二来提高幸福指数,总比早晚挤塞在大城市的高速路上要好。
小资女王徐静蕾在自己的电影中画出一个大饼……【详细】
踏入五月,阿诚在惠州某民营企业工作就刚好满一年。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当初选择离开家乡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上班,他思前想后,家人当中也有不少反对声音,认为他应该稳守在大城市,胡乱到小城市“赚快钱”会毁了前程。从小学到大学,从走路到坐地铁,不过是转换了交通方式,阿诚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在广州度过,但现实却不是这样来铺排。……【详细】
近日一家知名招聘网站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7000多名白领有80.8%比例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就业。记者认为,出现此种现象并非白领们真的愿意扎根小城市,到发展机会相对稀少的二三线城市从头开始。深圳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广州则是广东省会、全国五大中心城之一,同是一线大都市。在这两个城市里工作、生活,曾是众多年轻人的梦想。但一份最新报告表明,在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中,民众幸福感指数深圳最低,广州次之……【详细】
廉思说,大学毕业生趋向大城市就业是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且正常的现象,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这个趋势,国外也有“蚁族”现象。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很多从乡村出来的大学生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有类似“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青年选择一线城市工作、生活,是青年理性化的表现,当一线城市人才饱和、生存压力增大时,青年从一线城市撤离到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也是青年理性化的表现。”夏学銮说,青年就业战略转移是一件好事,没有必要赋予其更多悲情的色彩。 ……【详细】
惠州城区不大、上班路途较近,是吸引不少外来白领选择定居惠州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这个甚至小到可以步行上班的城市,交通也有着大烦恼:公共交通不发达,交通城建资金匮乏,跨区往来不便,因此让一部分白领心萌去意。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规划一个通畅的大交通体系,将是考验惠州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详细】
从出行而言,目前惠州的白领除了少部分自驾外,多数主要依靠公交和的士出行。以惠城区而言,目前全区120万常住人口,共拥有公交车720辆,出租车971辆,相当于每1666人分配一辆公交车,每1235人分配一辆出租车。
与广州、深圳等邻近一线城市相比,惠州的交通尤其是公共交通可谓落后许多。目前,惠州市区共运行43条线路720辆公交车,然而,公交车的分布并不均匀……【详细】
根据市交通运输局资料显示,按照目前惠城区的实际城镇人口,市区的出租车缺口达770辆,即使按照惠城区目前出租车实载率推算,缺少运力仍达366辆。让白领们尤其无奈的是,每到周末及上下班时分,整个市区几乎“一的难求”,并且由于惠州市区狭窄,几条主干道往往挤得水泄不通,致使出租车瘫痪路中,白领们在交通高峰时段想打个的士,也成为奢望……【详细】
对于处于流动状态的白领而言,随着莞惠城轨、潮莞高速、惠深沿海高速等城际交通项目的陆续完工,惠州与周围城市的往来交通确实提升了档次“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已经定居下来的居民而言,政府是否更应该考虑城市内在的基础交通建设呢?如果政府不能够给留下来的人才提供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那么又何谈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惠州定居呢?只有留住现有人才了,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详细】
一线大城市的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二线城市便成了这些白领新的落脚点。相比广深动辄一两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惠州的房价只有其一半左右。与此同时,惠州的经济这些年也在突飞猛进,各种就业机会随之不断增多。这诸多因素吸引了在广深打拼的年轻人纷纷转战惠州……【详细】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惠州来买房,特别是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谈及在惠州买房的原因,无外乎两点:房价低,可以入户。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一般都会发现自己的工资水平总是赶不上不断飙升的房价。当辛辛苦苦攒够了钱,付了首付买了房,却又发现由于入不了户口,子女的教育又成了大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选择了来惠州置业,来惠州工作。
相比广深,在惠州置业还是有着不小的价格优势。想要在广州,深圳买到万元以下的房子,基本上都要到很远的郊区,比如广州的萝岗、从化,或深圳的关外龙岗一带。居住在这些区域,前往市区上班,最少车程也在1个小时左右。反观惠州,虽然城市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区仍然……【详细】
表面上看,人们“离开”一线城市是被迫逃离的无奈选择。而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随着二三线城市的迅速崛起,城市白领向宜居的二三线城市“流动”,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只不过,目前的“被流动”多了些“逃离”的悲情,少了些深思熟虑的“放弃”。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有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变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如今,全球化品牌早已抢滩二线城市,地产巨头也已将目光移到二线城市。如果说一线城市是现实的选择,那么二线城市便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白领,选择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着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详细】
在以行政为主导的产业转移大局中,大城市吸进去的是优势企业,只是将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这样难啃的“骨头”抛给中小城市。缺乏优势经济支撑的中小城市,虽然在生活方面有着较低的成本,但就业、医疗、消费等各个方面与大城市仍存在较大差别,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城市理念下,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理当更接近于平等竞争关系,这才是有效纾缓大城市工作和生存压力,提高居民幸福品质的根本所在。以这样的视角看去,眼下青年人选择在中小城市买房,更像是面对大城市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一种无力感,无力感显然不能成为幸福感的内容……【详细】
深圳、广州等大都市闪闪发光,机会多,压力大,不一定为你而备。
当你在大都市奋斗,突围。你怀抱梦想而来,陷于庸常之中。而你成为蚁族,成为房奴而不得。可你在职场劳心劳力,有工作,却没有生活。你与疾病、坏感情、高房价狭路相逢。你时常迷失自我。你与自己期许的生活,很远。
要生活,还是要大都市的夜色迷离?其实你可以有多项选择的。中国的活力,也藏于185个超过50万人口的中国二三线城市中,其中就包括惠州。
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
没人需要逃离北上广的悲情,却需要深思熟虑的放弃。有人离开北上广,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D?D皆因有的人不该止步于大城市,正如有的城不该成为大城市。虽然二线城市比一线城市竞争压力小一些,但面对个人所需的筹码是一致的。因为在一线城市呆不下去,所以退居二线?D?D这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说法经不住推敲。眼高手低的人,注定处处碰壁。二线不是任何人的备用轮胎。二线城市在努力一线,三线城市在努力二线,这种城市发展态势决定了二线不是大后方,而是新主场。若你的筹码不够,二线都未必有你的坑。
在各种大型公益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活跃着的身影:他们朝气蓬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主动热情地为人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给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送去温暖和爱心。他们的名字叫做志愿者。
自2005年12月惠州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成立,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较快。但是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还是遇到了一些难题,如市民对志愿服务缺乏认知,志愿者有效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等等。有人提出给志愿者支付适当的补助,有利于志愿者事业的长期发展……【详细】
焦点网谈征集话题啦!
为了把“焦点网谈”栏目做得更好,主题和内容更贴近百姓生活,更能反映市民和网友的心声,现在我们推出征集话题活动。网友们可以将自己关注的新闻和话题,用跟帖的形式告诉我们。我们将在网友的留言中挑选出一个话题作为下一期专题的主题,被选中留言的网友可获得论坛10个金币的奖励。 …[详细]
出品:今日惠州网
本期责编:周楠